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7章、县试(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外祖母看上去也不太显老,这并不奇怪,毕竟这里结婚都普遍较早,13岁结婚的很多。  

外祖母与外祖父张屠夫结婚的时候大概是14岁,16岁就生下了舅舅张举太。  

而舅舅张举太15岁结婚,生下了张元明。  

也就是说,外祖母今年也就只有48岁,再加上家境不算差,因而看上去不太显老。  

中午吃饭时,张屠夫让张举太取出了一坛酒。  

这年头,略微富裕的家庭,吃饭时都会喝酒。  

方小悦这具身体方明瑞之前是从没有喝过酒的。  

但张屠夫说方明瑞现在也14岁了,虚岁15,已经成年,以前身体不好就不多说了,现在看着脸色红润了不少,那么男人就应该喝酒的。  

方小悦对于喝酒倒也不抗拒,还主动替外祖父、舅舅以及表哥倒酒,让外祖父和舅舅脸上都笑开了怀。  

因为在他们看来,自家外孙外甥可是地位崇高的读书人,能够给自己倒酒,就说明自己没白疼他。  

不过在喝下第一口酒之后,方小悦有些惊喜的发现,就这么一口酒,让他的身体素质提升了不少。  

等到吃过午饭,酒醉饭饱的方小悦感觉这顿饭提升的身体素质比家里时吃上两顿效果都好。  

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他就住在了外祖父家,和表哥张元明住在一个房间。  

为了不影响他的学习,表哥张元明白天是不被张屠夫允许进入他自己房间的,只有晚上入睡的时候才能进入。  

这让张元明感觉有些小委屈。  

方小悦也感觉有些不适合,但鉴于张屠夫在这个家里的威望,他也不好拒绝外祖父的好意。  

两天时间一晃而过,方小悦终于在县试前将四书五经提升到了10级。  

与诗词、四书文一样,四书五经提升到10级之后,就无法获得经验了。  

方小悦曾经试图使用命运点对这三项技能升级,但在这个世界里,铂金级别的数据化技能登记表无法使用。  

他只能猜测或许县试之后,这种情况或许会得到改变。  

清晨一大早,太阳尚未出山,张屠夫一家人就起床忙碌了起来。  

外祖母和舅母在厨房里烙好十多张麦饼,张屠夫和张举太等男人则给方小悦加油鼓劲。  

县试虽说只是最初的科举考试,考中之后也就只是个童生,而童生实际上依然是白衣,只不过只有成了童生,才有资格参加之后的府试、院试,最终考上秀才。  

因而这县试也是相当严格的,不允许夹带书籍、纸条等等有文字的东西进去,不能携带液体进去(这主要是某一年有个县的县试,一名考生带了酒进去,结果引燃了考间,使得那场县试不得不终止,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只能够携带食物进去等等。  

也正是因为如此,张屠夫一家也不敢给方小悦准备肉菜,就连麦饼里都不敢夹肉,因为在里面要考两天一夜,虽说现在的天气逐渐凉爽下来,但肉菜也很可能会变质的。  

一旦在里面吃拉了肚子,且不说影响考试状态,只说那臭气熏天的环境,就会让考生极度绝望的。  

要知道那考院里的考间只有几个平米,人在里面的处境可想而知。  

吃过简单的早饭,方小悦在张屠夫一家人的陪伴下有说有笑的前往县试所在地考院。  

此时出门,街道上已经有了一些牛车,这些牛车都是送考生前往考院的,牛车前方挂着灯笼,这倒也让方小悦一家人省去了没有灯笼,抹黑前行的麻烦。  

当然,也有很多考生与方小悦一样,由家人陪同步行前往。  

考院距离县衙门不远,到了考院,方小悦就看到考院四周一队队的县兵来回巡逻着。  

这些县兵乃是矿炉县巡检司属下,穿着一身皮甲,腰间挂着长刀,看上去威风凛凛。  

他们的职责一般都是抓捕盗贼,镇压不法,但在这个特殊时刻,县令大老爷则将他们调来镇守考院。  

此时考院尚未开门,考生们都在外门排队等候。  

方小悦也排了上去。  

半个时辰之后,天色越发光亮,三位官员在一群衙役的护卫之下来到考院门口。  

其中为首那官乃是身穿纹有蓝鹊图桉青色官袍,即为矿炉县县令大老爷崔长寿,剩下两官分别是矿炉县的教谕、训导。  

在县试里,县令即为主考官,教谕、训导则为副考官。  

见到县令大老爷抵达,考院大门随即开启,三官带着几名衙役就进了大门,而剩下的衙役则纷纷在门口把守。  

此时考生开始入场,不过入场的检查堪称羞辱。  

那些负责检查的衙役,非但要将考生携带的包裹翻开检查,就连考生也需要脱掉外衣,身着白色里衣被衙役上下搜身。  

当然,最让方小悦恶寒的便是那些衙役还要检查关键部位!  

不得不说,这一幕让所有等待入场的考生都不由自主的后庭锁紧。  

考生一一入场,终于快要轮到方小悦了,他朝着外祖父一家拱手告别之后,就毅然拿着包裹走向了衙役。  

(此处省略五千字详细描写。)  

穿好外衣,顶着全身冒出的鸡皮疙瘩,方小悦将包裹收拾好进入考院大门。  

考院大门此时显得昏暗无比,偶尔点缀的灯笼完全无法照亮道路。  

整个考院内部结构就是由八条通道交错分割为一个个小格子。  

每个格子由木墙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