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志怪奇遇(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他的本意,是想借助人间武学,来开发那股养生之力。  

可眼下,“桩功成,始行气”。  

而养生之力却没有丝毫变化,既未增长,也未衰竭。  

反倒是,自己这么快就修成踏青云的桩功,完成行气,这显然离不开养生之力的暗中帮衬。  

“也就是说,人间武学对于我的‘养生之力’非但毫无帮助。反倒是我能通过‘养生之力’,快速学会人间武学?”  

周逸默默进行着总结,内心喜忧参半。  

喜的是,如果推理无误,那自己便能在短时间内,学会大批人间武学。  

愁的却是武学开发之梦破碎,到头来,那股养生之力,依旧只能通过吸收青烟来进行提升。  

此时他脑海中,缓缓浮现出了两幅图,正是自己的两大实力提升途径:  

黑色小字(转化成画面)  

剑丸和剑气(类似大招,释放频率,一天一次)  

(疑似通过杀死阴怪获得,尚未证实)  

养生之力(提升身体素质,合理养生,学会人间武学…医治小鲤鱼)  

“对了,那股养生之力,竟还可以帮助疗伤?倒是一门好手艺啊。”  

周逸突然想起白天之事,仍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自己居然被一条鲤鱼给白嫖了?  

“我佛慈悲,善哉善哉…那条小金鲤,祝愿你后半生安详地在盘中度过吧。”  

天边云彩被远方侵来的霞光染透,落日之下,如火如荼。  

周逸还和平时一样,坐在窗棂旁的红漆圆桌前,赏着即将落下的小园暮色,吃着肠奴送来的晚膳。  

侍女香珠以打姜汁为借口,不知又跑去哪浪了。  

周逸倒是无所谓,少个整天想日非非的聒噪侍女,反倒落得清静。  

练了一下午的桩功,体力消耗极大。  

这顿晚饭吃得也格外的香。  

少时,霞云弥散,天色彻底暗沉了下来。  

莫名的倦意涌了上来,周逸竟有些昏昏欲睡。  

“咚咚咚,咚咚咚…”  

敲门声响起。  

冲淡了周逸的疲惫。  

“何人?”  

周逸问。  

门帘外,华灯初上的夜色里,立着一名身形高大的青衣奴仆。  

他的半张脸隐于阴影中,隐隐绰绰,看不明晰。  

“某乃拥剑,我家主人有请。”  

主人?  

周逸一时间也无法分清,对方指的是徐芝陵还是徐昆。  

不过徐芝陵的贴身奴仆,自己都认识。  

此人面生,应该是徐小郎君的奴仆吧。  

而徐昆又和吕捕头走得近,难不成是吕捕头说服了徐昆,准备对自己进行第三轮试探?  

真是一个无聊透顶的人啊…  

周逸虽不情愿,可出于对此间主人的尊重,还是施施然站起身。  

“阿弥陀佛,带路吧。”  

“是,郎君请随某来。”  

高大仆人提着一盏底座雕刻有阴阳鱼浮纹的烛灯,在前方引路。  

周逸走在后面,心中忽生古怪。  

今夜的徐府,似乎格外安静。  

灯晕之下,前方的青衣仆人,竟无半丝影子。  

周逸目光落向那盏烛灯,淡淡问:“这一回,又想玩什么花招?”  

青衣仆人脊背微耸,语气平静,依旧透着客气:“郎君去了之后,自会知晓。”  

“徐府中人,从来都称我师傅。你是何人?吕捕头何在?”  

“吕捕头?”  

青衣仆人转过脸,那张铜色的面庞上,浮起怪异,随后笑道:“郎君似乎误会了。”  

周逸此时方才注意到,青衣仆人不仅相貌奇异,他的两条手臂更是一长一短。  

长臂过膝,短臂提灯,若非仔细观察,竟难以辨别。  

周逸停下脚步:“究竟想带我去哪?”  

青衣仆人面露微笑:“郎君稍安勿躁,跃凡台已到,接下来,还请郎君屏息,默念三声‘玉清’。”  

跃凡台?  

周逸看着眼前背靠假山的水池,只觉有些懵。  

这里只不过是偌大徐府里数片荷塘水池之一,怎么就被青仆称为“跃凡台”了?  

“郎君,请了。”  

说话间,青衣仆人的长臂竟从背后绕出,轻轻拍向周逸另一边肩头。  

长臂的速度对周逸而言并不算快。  

周逸本可避开,可突然间,一个荒谬的念头冒出。  

周逸没有躲避。  

啪嗒!  

一朵水花从池塘中溅起,在月色下飘舞,绽放。  

万籁齐喑,徐府陷入漫长寂静。  

青衣仆人和周逸不见了踪影。  

“玉清。”  

“玉清。”  

“玉清。”  

周逸默念三声,睁开双眼。  

泠泠水声,不绝于耳,四周亦是汪洋大水,如江似海。  

而自己所在之处,则是一座烟雨蒙蒙的岛屿。  

岛屿中央,城墙耸峙,旍旗飘扬,城头的红木牌匾上,隐约书着三个大字——玉清国。  

而在道路两旁,绅商民夫,红女白婆,扶老携幼,黑压压一片。  

随着自己出现,冒雨而来的人群欢呼喜悦,沸反盈天。  

周逸吓了一跳,表面依旧淡定,摸着光头,低声道。  

“拥剑,解释一下呗。”  

余光里,那名相貌奇异的仆人不知何时已经换上一身古铜色铠甲,双手各执一剑,一长一短,威风凛凛。  

他朝周逸躬身一礼道:“郎君高德大义,白日里救下我玉清国公主。国君感激涕零,故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