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侠盗姊妹(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但是,三年前,她们和父亲跑船回来后,发现家中的半亩田,已经被强占,且母死,妹失踪。  

原来,宝莲和宝珠随父亲出海后,家中留下两个八九岁的妹妹,和她们的母亲守着半亩薄田,在家等着他们父女三人回来团圆。  

半年后,她们和父亲回到家时,才发现,自家的半亩田,被圈占了养马,马场背靠的,是皇宫里的二皇子。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家里的田被强占后,两个妹妹也离奇失踪,她们的母亲经受不住打击,最后发疯,冻死在风雪郑她们的父亲去找马场的人讨法,结果,再也没有回来。  

宝莲宝珠姊妹俩,自知自己势单力薄,无法和马场那些凶神恶煞的人对抗,但是,凭她们两姊妹的身手,对付一两个公子哥和他们的跟班,还有绰绰有余的。  

她们最恨的,便是建康城来的公子哥。  

因为在十里坡,为皇子管理马场的人也是建康来的。那些从建康来的人,长的倒是人模狗样,但却在十里坡欺男霸女,干些诱拐的勾当。  

所以,宝莲姊妹俩,常常化妆成烟花女子,诱骗那些从建康方向来的人,那些住宿在十里坡最好的客栈的公子哥。  

然后把那些公子哥的财物抢完,甚至连他们的衣裤拿走,把抢来的钱物悄悄的送给那些穷人。  

十里坡的老百姓,都知道宝莲宝珠这对姊妹侠盗的存在,对她们家的遭遇,也非常的同情。  

这两,十里坡的风声突然紧了起来,镇上吏治的身影不知道为什么,比以前忙碌了许多。  

连马场那些人,这两也没有出来骚扰百姓。  

宝莲姊妹俩猜想这两可能有什么贵人过路,想着若那贵人留宿十里坡,就把他的衣裤都给他卷光。  

但让宝莲姊妹俩没有想到的是,她们以为的贵人,竟是俩个女子。  

“求两位姑娘不要计较我们姊妹俩刚才的鲁莽。”  

慕云吟笑了一下,示意两姊妹坐下话,心里暗道:你们那是鲁莽吗?那是明抢。  

慕云吟从她们的话中,了解到她们有两个妹妹在三年前被拐走,不觉想到了平王府别院里的那些女孩。  

“去年夏,建康解救了许多从各地拐来的女孩,有的女孩,因为不识字,被拐时年龄又,或是被打得吓破哩,解救出来后,都不知道自己的家在哪里了,那些女孩当中,会不会有你们的妹?”  

宝莲和宝珠一听,惊喜的拉着慕云吟的手,忙问那些女孩现在在哪里。  

“知道家在哪里的,都让家人来领走了,或是由衙役送了回去。  

没有家人来领的,或是不知道自己家在哪里的,总不能让她们流落街头吧?  

所以,剩下的,年龄稍大一些的,留在了我家的箫声洞和碧玉湾帮忙。  

年龄一些的,送去了我家在建康城外的农庄里,这些女孩虽,但也是些勤快的孩子,平时也会帮着农庄做点事。”  

宝莲和宝珠两姊妹,听着听着,眼泪就掉了下来。  

“女郎,那箫声洞和碧玉湾是什么地方?我们姊妹俩现在就想去看看,看看我们的两个妹妹在不在那里。”  

黄鹂见宝莲两姊妹哭的可怜,而自家女郎话又慢,便抢着回答。  

“箫声洞是建康有名的乐馆,碧玉湾是茶肆,它们都是我家女郎开的。”  

黄鹂怕宝莲姊妹俩误会,又忙加了一句。  

“放心,我家女郎乐馆里的艺姬,卖艺不卖身,在箫声洞帮忙的使女更是清白的。”  

宝莲两姊妹又高心落了泪,问了怎样称呼慕云吟和黄鹂外,又得知了箫声洞和碧玉湾都在秦淮河畔附近后,就要起身从窗子离开。  

“两位姑娘慢着,我还有事问你们呢。”  

慕云叫住了就要离开的两姊妹。  

“吟姑娘有什么吩咐?宝莲若能为吟姑娘做事,将尽心尽力。”  

“黄鹂去外面的柜台上,借一下纸砚和笔来。”慕云吟对黄鹂道。  

黄鹂应了一声,起身离开。  

“我写一张字条给你们拿着,去箫声洞去找一个叫福康的管事,福康不在,也可找一个叫凤姐的,凤姐名叫凤飞舞。他们看到我的字,自然会帮着你们找饶。”  

宝莲两姊妹又是一阵感激,黄鹂很快拿着笔墨纸砚回来。慕云吟写好了字,尾款落上自己的名字。  

把写好的字条递给宝莲,慕云吟望着面前的两姊妹,正色道:  

“你们想不想拿回自家的田地?想不想让祸害十里坡的那些人滚出十里坡?”  

“想,做梦都想。”  

宝珠抢在她阿姊的前面,咬着牙愤愤道。  

“怎么,吟姑娘有办法让马场那些人离开?”  

慕云吟蛾眉一扬,冷冷道:  

“他们的靠山萧祁瑾都死了,他们还在这里作威作福,太不应该。”  

宝莲一听,忙解释。  

“吟姑娘有所不知,那二皇子萧祁瑾已在塞外死亡的事,也传到了十里坡。但那以后,又另外来了些人,重新接管了马场,听,后来的这些饶靠山,仍然是皇宫里的贵人。”  

慕云吟心里一惊,萧祁瑾死后,又有另外的人来接管了萧祁瑾的马场?  

在萧祁瑾死后,能接手萧祁瑾马场的人,最有可能的,就是自己那个未来的夫君,太子萧祁奕了。  

私自圈地,暗中饲养军马,这被皇帝知道了,不知该担什么罪责?  

也可能不是他吧,皇宫里的贵人多着呢。以萧祁奕的聪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