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重点班(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武科和文科相比,对资质要求更高,学生的比例也从10:1往上走。  

相较于数目庞大的文科教学区,武科所在的教学楼,偏安一隅且相对封闭。  

对于非武科的学生来说,武科教学区相当的神秘。  

哪怕只是远远看一眼,依旧能勾起少男少女心中的无限遐思。  

原因无他,和文科教学区相比,武科教学区......太奢华了!  

当唐多和周毅两人踏入武科教学区的时候,心头顿时被无限的新奇感包围。  

两个区明明都在同一个学校,但感觉却像是两个天地。  

地面以大理石铺就,干净明亮,纤尘不染;  

教学楼现代与古典完美融合,大气磅礴;  

绿树红花、亭台楼榭、池塘花园点缀其中,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赏心悦目。  

......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但到处都透漏着“不差钱”的气息!  

周毅有些瞠目咋舌道,“照片是实物感官就像是天和地,装潢成这样,得投入多少经费啊?”  

唐多也颇为震惊,“这一栋教学楼,得顶的上文科区三四栋了吧?和国家对武科的重视相比,文科简直就是个后娘养的!”  

在踏入武科区的刹那,唐多就再次感受到了“武科”两个字的分量。  

也难怪武者都那般高傲,从踏入武科的第一天开始,就备受关注,始终处于聚光灯之下。  

久而久之,无论任何人,都会养成一种“万般皆下品,唯有习武高”的心态。  

当然,这从另一个方面,也反映出了武者的重要性。  

在这个世界上,权力和义务,往往是对等的!  

而武科给唐多的感觉,还远远不止这些。  

给他印象最深刻的,反而是那些来来往往的学生们。  

他们每个人都昂首挺胸,异常自信,积极阳光!  

这种氛围和文科那边,明显不同。  

如果说文科是一倾碧波,武科这边就如同滔滔江河。  

沿着大道一路前进,所遇到的同学尽皆气血澎湃,走起路来,更是虎虎生威。  

像唐多和周毅这样还没有接触到真正秘籍的新生,顿时感受到一股空前的压迫感。  

似乎就像是遇到了天敌一般,甚至本能的炸毛戒备。  

而有这种反映的,两人并不是孤例。  

甚至还有一些恶趣味的学长,专门利用这个来恶作剧,搞的许多新生都有苦不敢言。  

两人也没有想到刚刚一进入武科区,首先迎来的就是一大波冲击。  

不过,两人自然也不会被这点冲击击垮,这些只会增强两人变强的决心!  

看到彼此眼中闪烁的炽热,两人顿时相视一笑。  

别看他们现在还都只是萌新,但迟早要屹立在这里的顶点!  

天才,就是这么的自信!  

当两人抵达2020届武科一班的时候,教室已经来了大半的同学,同学们说说笑笑异常的热闹。  

放眼望去,尽皆都是新面孔,没有一个认识的同学。  

不过,毕竟是刚刚开学,也没有统一的座次安排,基本上就是想坐在哪儿就自己找位置。  

当然,还得讲究个先来后到!  

唐多和周毅两人,毫无疑问选择了当同桌。  

仔细想想,两人从幼儿园一直同班到武科。  

不得不说,真的是一种缘分。  

莫说是江城,就算是放眼整个大汉,找不出太多相同的例子。  

当两人找到座位,处理完各种杂事之后,就彻底安定了下来。  

放眼望去,教室内尽是说说笑笑的同学们。  

他们在短短的时间,竟然已分割成了一个个三三两两的大小团体。  

不过,依唐多的推测来看,这些小团体先前都是一个班同学的概率很大。  

在这一点上,唐多前世非常有感触。  

曾经一个班但关系并不太亲近的同学,若是再次分班成为新同学,关系就会明显更进一步,成为挚友。  

周毅和唐多的友谊,其实也是这种现象的有力体现。  

当然,也有例外。  

在唐多的观察中,有一个小团体人数最多,围拢在一起的男男女女大概能有七八人的样子。  

不过,这七八人中真正的核心其实只有一个。  

那就是被围在中间,一直有说有笑,看上去非常帅气的男生。  

而男生身后,有两个一直找话题捧哏的男生,应该是这个帅气男生的朋友,或者说小弟、绿叶?  

至于男生旁边,那个长的非常漂亮的女生,眼神就从来没有离开过那个帅气的男生。  

这个女生应该还没有表白,还处于暗恋状态。  

现充鉴定完毕!  

稍微听了一下几人的谈话,唐多顿时有些无语。  

大概模式是这样的——  

平头小弟A:“竟然能够和曲冲之大佬你一个班,真的是太幸运了,以后一定要多多关照小弟啊!”  

卷发小弟B夸张无比,手舞足蹈道,“还有我,还有我。在特优班的时候,你就一直是我的偶像,没想到到了高中,我们还能继续在一个班,缘分啊!”  

对此,名叫曲冲之的现充,也只是笑而不语。  

但就是这样一个微笑,却让众人感觉如沐春风,似乎整个教室都变得明亮了起来!  

现充什么的,统统爆炸吧!  

毕竟新开学,能谈论的话题其实不多,很快就扯到了班干部的竞选之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