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章:我太委屈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你们不讲道理是不是?”  

薛坤也怒了。  

特么的忌惮归忌惮,但若说他真的怕了,那就是狗娘的养的。  

很明显的,古薛第三脉现在乃是泽在掌控。  

从这一次事件就可以看出来,其实泽一直都在暗中看着他,若他遇到危险了,绝对不是袖手旁观。  

而且,不久前,他也得到消息。  

影族的人已经带着佛门三万弟子朝着这边来了。  

杀猪人亲笔书写下一个“准”字,以他的名义,允许三万佛门弟子准许在苍穹山河大地上来往,谁都不敢找麻烦。  

所以此刻,薛坤固然不是底气十足,但一半是有的。  

“好好说话”  

薛坤向前几步,反声呵斥“找本座就找本座,有何事就别藏着掖着,直接言明”  

“好一个古薛后人”  

看着薛坤如此,灰袍青年摇摇头,深深感叹一声。  

然后手一杨,将在他手中的兽皮卷从门户抛了下来,兽皮卷迎风见长,不过短短几个呼吸时间,就已经变大数倍,足有三丈之长,两丈之宽,其上写满了文字。  

薛坤看去。  

众生也看去。  

五年前,诡界囚笼之内,疑似古薛后人坤的化身出现在诡界,扰乱诡界秩序,打破死牢,放出无上十尊、禁忌三尊。  

四年三月前,疑似古薛氏、坤的化身,再次行动,将诡界祭坛毁去,导致诡界与源地失联,诡界失控。  

四年一月前,诡界古域阵被疑似古薛坤的化身所破,诡界亿万诡灵失控。  

三年前,诡界沦陷,古薛氏、坤的化身,寻到隐秘古路,带着亿万诡灵横渡混沌,前来中枢地带。  

三年二月,古薛氏、坤的化身,掀起中枢地大乱,一举攻破十大不祥城,灭杀诡灵亿万,打破三十八方诡界囚笼,放出无数失控的诡灵。  

一月前,源地二十三主神苏醒,平定古薛氏、坤的化身带来的大乱,陨落三大主神。  

遍数古今,这一次事件,源地第一次出现这么大的损失。  

故此,源地至此发布最高命令,带回古薛氏族坤,囚禁三纪元“卧槽”  

“中枢地竟然发生了大乱,哈哈,打破数百诡界囚笼,放出诡灵不计其数,这特么不是在做梦吧,整个诡异和不祥的老巢,都要被打破了吧”  

“怪不得诡异和不祥连痴皇都不管不顾了,原来这小子竟然将他们的老巢给弄乱了”  

“死去了三尊主神,太过不可思议了,源地的主神,可是能够称皇的存在啊,任何一尊走出,都要举世震动,但现在,竟然因为中枢地大乱,死去了三尊,无法想象,这小子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苍穹轰动。  

无数生灵爆发激动。  

诡异和不祥的源头,叫做源地。  

而中枢地,则是诡异和不祥这一组织中最重要的地域,连接着无数诡界囚笼和混沌四方。  

在场的很多禁忌层次的存在,都只是依稀听过,却从来不曾见过。  

可是现在,如此神秘的地带,竟然被薛坤一具化身给搅了个天翻地覆。  

“我”  

“我这么牛逼的吗?”  

薛坤在懵逼,呆呆看着兽皮卷上的字眼,不敢置信。  

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这么牛逼虽然他之前从来没有听过什么源地、中枢地还有什么诡界囚笼与诡灵,但看到这些信息,也有了一些猜测。  

“不是我啊”  

他无奈长叹。  

可忽然,他脑中一震,想到了一些事情,整个人都是一颤。  

“难道?”  

他脑海里闪过一道身影。  

当年他闭生死关突破仙境的时候,当时就遭遇到了诡异和不祥。  

后来祖钟莫名的响了,他才勉强成功。  

可实际,当时其实他已经死去了一次,主灵魂被葬在了一口血棺中,前往了神庙的地带,若不是有不死莲花,此时此刻,他早已经不存与世了。  

“难道真的是我干的?”  

薛坤有一种想哭的冲动。  

若不是诡异和不祥找上门来,他几乎都快忘记了,实际上自己还有一个灵魂漂泊在外呢。  

当年刚开始时候,他还和那个葬在血棺中灵魂的微弱的联系,知悉他并没有死去,而是占据了诡异和不祥前来时候一具和他几乎一模一样的躯体,沦落到一方如同囚笼的世界。  

现在想来。  

当年葬在血棺的自己,实际上应该是前往了所谓的诡界囚笼。  

然后不知道怎么会事,一不小心,就干出了这种大事。  

他依稀记得,当年葬在血棺中的自己,在诡界囚笼时候,所见的生灵,都犹如行尸走肉一般,并没有丝毫的灵智,他们的一切行动,都仿佛本能一般,充满机械感。  

“我的化身呢?”  

想到这里,薛坤不由开口问道。  

“呵呵”  

灰袍生灵冷笑,并没有回答,用一种看死人的目光看着薛坤,意思显而易见。  

“哎”  

见此,薛坤深深叹息。  

若是那句化身没有死去,一旦归来,或许能够带来一些关于诡异和不祥的大秘。  

毕竟他弄出这么大的事件,整个苍穹都要轰动,甚至一定程度上来说,一旦此世传出去,就算是混沌内都要被震动。  

这事件太大了。  

堪称万古以来第一大事件都没有人反对。  

“知罪吧,看在古薛的面子上,我等给你三天时间让你处理后事,三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