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表演结束(1/2)
鞠躬起身,司南也不言语,就等着主持人何老师过来!
何老师一登台,司南就变成了戴着熊猫头套的工具人,不言不语的,就让何老师帮着介绍《赤伶》的创作背景和故事。
最后下台时,司南更是由何老师牵着送出了录制现场。
没办法,头套太碍事了。
而趁着何老师去送司南的空档,台下的观众们也讨论开了。
“愤怒的熊猫是谁啊?我听着声音有点像司南,是不是…”
“不对,我觉得是方波!”
“扯,这两声音不搭噶的好吧?我觉得是冯磊,声音很有沧桑感嘛!”
“我觉得都不像,会不会是新歌手啊?毕竟都请何老师来做主持人了,真是越来越正规了!”
“别闹,这是无挑,请别的歌手来参演,这还是无挑么?”
“哎呀,好烦啊,这个愤怒的熊猫到底是谁呢?”
没等观众们琢磨出个子丑寅卯来,送完司南的何老师,回到了舞台上。
没废话,何老师直接介绍起了第二位登台表演的人。
早前张歌神开场表演的种种,耽误了太多的时机,所以只能尽量加快进度。
“好了各位,让我们有请本期歌手竞赛的第二位登台表演者,稀烂的指南针,给我们带来歌曲——《月光》!”
“掌声有请!”
说罢,何老师下台,舞台灯光转暗。
在舞台上唯一一束灯光的指引下,第二个登台表演者,稀烂的指南针,不急不缓的来到了舞台中间。
灯光打亮,见得真人的观众们,不禁有些莞尔的轻笑起来。
只见那舞台上的人,真是没取错名字,一身着淡青色的古装,头戴破烂大号指南针,不伦不类的,真不愧是稀烂的指南针。
不像司南,第二位登场的人,何老师已经报过幕,所以可以直接开始表演了。
音乐的前奏的有点长,像是古琴,又加入长笛,一股子国风味,瞬间就铺满了整个录制现场。
别人或许不知道稀烂的指南针是谁,但已经表演完的司南,却是在这人一登场的时候,就猜到了是谁。
“哈,大胡子啊大胡子,你这是有多恨我啊,还稀烂的指南针!”
歌手大厅,已经摘掉熊猫头套的司南,一脸莞尔的看着转播画面中,胡戈那指向性十分明确的破烂指南针头套。
没再说话,因为胡戈的表演开始了,安静欣赏,这是基本礼貌。
《月光》这首歌挺好听的,国风味十足,虽然没有什么明显的民族特色,但是古琴和长笛,这不也正是华夏最古老的的民族特色之一么?
故事性差了点,但《月光》这首歌肯定是没偏题的。
一曲唱罢,胡戈和司南的待遇一样,也是被何老师搀扶着送出了录制现场,等胡戈到了歌手大厅的时候,第三位登台表演的人,也刚好被何老师正式介绍登场。
不是别人,正是方波。
同样是一身的古装长袍,白色的,头套是一个漆黑如墨的不规则大石头,别称也很应景,疯狂的大石头。
方波这次带来的歌曲,角度有点清奇,像司南是从故事出发,用昆曲的真实往事来阐述民族特色,而胡戈则是从华夏乐器,配以国风味的曲子来表达民族特色。
但到了方波这里,一听歌曲的名字,就知道这是一首具民族特色的歌曲。
《山外小楼夜听雨》,这个歌名很美,唱词更美,听起来有些感伤,但听完之后,又让人有种淡淡的被治愈的感觉。
这首歌,那种淡淡的优美,真的挺适合一个人独自聆听的,有股子岁月静好的味道!
一曲唱罢,方波也没跑掉,甚至比司南和胡戈还夸张,他那特立独行的大石头头套,碍事的程度,全程都是何老师两手搀扶着,才安全的把他送出了录制现场。
方波一到歌手大厅,直接就嫌弃的摘掉了自己的大石头头套。
“这破玩意太碍事了,刚刚表演的时候就差点打断了我,下一期的换一个轻松一点的!”
说着,方波还气不过的踢了一下略显无辜的大石头头套。
司南和胡戈一阵莞尔,没再细聊,因为转播画面中,何老师已经把第四位登台表演者沙展堂,介绍登台了。
四月的雨,这是沙展堂今晚的别称,头套选了一个蓬松云朵的样式,不伦不类的,主要还是四月的雨这个别称,也实在找不到更符合的头套。
一首国风味十足的《江南》,最后也没让大家失望,沙展堂有些沙哑的嗓子,把那种江南烟雨的恬静之美,完整的表现出来了。
可能唱功还有待提高,但恰恰也是因为沙展堂的沙哑又有些生涩的嗓音,很特别的唱出了一种江南烟雨的朦胧之美,还有那种历经百世的历史沧桑。
有得有失,但总的来说,沙展堂的表现,是绝对没有辱没了《江南》这首歌的。
一曲唱罢,沙展堂也是被何老师送出了录制现场,不过这次没等到沙展堂回到歌手大厅,何老师又加快了进度,把和司南换了出场顺序的冯磊,隆重的介绍出场了。
老男孩,这是冯磊今次表演的别称,头套是一个头上长着粑粑的懒羊羊。
说实话,司南几人也没搞明白冯磊这是什么鬼的取向,老男孩和懒羊羊,有什么必然联系么?
事实上,还真没什么关系。
懒羊羊这个头套,就是冯磊看着顺眼随便挑的,和
何老师一登台,司南就变成了戴着熊猫头套的工具人,不言不语的,就让何老师帮着介绍《赤伶》的创作背景和故事。
最后下台时,司南更是由何老师牵着送出了录制现场。
没办法,头套太碍事了。
而趁着何老师去送司南的空档,台下的观众们也讨论开了。
“愤怒的熊猫是谁啊?我听着声音有点像司南,是不是…”
“不对,我觉得是方波!”
“扯,这两声音不搭噶的好吧?我觉得是冯磊,声音很有沧桑感嘛!”
“我觉得都不像,会不会是新歌手啊?毕竟都请何老师来做主持人了,真是越来越正规了!”
“别闹,这是无挑,请别的歌手来参演,这还是无挑么?”
“哎呀,好烦啊,这个愤怒的熊猫到底是谁呢?”
没等观众们琢磨出个子丑寅卯来,送完司南的何老师,回到了舞台上。
没废话,何老师直接介绍起了第二位登台表演的人。
早前张歌神开场表演的种种,耽误了太多的时机,所以只能尽量加快进度。
“好了各位,让我们有请本期歌手竞赛的第二位登台表演者,稀烂的指南针,给我们带来歌曲——《月光》!”
“掌声有请!”
说罢,何老师下台,舞台灯光转暗。
在舞台上唯一一束灯光的指引下,第二个登台表演者,稀烂的指南针,不急不缓的来到了舞台中间。
灯光打亮,见得真人的观众们,不禁有些莞尔的轻笑起来。
只见那舞台上的人,真是没取错名字,一身着淡青色的古装,头戴破烂大号指南针,不伦不类的,真不愧是稀烂的指南针。
不像司南,第二位登场的人,何老师已经报过幕,所以可以直接开始表演了。
音乐的前奏的有点长,像是古琴,又加入长笛,一股子国风味,瞬间就铺满了整个录制现场。
别人或许不知道稀烂的指南针是谁,但已经表演完的司南,却是在这人一登场的时候,就猜到了是谁。
“哈,大胡子啊大胡子,你这是有多恨我啊,还稀烂的指南针!”
歌手大厅,已经摘掉熊猫头套的司南,一脸莞尔的看着转播画面中,胡戈那指向性十分明确的破烂指南针头套。
没再说话,因为胡戈的表演开始了,安静欣赏,这是基本礼貌。
《月光》这首歌挺好听的,国风味十足,虽然没有什么明显的民族特色,但是古琴和长笛,这不也正是华夏最古老的的民族特色之一么?
故事性差了点,但《月光》这首歌肯定是没偏题的。
一曲唱罢,胡戈和司南的待遇一样,也是被何老师搀扶着送出了录制现场,等胡戈到了歌手大厅的时候,第三位登台表演的人,也刚好被何老师正式介绍登场。
不是别人,正是方波。
同样是一身的古装长袍,白色的,头套是一个漆黑如墨的不规则大石头,别称也很应景,疯狂的大石头。
方波这次带来的歌曲,角度有点清奇,像司南是从故事出发,用昆曲的真实往事来阐述民族特色,而胡戈则是从华夏乐器,配以国风味的曲子来表达民族特色。
但到了方波这里,一听歌曲的名字,就知道这是一首具民族特色的歌曲。
《山外小楼夜听雨》,这个歌名很美,唱词更美,听起来有些感伤,但听完之后,又让人有种淡淡的被治愈的感觉。
这首歌,那种淡淡的优美,真的挺适合一个人独自聆听的,有股子岁月静好的味道!
一曲唱罢,方波也没跑掉,甚至比司南和胡戈还夸张,他那特立独行的大石头头套,碍事的程度,全程都是何老师两手搀扶着,才安全的把他送出了录制现场。
方波一到歌手大厅,直接就嫌弃的摘掉了自己的大石头头套。
“这破玩意太碍事了,刚刚表演的时候就差点打断了我,下一期的换一个轻松一点的!”
说着,方波还气不过的踢了一下略显无辜的大石头头套。
司南和胡戈一阵莞尔,没再细聊,因为转播画面中,何老师已经把第四位登台表演者沙展堂,介绍登台了。
四月的雨,这是沙展堂今晚的别称,头套选了一个蓬松云朵的样式,不伦不类的,主要还是四月的雨这个别称,也实在找不到更符合的头套。
一首国风味十足的《江南》,最后也没让大家失望,沙展堂有些沙哑的嗓子,把那种江南烟雨的恬静之美,完整的表现出来了。
可能唱功还有待提高,但恰恰也是因为沙展堂的沙哑又有些生涩的嗓音,很特别的唱出了一种江南烟雨的朦胧之美,还有那种历经百世的历史沧桑。
有得有失,但总的来说,沙展堂的表现,是绝对没有辱没了《江南》这首歌的。
一曲唱罢,沙展堂也是被何老师送出了录制现场,不过这次没等到沙展堂回到歌手大厅,何老师又加快了进度,把和司南换了出场顺序的冯磊,隆重的介绍出场了。
老男孩,这是冯磊今次表演的别称,头套是一个头上长着粑粑的懒羊羊。
说实话,司南几人也没搞明白冯磊这是什么鬼的取向,老男孩和懒羊羊,有什么必然联系么?
事实上,还真没什么关系。
懒羊羊这个头套,就是冯磊看着顺眼随便挑的,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