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京都一夜(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年轻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抗造。  

这会儿司南和胡戈已经进入了梦乡,而秦霄凯呢,还在精神百倍的接受着…母爱的关怀。  

母慈子孝,和谐而又美好!  

最后…  

秦霄凯实在没忍住,“妈我不傻,我聪明着呢!”  

“那会儿哥突然邀请岳哥出演他的电影,别人都被惊着了,就我最冷静了。”  

“后面师父带着哥给我们师兄弟打招呼,人太多了,我发现哥到我们霄字科的时候,已经没话说了,所以我才故意问哥,我能演他的戏么,我这是给他解围呢!”  

电话里一片安静,这给秦霄凯委屈的,“妈你是不是不相信我?”  

“妈,儿子什么样你还不知道么?”  

有的时候,耿直和傻,真的不太好分辨。  

就好比秦霄凯,他真的傻么?  

知子莫若母,秦霄凯的妈妈虽然不想承认,但有一说一,他家孩子啊,是耿直的傻。  

但到底是自己的孩子,秦霄凯的妈妈相信了自家孩子的说辞,好一通安慰后,才结束了这通每晚必答的亲子电话。  

“哈…”  

秦霄凯长出一口气,有点虚脱的扔掉手机,噗通一声的压在了被子上,庆幸的看着天花板,喃喃自语道:“得亏我机智,不然我在妈妈心里的形象就全毁了。”  

很明显,秦霄凯早前有理有据的说辞,就是事后诸葛亮的找补。  

单亲家庭,又是个家庭优渥的成分,傻乎乎的秦霄凯,想独自一人在京都自由的生活,就只能装聪明了。  

从这一点来看,秦霄凯还挺聪明的。  

其实啊,秦霄凯也不是傻,就是有点反应慢半拍,所以日常生活中才会看起来傻乎乎的。  

好吧,这还是傻!  

人与人之间交往,眼缘是个很重要的关键因素。  

秦霄凯是傻了点,但家庭原因,他比常人要敏感的多,之所以一看到司南叫哥,自来熟可能有点,但更多的还是他觉得司南是个好人。  

有点笼统了。  

直白点来说,作为年轻人,无尽挑战的主要收视群体中的一员,秦霄凯最羡慕司南在无尽挑战里的那种运筹帷幄的智慧模样。  

心生向往,让秦霄凯愿意亲近司南。  

还有就是司南的身份,亲近他,不会有坏处的。  

这可能就是大智若愚了。  

同样的,此刻正在家里书房中的于德刚,面对郭谦,也是给了秦霄凯这么一个评价。  

“秦霄凯,这孩子大智若愚啊!”  

说着,于德刚自己也满意的轻笑起来。  

对于自家徒弟秦霄凯的际遇,于德刚不会嫉妒,只会欣慰。  

青出于蓝,这是做师父最大的盼望。  

郭谦点了点头,“傻人傻福,这孩子没报什么目的接近司南编剧,就是愿意亲近他,不然司南编剧也不会对他另眼相看了。”  

“咱们云德社这一回儿啊,秦霄凯这孩子借机出头的希望最大,就看还能不能有其他惊喜了。”  

于德刚叹了口气,“秦霄凯这孩子肯定能出来,霄字科这批学徒中,就他特色最足,现在有了司南这么一个哥哥,路宽好走啊!”  

“至于还能不能有其他的惊喜…”  

“肯定会有的,我相信我的徒弟们,他们都很棒,差的只是一个自我展示平台,我坚信这一点。”  

于德刚说的笃定,但作为老搭档的郭谦,还是从他的话中听出一点犹豫。  

人之常情,结果没出来前,谁又敢说真的万无一失呢!  

谈完了徒弟们的前程,俩人聊起了正事。  

“谦儿,张导之前来电话了,司南编剧他们六人,是要两两组合的,这让我们之前想的安排只能告吹了。”  

于德刚满脸遗憾的看着郭谦说道。  

张扬没来电话前,得知司南六人回来学相声的于德刚,就和郭谦商量好了学习教程。  

司南六人,一人给安排一个徒弟带着,而安排过去的徒弟,将会是司南六人学成后的登台搭档。  

具体的会是谁,还得等司南六人选好捧逗的立场。  

一下出去六个,不得不说,于德刚想得还挺美,但这一切都在早前张扬来的电话下告吹了。  

司南六人是两两搭档,看起来对云德社有点不友好,但换在张扬的立场上,这就没毛病了。  

六个人,三个人学捧哏,三个人学逗哏。  

让云德社的六个相声演员带司南六人,这吃相就有点难看了。  

无尽挑战,主角从来都是司南六人。  

“别贪心了,人家张导这么安排没错,正要按着我们之前想的方案来,播出后还不得被骂死啊!”  

郭谦是明白人。  

道理于德刚也都懂,能带着徒弟出演无尽挑战已经是幸事,但人嘛,贪心点也是人之常情。  

“我都明白,但遗憾还是有点遗憾啊!”  

于德刚叹了口气说道。  

郭谦不遗憾么?他也遗憾,所以笑着摇了摇头道:“张导已经很给面子了,人家其他的要求可什么都没提。”  

“而且有些事情啊,咱们得自己悟!”  

“德刚,你说咱们教学的时候,除了第一天,总该有忙的没时间的时候吧?”  

郭谦这么一点,于德刚跟着就大笑起来。  

“我的好师哥哟,还是你的脑子活泛,咱们现在这样还要什么曝光率呢,还是忙一点好,赚钱养家啊!”  

又是一声轻笑,于德刚看着淡笑中的郭谦继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