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引火烧身(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筹集吗?对逃兵败寇,便该以雷霆之势迅而击之,似你这般畏首畏尾的打法,简直是坐失军机。”

伯与他用兵之法颇有不同,受他这番教训心也有些恚怒。只是伍胥权高位尊,又是最受阖闾器重的人,如果与他当众争辩,以他逾驳逾烈的性情,只怕要吵个不休,让众将都看了笑话。

伯想至此处,忍下了这口恶气。说道:“是,相国教训地是。末将昨日奇袭掩余、烛庸大营。他们仓惶逃窜,许多东西都不及携走,是以被伯得到了一件极重要的物事,方才正在帐研究,因事关重大,末将始终拿不定主意。相国恰在此时赶到,正是天助我吴国。末将还要相国来拿个主意。”

伍胥动容道:“哦?是甚么东西,如此重要?”伯欲言又止,伍胥见之恍然,吩咐道:“众将各回本营,本相且与伯将军议事。”

众将起身,轰然称诺退下,伯忙肃手道:“相国请到末将帐看看那件物事。”

伍胥不知他得了甚么宝贝,竟然如此慎重,好奇之下随他出了军大帐,到了伯营帐。伯营帐前站着四名持戈的士卒。一见主帅和相国到来,忙掀开帐帘请他们入内。

伯案上还摊着那张羊皮地图,他快步走过去,取来羊皮地图,神秘兮兮地道:“相国请看。”

伍胥诧然接过羊皮地图,打开来只看了几眼便耸然动容,失声叫道:“你竟得了这样重要的东西?”

他快步向前,赶到书案后坐下。把那地图摊开。手指按在上面,仔仔细细看了半晌。“砰”地一拍书案,胡须都抖动起来,亢然道:“好!好啊!伯,你为我吴国立了不世之功!有了这张楚国地理和兵力分布图,在楚国,我们就如入无人之境了!”

春秋时期,一些大国,便是本国大多数人都无法掌握较详细的本国地理情况,再加上当时交通不便,讯息迟滞,任你有百万大军,雄关处处,也变得到处都是漏洞,一支掌握了另一国山川地理和兵力分布详情地军队,在对方的国土上便可以行动自如,趋吉避凶,步步先机。得了这样宝贝的东西,伍胥如何不兴奋欲狂。

他这人脾气暴躁,心直口快易得罪人,但是倒没什么私心,一见伯得了这样重要的东西,立即决定为他请功了。

伯倒未露出喜色,而是眉头微蹙道:“相国大人,末将也知这件东西意义重大,但是……如此重要的东西,虽说在仓惶逃窜之,按理说,掩余烛庸也不该遗下。是以伯得了这件东西,曾经反复思量,相国以为,这会不会是一个陷阱?”

伍胥目光一闪,立即拿起地图迎着光亮眯起眼睛仔细看了一阵,然后微微点头道:“看墨迹,倒不似刚刚绘就,不过……”

他站起来,在帐徐徐踱了几步,微微冷笑道:“如果说这件东西是掩余烛庸故意遗落,甚至故意绘成送给我们,也未必……就是假地。”

掩余烛庸投靠了楚国,而楚国却把他们当成了看门狗,驱使他们与吴军相斗,却不发兵相助,以致两人兵马损失殆尽,此刻掩余烛庸对楚人的恨,恐怕不亚于屠灭了他们满门的姬光,如今他们拿姬光没办法,既然楚人把他们当剑使,他们一败涂地时玩上这么一手,借吴军之手,还楚人一剑,报这被人坑了一计的大仇也未必便不可能,这就是人性。

两个人目光一对,彼此心意已经了然。伯颔首道:“相国说地是,掩余、烛庸的人马对我们已完全没有威胁。而楚国君臣,个个只为一己私利打算,这张地图上的兵力分布如果是假的,他们也无法断定我们一定计,亦或知道我们要攻打哪里,仍旧无法安排伏兵让我们落入陷阱,所以……它地真实性非常大。”

伍胥白发凛凛,脸膛发红,目射出炯炯地光芒来:“明日不动声色,继续追杀掩余烛庸。同时分派机警、惯说楚语的士卒扮成行商按地图上地兵力分布进行打探,窥其虚实真假。”

“相国的意思是?”

伍胥霍地转身看向他:“伯,你我满门数百位亲人惨死地大仇,也许……靠着这张地图,就能报了!”

伯也知这地图作用之大,但是他却没有那么大胆的想法,听了伍胥地话,伯不禁骇然道:“相国,你是要……是要……”

伍胥一下攥紧了手的地图。沉声道:“不错,这样的机会,千载难逢。时值冬季,这个季节不必种田,可以抽调大量士卒参战。同时,又不会象北方的严寒程度,让大军行动困难。我们正好借此机会,敦请大王发兵。直捣郢都,杀死楚王、报仇雪恨!”

伯骇然道:“相国,这会不会太大胆了伍胥的眼睛已经隐隐泛起了血色,森然一笑,杀气隐隐地道:“兵行险着就是如此了,否则如何成就大事?虽然看似危险,但是有这地理兵力图。我们却能如履平地,进退自如。”

他激动地喘了口大气,攥着地图地手紧紧按在自己的心口:“伍员全家,三百十五口人呐,家父、家母、兄长、夫人……,还有我那刚刚满月的孩

他的眼泛起了泪水,赤红色地泪光:“他们囚禁了家父,引我们回郢都送死。家兄明知必死,还是回去了,我却逃了出来。伍员不是贪生怕死。我苟且偷生,不惜背负无数骂名,为的就是报此血海深仇。多少日以来,我虽身边吴国相国,位高权重,心却无一丝欢喜,每天闭上眼睛,脑海浮现的都是亲人血淋淋的尸体……无尽的煎熬。唯有仇人的血。才是疗治它地灵药!”

伯想起自家父母兄弟,无数亲人地惨死。眼也不禁溢出了涟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