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最拿手的就是打劫(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道是关帝军所为。”  

“你放心,我全部派蒙古兵去就行了。”  

“其他商队的货物,大将军可卖给喀尔喀三部,此外大将军还可由汪某处大批购入茶叶和盐,卖给喀尔喀三部,抢夺张家口堡诸多商号的生意。”  

“哦?”  

秦川一下来了兴趣,汪赫仑这个主意不错。  

漠西蒙古和康巴乌斯藏的茶叶市场就不好意思抢汪赫仑的了,但漠北喀尔喀一直跟张家口堡通商,完全可以抢这块市场。  

想到这,秦川满意地点点头:“汪先生,就这么说定了,干脆你我约定要打劫的时候,你的货物全部换成茶叶算了,我就不用再把货物还给你,直接给你铁锅或银子就行了。”  

“甚好,甚好,大将军想的周全。”  

“至于盐…我正打算大量制盐,而且制得乃是精盐。”  

“精盐?”  

“没错,比市场上的粗盐更纯正,口感更好,更好保存的精盐,但这东西还需一段时间才能制成。”  

汪赫仑一下来了兴趣:“届时,还请大将军莫要忘了汪某。”  

“汪先生且放心,等精盐出来,我保证汪先生能拿到第一批货,和铁锅一样拿最低的价格。”  

“多谢大将军。”  

“此事到时再谈,咱们谈谈粮食出关的详细事宜吧。”  

“好。”  

入夜时分,乔装打扮的汪赫仑离开青龙渡堡,坐上小渔船,沿着三川河往黄河方向划去。  

秦川则召集任亮及青龙渡一带的诸多将校勉励一番,然后连夜巡视军堡的修复情况,还连夜前往军渡堡巡视。  

刚抵达军渡堡,就听黄河中传来一声怪异的鸟叫,紧接着岸上的值夜关帝军也发出了一声类似的鸟叫声。  

“大将军,这是对岸的尖哨回来了。”出来迎接秦川的军渡堡守将对秦川解释道。  

“哦?”  

秦川很想知道老黄训练的那批尖哨能耐如何,于是便抬腿往河岸走去。  

走到岸边,夜色中只见水里一道影子正好游到河滩。  

值夜的关帝军跑下去接应,没多久就有一人抱着个黑乎乎的东西,气喘吁吁地往岸上跑,嘴里还飞快说道:“紧急军情,快备马送往娄烦呈交大将军。”  

“我就在这。”秦川在岸上回了一句。  

那人一怔,急忙跑到近前,借着火把看清秦川之后,连忙单膝跪下,并从腰间掏出一小截竹筒,道:“启禀大将军,吴堡急报。”  

秦川应了一声,然后走下去接过竹筒,但没急着拧开,而是打量了一下这名刚刚横渡黄河的尖哨。  

原来,他抱着的那个黑呼呼的东西,是个充了气的皮囊,看大小应该刚好能承受一个人,体力好一些的人有皮囊借助,横渡黄河不是什么难事,平日里就有不少饥民借助木头游过来。  

除此之外,那尖哨手上还有根一头弯曲的竹筒,里面应该是打通的,作用应该是过对岸的时候若遇到明军巡查,可半潜入水中,利用竹筒伸出水面呼吸。  

若那皮囊的充气量既能承受一个人的重量,又刚好沉入水中,就能无声无息地游到对岸了。  

看来,老黄对他麾下的尖哨下了不少心思。  

那些尖哨的职责和夜不收不一样,夜不收主要职责是侦查,而尖哨的职责,跟后世的间谍一样,潜伏、收集情报、策反、破坏、暗杀等等。  

如今,跟秦川领地接壤的朝廷州县,基本都潜藏有不少老黄训练的尖哨,尤其是吴堡、霞州、汾州、太原、朔州等地。  

看了一会,秦川满意地拍了拍那名尖哨的膀子,道:“辛苦了,下去换身干爽的衣服休息一下吧。”  

“多谢大将军。”尖哨显得很是激动。  

秦川拧开竹筒,从里面倒出一小块麻布,上面写着:“简国宁求见大将军,急。”  

“简国宁?”  

“快,再找个水性好的人过来,把消息传过去,告诉简国宁,我就在军渡堡,若是可行今晚就可以面谈。”  

请:fozhidao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