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离心离德(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菩提老祖本以为孙悟空若是出来,会老实一些。  

却是没想到,孙悟空想着的还是打打杀杀。  

这一次确实精明一些了,竟然还想着跟他学艺一段时间,功德圆满了再去报仇。  

然而。  

那怎么可能。  

菩提老祖怒了,又抽了孙悟空几拂尘,道:“你这逆徒,老夫没有你这样的弟子,惹了一个麻烦还不够,还想要继续惹麻烦,完全不思悔改。”  

孙悟空也委屈,道:“师父,弟子何错之有?”  

他方才还认错,就是希望菩提老祖放他出去,但是菩提老祖完全认定了做错事的是他。  

孙悟空觉得十分委屈。  

他不认为自己做错了,就算是做错了,菩提老祖也该站在他这边的。  

之前他受苦受难几百年,菩提老祖没出现。  

现在他都快要出去了,菩提老祖才出现。  

孙悟空对菩提老祖自然是心怀恐惧的,毕竟是他的师父,实力一直都让他印象深刻,是他心中无法逾越的大山。  

可是。  

他对菩提老祖的尊敬已经一点一点的消失。  

他觉得,菩提老祖完全不替他这个弟子着想,好像是一个外人。  

而且,孙悟空觉得,他才是那个外人。  

自然是心里有疙瘩,而菩提老祖不停说,反而让他逐渐反感。  

当然了。  

畏惧不是一时一刻可以消失的,孙悟空对菩提老祖依旧畏惧,也会因为畏惧而产生一些恭敬。  

只是内心不服更多一些。  

人便如此,更何况有过造反经历的孙悟空。  

昔日实力弱小的时候,就不畏强权,面对不公都敢强势出手,奋力造反。  

更何况现在实力强大了,他是真的觉得委屈了。  

若是前面几百年他是真的被镇压,没法修炼,甚至是修为还变弱了,他就百分百会臣服。  

但是。  

几百年的时间里,他不停地修行,而沙尘也是让李白和黑熊精出现了好几次。  

不断地加深孙悟空对佛门和天庭的怨恨,也给了孙悟空报仇雪恨的机会,让他可以修行。  

孙悟空乃是一个要面子,也是一个自尊心很强,十分暴躁而且不安分的主儿。  

怎么可能忍气吞声。  

即使开口的人是他的师父,他也无法接受。  

不过一时之间他或者会听,因为菩提老祖给他的威胁跟当初如来给他的威胁,没有区别。  

都是高山仰止,高不可攀。  

面对无敌的存在,就是要听话。  

只是如来对孙悟空来说更加高不可攀,因为是外人,如来出手也是毫不留情,说镇压就镇压。  

在孙悟空看来,菩提老祖虽然也跟如来一般强大,但是应该不至于镇压他。  

甚至。  

孙悟空还希望菩提老祖把他给放出来。  

他眼巴巴的看着菩提老祖,苦苦哀求,“师父,弟子没做错,你要弟子认错,那么弟子就错了,哪儿都错。但是,师父,弟子心里苦啊!”  

菩提老祖是个聪慧的人,自然是看出孙悟空的内心不服气。  

他心中也是无奈和有些生气。  

教导孙悟空几年,他对孙悟空还是很了解的,知道孙悟空是一个不安分的。  

也知道他若是迟迟不放孙悟空出来,肯定会让孙悟空对他不再敬畏。  

但是放出来也不可能。  

而且他从孙悟空的话里可以听出来,孙悟空是对天庭和佛门不满的,这些暂时还不会改变。  

他也明白为何会如此,就是因为五百年的镇压完全没有奏效,孙悟空可以修行,得到了馈赠。  

为此,孙悟空对佛门和天庭的仇恨越来越深,没有丝毫减弱。  

他心中暗恨,“都是沙尘的原因。”  

菩提老祖道:“你是听信了那个流沙河沙尘的话,所以认为自己没错吧!?”  

孙悟空早已经把李白和黑熊精,还有沙尘的事都告诉了菩提老祖。  

虽然沙尘告诉过孙悟空,让他守口如瓶,不得说出去。  

但是。  

孙悟空就是一个嘴不牢靠的,容易说漏嘴,更何况菩提老祖还是他的师父,是他认为最亲近的人。  

又在菩提老祖刻意提问之下,孙悟空自然是有什么说什么,完全没有隐瞒。  

更何况孙悟空也觉得,菩提老祖是他的师父,对于帮他的人,肯定是心怀好意的。  

他觉得,菩提还会帮他感激沙尘呢。  

却没想到,菩提老祖就是来者不善。  

菩提老祖言辞犀利,道:“那个沙尘乃是天庭贬将,罪过深重,罪大恶极,你是被他给骗了。”  

孙悟空是一个单纯的人,至少义气当头。  

虽然他也不爽沙尘的名头大过他,甚至是后来居上的,所以他之前还跟李白和黑熊精说过,要挑战沙尘。  

不过。  

他知道沙尘是帮他的幕后之人,就对沙尘十分的感激。  

也对沙尘心怀感恩,便道:“沙尘是一个不错的人,他帮了弟子,否则弟子早已经被镇压的放浪形骸,如同行尸走肉了。”  

菩提心中道:“若是没他,你这样最好了。”  

随后道:“他这么做,都是别有用心的,乃是想要蛊惑你,让你为他谋取私利。”  

孙悟空道:“弟子不懂他所求什么,但是至少目前他都没有任何要求。而且,弟子是他救的,为他做点事,有何不可?”  

菩提心中愤怒,他知道孙悟空对沙尘已经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