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九章 触感(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个多月之后,外门大比结束。  

第八十七别院当中,有七人得以进入内门,这有些出乎张清元的意料之外。  

因为每一次大比,进入内门的名额就那么多。  

而整个云水宗外门别院则有上百之数,平均下来每个别院也就能够晋升两三个人左右的样子。  

张清元当年所呆的十七别院,已经是少有的优秀一流了,此次能够晋升七人,可以说是整个外门别院当中晋升人数之首不为之过。  

得知这些消息,一旁的别院子弟都对八十七别院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  

场外一些前来观战的稍微有那么点人际关系的小家族小势力,更是想着打听着八十七别院何人教导,日后是否运作自家子弟进入到其门下的别院当中修行。  

这也正常。  

别院弟子的水平和教导的掌院也有一定的关系,八十七别院之所以能够达到这样的水平,很大一部分都是因为张清元基础扎实无比,相比于寻常的真元境修士看清得更多,教导的效果也自然越好。  

当然,那些小势力的心思,十有八九是白费了。  

教导完这一届之后,张清元已经准备好了跑路的计划,怎么可能还会留在宗门当中继续担任掌院之位呢?  

没有什么意外。  

陆芸曦也在这进入内门的七人当中。  

也是因此,张清元也完成了当初的承诺。  

再加上自己原本留在宗门的计划打算都已经是完成,留在这里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还有可能卷入那不知为何让他也为之感到不安的宗门漩涡当中。  

所以,张清元走了。  

走的很干脆。  

在外门大比结束之后,按照当年刘掌院一样的惯例,召集几个进入内门的别院弟子庆祝一番,给他们最后的一次讲道指点,顺带再给那些没有晋升的别院子弟勉励一番,随后就准备离开了别院。  

说实话,在八十七别院呆了三年,尽管这三年的时间当中张清元基本上将大部分的精力花费在自己的修行上。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对别院的弟子没有半点的教导了。  

说起来呆了三年,与一些相熟的弟子,还是稍微有那么一点师生之情的。  

让准备离开的张清元也有些惆怅。  

这也让他隐隐间对宗门此举产生了一些明悟,宗门之所以让内门弟子担当外门别院的掌院,恐怕除了让真元境界的内门弟子们审视自身的修行,巩固基础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建立与宗门的联系羁绊吧。  

这种师生之情,一定程度上能够凝聚宗门弟子们的向心力,如同春风细雨般不断培养弟子们对于宗门的感情。  

推荐下,\咪\咪\阅读\app\\真心不错,值得书友都装个,安卓苹果手机都支持!  

“呼,宗门啊......”  

张清元长吐了一口气。  

人很难做到真正的无情,修士也是如此,人生活在世,总有那么牵牵扯扯的关系。  

就算是张清元,在宗门当中也有几个谈得上话的朋友。  

这是人的本性所决定,难以改变。  

罢了,  

想多无益。  

每个人也有自己需要走的道路,雄鹰也要学会自我飞行,八十七别院的弟子们也有属于自己的人生,没有想太多的必要。  

而且说实话,这发自内心的感触,也并没有太多,因为张清元三年时间也并没有付出太多的精力。  

远没有张清元前世高中三年,各自劳燕分飞迎接新生活时候所产生的那种惆怅来得浓郁。  

前世的记忆已经很有些年头了。  

只是如今再回想起来某些情绪依旧会萦绕在心底。  

越是久远越是沉香。  

难以忘记。  

抛开心中涌起的多愁善感张清元很快就收拾好了心神。  

也没有什么好整理的。  

基本上所有的东西往储玉镯一放就完成了整理,别院洞府之中也没剩下什么东西。  

这储物玉镯说起来还是当初在三川郡那个洞天秘境的时候,从击杀的赵家后辈赵天极手上得来。  

张清元也不知其从哪里得来。  

总之就是从其身上夺走储物袋的时候顺手将其身上的有灵气波动的物件都是拿走,于是发现了这么一个玉镯。  

这玉镯不仅拥有着一个庞大的储物空间而且还是一项威力极为不俗的法宝,能够施展空间禁锢的能力威力不错,以张清元全力施展的话至少能够困住真元七重境的修士片刻的功夫。  

这应该是某个被三川郡赵家灭掉的某个宗门世家流传出来的东西,可能是被当做后备传承的资源储藏,里面还有不少的玉简和各种资源一看就是为了日后势力重新崛起而准备的,就不知道怎么落到了那赵天极的手中。  

当然一切最后都成为了张清元的战利品。  

玉镯内的储物空间极大,有数十个储物袋的空间范围之广。  

轻易就将张清元所有的家当都给放了下来。  

收拾好东西,张清元直接御剑飞回宗门山门,将八十七别院掌院的任务交换,由于这三年教导成绩出色的缘故,张清元还得到了宗门的额外奖励,这也算是一桩意外之喜。  

接下来张清元也没有什么耽搁的。  

直接前往玄水峰求见峰主。  

在见到峰主之后,向其申请外出开拓的任务,准备前往南海开拓一番。  

不管云水宗最近氛围怎么不对劲,就张清元感觉而言,玄水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