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 好久不见(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桃花村的热情款待。  

当夜,村中杀猪宰鸡,设酒摆宴,还弄了个篝火晚会,村民们拉着吃得饱饱的渔夫载歌载舞,说着桃花仙的传说,唱着幸福安康的日常生活。  

这一切,让久违的幸福笑容重新出现在渔夫脸上,他忘记了烦恼,唱着笑着,喝得酩酊大醉,最后也不知睡到了谁家。  

就这样,日子又过去了一段时间。  

第六天的时候,渔夫提出告辞,原因是挂念家中亲人,不得不走。  

桃花村之人对此自无异议,精挑细选给渔夫准备了少许礼物,又几乎全村出动,将渔夫送到了山洞前。  

临别前,村中一个杵着拐杖,白须垂胸的老者认真叮嘱渔夫,出去后,一定不要将桃花源的地点告诉其他人,尤其是心怀不轨之人,以免惹来纷争。  

“老哥,你放心吧。我半截身子入了土的人,心中自然有分寸,不会做那种狼心狗肺之事。”  

渔夫拍着胸脯保证,态度真诚,重重点头。  

临行前,他又一一对着这几天关照他的村民道了谢,最后冲着所有人深深一礼,这才恋恋不舍的带着村民给他的礼物,转身入了山洞,身影渐渐消失其中。  

渔夫离去。  

如同一块石头扔进池塘,泛起短暂涟漪,又很快消散。  

厚着脸皮大鱼大肉了几天的江无夜一众懒汉又恢复了往日的不务正业,混吃等死。  

偶尔念叨起渔夫,也只是能想到那一桌桌美味佳肴,直咽口水。  

日子一天天过去,平静无波。  

渔夫早已成了桃花村民茶余饭后偶尔提起的趣事,但也仅此而已了。  

因为,随着村中的桃花盛开,神奇的由粉色转为红色,村民们有了更重要的话题讨论——桃花节。  

每年的这个时候,桃花村民都会穿上盛装,杀三牲,携五谷,心怀虔诚,鼓乐喧天,祭拜歌颂桃花仙。  

至于桃花仙。  

自然就是村中那棵不知生长了多久的参天桃树了。  

“应当感恩,昨日和平,今后繁荣,皆是桃花仙赐予。  

应当谨记…。”  

血红色花瓣撒落大地,遮天蔽日的树荫下,村中老小静立粗壮的沧桑树干前,听着族老激昂的赞颂声,目露虔诚。  

“铁蛋,不要东张西望,这是对桃花仙的不尊重。”  

人群中,心中莫名焦躁不安,左顾右盼,好似热锅上蚂蚁般的江无夜被身旁的嫂嫂斥责了一句,紧随其后的还有侄女的白眼。  

“闭嘴!!”  

哪知,江无夜像哪根筋搭错了,神色暴怒狰狞,红着眼毫不客气吼了母女两一嗓子,声音之大甚至盖过了树下的族老,一双双带着毫不掩饰怒意的目光迅速集中过来。  

“钱家二小子,这里是你犯浑的地方吗?”  

树干下,白发老人面色平静,看着江无夜,不怒自威。  

“对…对不…够了!!”  

江无夜身子一僵,下意识就要开口道歉。  

但脑子里却又不停地冒出各种急躁,混乱的念头,如同察觉到了危险即将降临的野兽,大声咆哮,宣泄心中不安。  

“到这来…”  

突然,一道清凉气息涌入他的大脑,冥冥间,似有一道微弱意识从桃树内传出,在呼唤他。  

不过,这意识似乎太过虚弱,转瞬即逝,无法传递更多的信息。  

但,即便如此,江无夜仍旧是神色一震,目中茫然转为坚定,直接推开身前的母女,大踏步向桃树走去。  

“铁蛋,你这是在亵渎桃花仙,要向全村人民谢罪的,拦住他!”  

树下老人脸色终于变了,冷声警告。  

“滚!”  

江无夜双眼赤红,目光死死盯着那十数人不能合抱的树干。  

一挥手,体内响起轻微轰鸣,却带来不可思议的力道,直接掀飞上前的五六个健壮汉子,爬都爬不起来。  

“铁蛋,你不要自误…”  

母女二人缩在一起,不敢直视煞神似的江无夜,却依旧颤抖着劝诫。  

簌簌——  

参天桃树似在愤怒,剧烈摇曳,猩红如血的花瓣漫天飘飞,覆盖村落,连带着村中原本粉色的桃花,乃至蔚蓝天穹,渐渐泛起不详红光。  

踏踏踏!  

外界如何,不能影响江无夜丝毫,他像头发了疯的一根筋蛮熊,凶威滔天,无人敢拦,迈着沉重步伐直直往桃树奔去。  

吼——吼吼吼!  

脑海中,微弱的咆哮蕴藏压抑已久的愤怒,渐渐扩大,有占据整个意识海洋的趋势。  

树冠草屋内,花妖猛的睁开双眼,心神不宁。  

“失算了,没想到你那仇人的意识神魂如此顽强,这么多天过去,本以为已经彻底堕落。  

却没想到,一感受到危险即将降临,就本能复苏挣扎起来。  

如今桃花源轮回已启,我剩下的精力只够镇压那极道武修。你已恢复,速速下去结果了他,莫要让他完全苏醒恢复,徒生变故!”  

木屋外响起桃树姥姥带着急迫的声音,花妖听在耳中,脸色变得难看,继而转为怨毒,咬牙切齿:“我的好相公,你可真能闹腾啊!”  

音落,娇躯化作片片桃花,卷起狂风,往树下呼啸袭去。  

“不好了!!”  

今日,或许注定了是桃花村的劫日。  

当江无夜畅通无阻走到树干前,伸手抚摸树皮,脸泛迷茫之时,人群后,响起了惊恐的哭嚎声。  

村民暂时转移注意力,往后看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