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邀请(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灵元境修士如果不发生什么意外,一生安安稳稳的话,普遍能够活到一百二十岁左右。  

若是修行的是一些中正平和,蕴藏生机的功法,不与人争斗,那么活到一百六十岁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  

而真元境的寿命,两则是在灵元境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达到二百四十岁以上,真元巅峰活个三百岁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  

只不过在这个世界,能够寿终正寝的终究只是少数。  

更多的人,  

甚至还未能够达到自身修行的极限,就中途夭折陨落。  

不过不管未来如何坎坷,张清元都是充满着信心。  

如今自己不过二十多岁,就已经步入了真元境二重的境界,两三百年的时间对于他而言已经是足够漫长,足以让他将修为提升到洞真乃至更高的境界!  

稍微收拢了一下思绪。  

张清元继续稳固修行,提升自身。  

花费了半个月的功夫,真元二重的修为已经是完全稳固。  

不过作为修为迅速提升的代价。  

那就是张清元此次使用功勋点兑换的天材地宝都消耗了大半,没有多少剩余。  

这个消耗,堪称是恐怖。  

不过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如果让他自己不依靠任何的灵物修行的话,那么至少需要三到四年的时间才有可能突破到真元二重。  

如今将这些时间缩短到半年不够的时间内,已经足够了。  

外界的战争依旧纷纷扬扬。  

玉洲云水宗和海洲瀚海宗在长达数千里的云海山脉之中厮杀,惨烈的战斗无时无刻都有人在陨落。  

南海也不是一片净土。  

在张清元闭关修行的时候,有好几个瀚海宗的真元境修士潜入南海,袭击了一处大岛上的灵石矿脉,将里面驻守的云水宗修士尽数击杀的同时,破坏性掠夺了大量的灵石。  

使得那一条灵石矿脉遭受了重创。  

为此,  

有宗门在此间驻扎的长老派遣大量修士搜寻踪迹,人来人往,几乎展开地毯式搜寻,但终究没能找对方的踪迹。  

不过在这大规模搜索的过程当中,倒是围剿击杀了不少隐藏在南海的瀚海宗修士。  

外界纷纷攘攘,战火蔓延。  

不过月连群岛依旧是一片平静。  

张清元在这平静当中一点一点地修行提升,稳步提升自身的实力。  

不过没过多久。  

有人来访,打破了张清元的平静生活。  

岛主府。  

迎客大殿。  

“在下乃玉华宗谭南生,这位乃是吾之好友陷空岛苗博康。”  

“冒昧来访,还请张岛主见谅。”  

首座下方。  

右边的客座上,正坐着一个彬彬有礼的儒服修士,以及一个身穿的道袍的面容方正的中年修士。  

玉华宗,乃是在南海域内的一个中等偏下的宗门。  

与舟山海域范围相距较远,听说在内海范围,不过张清元虽然没有亲自前往见识过,也听说过他们的名声。  

整个南海范围,都几乎有半个玉洲那么大。  

上面纷纷杂杂的势力,能够创出一定的名号,虽然不至于能够和云水宗相比,但也有一定的过人之处。  

至于陷空岛。  

张清元并没有听说过。  

不过整个南海范围那么大,想要走遍每一个角落真元境恐怕都要花费十年以上的时间,势力林立,没听说过也正常。  

“两位客气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有何冒昧之说。”  

张清元不动声色。  

彼此客套一番。  

而后没多久。  

两人对视一眼,谭南生就直接说明了来意:  

“不知张道友是否前番击杀了那瀚海宗贼子曾鸣世?”  

张清元目光一闪。  

却是不动声色。  

“确实有此事,不知二位道友问此事为何?”  

当初曾鸣世在除了云水宗的功勋点悬赏之外,还被人添加了一千中品灵石搜寻其痕迹,当时张清元还一位那曾鸣世是否击杀了某个重要的二代人物,导致了某人的愤怒从而添加悬赏。  

不过,那日在曾鸣世的储物袋之中得到了那一枚灵海剑令。  

张清元就隐隐间感觉到有些不对。  

而如今。  

这两人前来,更是证明了张清元的猜测不错!  

眨眼之间。  

张清元脑海中便是闪过了诸多念头。  

不过他面色没有丝毫变化,让人看不出什么来。  

“张道友乃是云水宗内门高徒,我等也不好隐瞒,那曾鸣世在一次袭击商船的时候,夺走了我等一样叫做灵海剑令的重要物件”  

谭南生声音娓娓道来。  

将来龙去脉尽数讲了一遍。  

原来这灵海剑令,乃是出自三百年前南海一个中等中门灵海剑派。  

当年灵海剑派在玉洲和海洲两大宗门混战的时候,引入了瀚海宗的修士,参与到了这场大战之中。  

一开始确实给云水宗带来了极大的麻烦。  

只不过后来,云水宗一怒之下,调动了极为强大的力量,击退了瀚海宗的主力,随后发动了清算。  

这灵海剑派就在其中的首位。  

由云水宗宗门长老出手,亲自将那灵海剑派的唯一一个洞真境的太上长老击杀,而后大量宗门修士攻破护山大阵,打上山门大肆杀戮掠夺。  

灵海剑派修士能够逃亡者,十不存一。  

整个门派为云水宗所灭。  

而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