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容易?色难?千古一对(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男子很期待!  

梁成、董易、唐茜等所有的客人们,当然也同样非常期待。  

不多时,萧雨拿了纸笔墨回来。  

交给李悠然说道:“这可以吗?”  

李悠然点头,说了声“谢谢”。  

然后走到旁边一张放置东西长桌旁。  

有客人赶紧长桌上的东西收拾一下。  

李悠然再道一声谢,然后将纸铺开。  

再提笔蘸墨,不再犹豫,直接将下联写出。  

同样还是两个字:  

色难!  

色难?不是困难而是色难。  

这“色难”二字要如何理解?  

客人们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喝彩,而是全都在心里思考。  

要喝彩,那必须要先搞懂是什么意思不是。  

不然,就太假了。  

这两个字客人们感觉好像能够理解,又觉得自己的理解,可能没对。  

色难?想要好色很难?  

客人们第一反应是这样理解的,但这明显不对啊!  

而男子看到“色难”两个字之后,则是前所未有的惊喜,很是激动。  

这位出云城的小哥,竟然真的对出了下联。  

他到往许多城市都没能实现的心愿,竟然真的在出云城这里,得到了实现。  

男子哈哈大笑道:“好!对得好!小哥果然对出了下联。小哥的对联水平,比我想象中更高许多。佩服!佩服!”  

客人一听,全都极为惊喜和激动。  

下联果然是“色难”二字吗?  

厉害了啊!悠然老板。  

竟然连这种闻所未闻的上联,都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对出下联。  

只是,这“色难”二字到底应该如何理解?  

客人到现在都还是不太明白。  

男子知道众人可能不太明白,便笑着解释道:“在《论语·为政》中,有这样一句话,‘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子夏去向孔子请教关于‘孝’的问题,孔子回答说,‘色难。’  

这里的‘色’,是指脸色、态度。  

‘色难’的意思便是,保持和颜悦色的态度,是最难之事。  

也就是说,子女向父母敬孝,给父母提供吃穿,给父母钱用,照顾好父母,这其实没有什么。  

这是一种很容易的“孝”。  

而真正困难的“孝”是,始终对父母保持和颜悦色的态度。  

要做到这一点,可就千难万难了。”  

听男子这样一解释,所有客人心里都是一凛。  

原来“色难”二字是这样理解的,原来是和“孝”有关。  

他们之前竟然那样理解,真是惭愧。  

原来先贤孔子还说了这样的话。  

不错,事实的确如孔子说的这样。  

一个人给父母提供吃穿,提供住的地方,提供钱用。这样的孝是很容易的。  

只要是有良心的人都能够做到。  

但要始终做到和颜悦色,可就非常困难了。  

一段时间的和颜悦色,这很容易,但谁又能做到始终和颜悦色呢?  

谁又能够做到对父母始终保持耐心,不会不耐烦呢?  

客人们自认自己是一个孝顺之人,也愿意照顾父母。但真的难以做到始终和颜悦色,始终保持耐心。  

色难!真的是色难!  

这两个字值得所有人深思。  

然后,理解了“色难”两个字,再去想上联“容易”两个字,似乎就很好理解了。  

容,面容、容貌的意思。  

一个人的面容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得到修饰。  

原本的丑陋,或者可以比较容易的变得漂亮。  

但是,他的举止言行间流露出的神色和态度,却是没有办法掩盖的。  

这应该就是这位先生所出上联“容易”二字,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了。  

而悠然老板明白了应该怎样理解“容易”二字,这才借用孔子的话,对出了“色难”二字。  

另外,单看文字本身,“容易”、“色难”,也是能够对上的。  

容,容貌。  

色,脸色。  

对得相当工整。  

后面的“难”对“易”,当然就更不用说了。  

对得工整,意义更是能够警醒世人,让每一个人都去深思。  

那么,这下联对得就可以说相当绝妙了。  

说是千古一对,只怕都不会夸张。  

所有客人,包括梁成、董易、萧雨、唐茜等人,全都非常激动。  

对于李悠然的对联水平,他们今天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强!真的是太强了!比之前想象中更强!  

当然,他们同样兴奋和激动的,还有李悠然代表他们出云城,又一次出尽了风头。  

看到此时那名男子惊喜、激动的样子,他们心里就觉得非常爽。  

去过了多座城市,最终终究还是他们出云城最强啊!  

优越感,这就是优越感。  

大家都乐呵呵的看着男子。  

而男子多次惊喜的表示,李悠然的对联水平,比他想象中更强,则让大家心里爽得不行。  

得男子夸赞,李悠然一阵谦虚,然后对男子说道:“不知可否请教一下先生的名字?”  

李悠然能够感觉得出,对方应该并不是什么普通人。  

男子哈哈一笑,说道:“小哥客气了,这本来就是我考虑不周。我古,单名一个意字。”  

古意?  

李悠然、梁成、董易、萧雨、唐茜等很多人心里都是一惊。  

古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