第三百三十章 逝去(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在玉洲大地之上,洞真境界,已经是高高在上的仙神般的存在!  

一尊洞真境的修士,  

已经是足以开创出一个传承至少千载的大型宗门势力了!  

对于广大修真界内的修士来说,每一尊洞真境界的仙人,都是那坐看时代风云变幻的千古巨头人物!  

那是往常一生都难以见到一面的绝顶存在!  

不少修士走完从出生到死亡的路程,说不定还不过是人家一个闭关的时间。  

这等超然于物外的存在,  

自然给世间留下了不知多少的神话传说!  

如今整个月连岛,  

明面上实力最强的杨婉莹,也不过是半步洞真而已。  

但却依旧是让无数的修士趋之若鹜,  

只因这等有资格触摸到洞真层次的存在,已经是整个南海地界,除了陷空岛坐镇大型灵脉的云水宗长老之外,实力最强之人了!  

当然,  

这只是在此之前,  

在玉洲本土的北玄门来到了南海之后,  

南海明面上就拥有了四尊存在于神话传说般的洞真仙境的大能了。  

只不过虽然如此,  

对于整个月连岛上的修士来说,  

他们所能够接触到的实力最强,最为靠近的可以说是活着的传说般的存在,就是一直身处在月连岛主峰上常年闭关不出的杨代岛主。  

山巅上的那一位,  

是一只手掌就能够将他们尽数镇压的可怕存在!  

有人曾经有幸看过主峰上的那一位杨代岛主出手,就已经是心神动摇,感叹不已,只觉得往后一辈子也都不可能攀登到那般的地步!  

半步洞真境的存在,  

就已经是整个岛屿上数千万年此生都不敢想象的境界!  

当张清元这更是远远凌驾在杨婉莹之上的力量展现出来,对整个月连岛的修士们的冲击,可想而知!  

这些广大的修士眼界或许不高,  

很多的低阶修士,  

甚至连洞真三境都并不清楚,  

不知道他们时常说的洞真仙境,其实只是洞真的第一境法域境,  

不知道在那法域境之上,  

更有万化之境!  

但是他们能够通过那一战的结果,做出比较。  

他们只能够仰望的月连岛的巅峰存在杨代岛主,在那传说当中的异魔面前,挥出的剑光直接被摊开。  

传言当中,异魔是连数位以上的洞真仙境的存在围攻都难以灭杀的存在!  

而这样的存在,  

在那一位面前,  

却是被一指轻易解决!  

通过其中的对比,  

可以得知,  

那一个出现的身影实力有多可怕,根本不用对修行道路巅峰的境界有多了解,就都能够清晰感受得到!  

也正是因此,  

整个月连岛的修士,都是陷入了深深的震撼当中!  

甚至让不少混迹了大半辈子,还在灵元真元境界打转的修士们意识到一件事,  

原来巅峰之上,  

还有巅峰!  

尽头后面,  

更有尽头!  

这种惊骇冲击,简直让人除了感叹也就只剩感叹。  

不过同时,  

也有更多的人,  

对那一日天空上出现的拿到身影,产生了极大的好奇。  

他是谁,  

他从哪里来,  

为何要出手相助?  

无数修士惊叹至于,窃窃私语交流,在干活的时候,目光也都是时不时地朝着月连岛主峰的方向看了过去。  

而关于这一战的消息,  

也是逐渐开始朝着外界传开。  

只不过因为月连岛内并无传送阵,而岛上的绝大多数修士也都是在岛上有所基业,最近这段时间基本上都是处理家业的损伤。  

是以这个消息,  

还只是伴随着各地来往的商船,缓慢地朝着外界扩张。  

一点一点地发酵,  

直至轰传整个玉洲,最终石破天惊的一天!  

不过这一切于张清元而言,暂时没有多大的关系。  

此时的他,  

正站在月连岛主峰背后的一处坟茔面前,默然站立良久,内心之中,有着许许多多的思绪,却又不知从何说出口,  

最终只化作了一声叹息,消散在山风之间。  

坟墓里面埋葬着的,  

是当年的张家十三长老,张常阳,  

是于张清元而言,  

长辈一般的人物。  

当年自己在真元境的时候,十三叔曾经将自己当做是最亲的亲侄子照看。  

曾经发生过的许多许多的事,弱小时候的一幕幕,不断闪烁在眼前。  

如果说张清元在这个世界有亲人的话,那么十三长老张常阳,便是他唯一认可的亲人长辈了!  

那是一个无私的老人,  

一辈子在为家族的崛起而努力,  

也在看到自己的成长,威名大盛而由衷地感到欣喜。  

当张清元在闭关修行,外出冒险的时候,也是张常阳在主持着月连群岛地一切,为他打理各种杂事,收拢修行资源,为他全力稳定后方。  

这样的一个老人,  

终究是逝去了,  

埋进了土地里。  

化作一抔黄土。  

按照其最后的遗嘱吩咐,埋葬在这后山的角落里面,只希望能够静静地看着这月连岛越发壮大,死后不要太过热闹。  

张清元也没能见到其最后一面。  

“呼!”  

张清元长吐了一口气。  

抬头,  

目光望向远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