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庐山散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随机推荐:  

重练叠嶂的高山群深处,  

一座座高耸入云的陡峭悬崖拔地而起,高耸入云端。  

高山峭壁之间的沟壑,深不见底。  

被一丛丛自峭壁之间生出的草木遮蔽了阳光,那深深的深渊裂缝,更是予人一种阴森看不到底的感受!  

此时,  

一座座高山峭壁的山巅之处,有光芒升起,有一道道身影若隐若现身处其中,驾驭遁光人来人往,在山顶建立起一个个阵法据点。  

山巅之处的据点散发出灵光,在群山之间连接在一起。  

连带着高山峭壁形成一个巨大的圆,  

将不远处那高山谷底当中映泛而出,方圆数千丈之宽,如同水波镜面悬浮在虚空之间的异象谷底尽数包围起来。  

“如今已经探索七年,尔等进度如何了?”  

此时,  

群山之中最高的山巅,浩荡如天河的念力降临,气机交织于虚空,好似水花般震荡起道道的波光涟漪,蓦然之间一道光影如若满月高悬九天,自异度虚空投射而来。  

下方,  

几道人影恭敬侍立在一旁。  

在那磅礴如若皓日般的可怕气机之下,几人背后都是忍不住生出了冷汗。  

“禀大长老,此地法禁封锁极严,没有信物依旧无法进入,不过我等已经找到了一些规则所在,相信不久就能够将其破解了。”  

其中一人在周遭几人的目光注视之下,尽管知道这有可能触怒这一位大长老,但也不得不走了出来,硬着头皮上前出声地道。  

“嗯,怎么回事?!”  

高空之上的那道光影,话语骤然一冷,一双仿佛看透一切的目光投射过来。  

霎时间,虚虚渺渺,神秘莫测的气机裹挟着磅礴的恶意落在为首那人身上!  

那一瞬间,  

出头说话之人只觉得天空仿佛都是塌陷了,整个世界如同是陷入了地塌天渊,下一刻即将沉沦无尽黑暗的感受!  

无边的恐惧涌上心头,冷汗瞬间将背后打湿。  

“大长老饶命!”  

“弟子等已经调集了宗门所有的阵法宗师日夜破解,只是这洞天防御实在是太过严密,弟子等花费了大量心血才找到一些端倪,好在有了这个开头,接下来的速度会更快一些!”  

“而且近年来弟子等控制那出云国朝廷,发动力量,已经找到了一些和这洞天秘境主人有关的那位庐山散人章三晨相关的一些人的血脉遗族所在,或许能够借此找到一些东西!”  

为首之人面色惊恐,连忙出声地道。  

而后方几人,头更是埋得低低的,仿佛要钻进泥土里面,好像这样就能够躲开顶上那磅礴如还般的恐怖压力一般。  

“哼,三年!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本座再给你们三年的时间,如若再找不到打开这洞天秘境的方法,你们就自己提头来见吧!”  

高空之上的那道光影,冷哼出声。  

恐怖的威压,仿佛遮天蔽日,使得天空之上的光线都是黯淡下去!  

“是,弟子谨遵上谕!”  

下方几人连忙出声回道。  

只是此时,  

所有人的内心都是一片的苦涩。  

这些年来的探索,他们不是没有收获,至少对于这个洞天秘境的来历差不多已经是有所了解一二。  

这个洞天秘境,具体来历暂时还不知道。  

只是经过窥探,里面的洞天道蕴至少是凝聚了上万年的之久,可以推测其至少属于上古时期的遗留物。  

不过这些年来的摸索,也终究让他们找到了其中一些相关的东西。  

那就是在洞天秘境外围的那些隐匿掩饰法阵当中,他们的阵法宗师找到了千年前那位名震整个北山域的一位大人物,自号庐山散人的章三晨的出手痕迹!  

千年之前,  

一位散修横空出世,声势威压整个北山域,即便是千云山都是屈于其之下。  

传闻当中,  

庐山散人是北山域本土上万年来唯一一个接近了万化之境的绝世大能!  

那个时候,整个北山域无人能够与之争锋!  

站在了整个北山域修行界的顶端!  

当时,  

庐山散人章三晨已经是对外放出了消息,要在北山域建立一个宗门势力。  

并且对外透露了一个消息,他手中刚得到一个灵韵非常浓郁,是为上古时期遗留下来的洞天秘境,介时该秘境将会成为宗门的立身之基!  

引起了那个时代一众北山域的修行者的躁动。  

当时,千云山之类的北山域顶级宗门势力还曾经有过一阵的惊慌。  

不过后来不知发生了什么,  

庐山散人最终还没来得及开创宗门,就在星宿天被人所杀,连带着满门亲族都是被屠杀一空。  

那一场血案震惊了整个北山域,令得整个北山域为之一噤。  

或许当时站在顶端的那些人知道其中具体发生了什么。  

但和现在的他们没有半点的关系。  

眼前这几人,虽然在真元境界当中,已经是被人仰望的巅峰。  

但他们清楚,  

在那些洞真层次的大能面前,不过是大一些的蝼蚁罢了。  

若是引起了宗门大长老的不满,被随手捏死也不会有人说什么。  

只是,事情哪有那么的容易。  

如果他们没有猜错的话,眼前这个洞天秘境,就是千年前那位庐山散人为建立宗门而准备的立足根基!  

一个接近万化之境的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