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章 接管(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没有人欺负我,电话是小成打来的。”  

白学成把目光投向窗外,他的嗓子有些沙哑。  

窗外是肃萧的大街,也许是炎热的夏日,也许是经济的萧条,窗外的主干道上,人流稀少。  

奉天的经济,已经被北方两个兄弟城市比了下去。  

但奉天的发展机会,马上就要来了。  

奉天的人才底蕴,城市规模,人口总量,甚至发展潜力,都不是两座后起之秀可以比的。  

白学成原来打算,收购成功后,仍然让巨大高科独立原作。这样可以把一些低世代产能,向奉天转移。  

早期的液晶产线,也不知道什么原因,结果在技术,投资双密集的液晶行业里,可笑地采用了人海战术。  

这些产能,产线,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随着全彩的国际化,不知不觉间,人员用工成本在快速增长。  

在一个企业内部,就有这种问题,同工同酬。  

低利润产线的工人,向高利润产线工人看齐。国内的员工,向国外同事看齐。  

全彩的管理体制里,有很深的大锅饭烙印。  

一些老员工,会直接闯进他的办公室,反应待遇问题,公平问题。  

所以,虽然真正同工同酬做不到,但是安抚式的,各种名目补贴,不知不觉间就多了起来,一些低世代产线,已经在亏本运营了。  

巨大高科这两年挣扎求存,工资,待遇比全彩差得不是一星半点。这是他们能靠着小屏产品活到今天的秘诀。  

保留巨大高科作为独立实体,把低世代产线,产能向奉天转移,以此降低运行成本,维持整体利润率,就是一个可行方案。  

随着冰城经济规模的持续扩大,它已经有能力带动千里之外的奉天了。  

可是现在,这些都不干他的事情了。  

“小成的电话?他要把你调到哪里去?他不是不管事情了吗?”  

丁尉亭的声音,回复了正常。  

成永兴在全彩没有任何股份,间接持股也没有了。就连几家相关基金,也基本清了仓。  

“他希望我去林晶圆。林晶圆的两条新产线已经建成,但良率一直上不来。叶静几个年轻人搞不定,他希望我过去把摊子撑起来。”  

昨天的电话,打了差不多一个小时。908那条以进口设备为主的产线,进展还可以,但是春城的国产线,建成超过半年了,一直无法正式生产。  

这条线不能顺利投产,对后续在建的几条线,也产生了巨大压力。  

它们还要继续建吗?  

这几条线,用的都不是林晶圆的自有资金,其他出资方,几地政府,银行,全在跳脚。  

几十亿的投资,投下去了,如果最后烂尾,一批人要掉脑袋。  

“林晶圆啊,那还差不多。”林晶圆,虽然还没有看到效益,但在大家心目中,地位不比全彩差。“不过那边是个烂摊子啊。”  

林晶圆算是工大系的一个热门话题,很多消息,也就传到了奉天。  

林晶圆的管理团队,是由多方力量结合在一起的,有无锡帮,有电工部,林大帮,工大帮,光机所及身后的中科院人马,再加上一堆童子军成员掌舵,简直是大杂烩。  

这种结构,遇到成绩,自然皆大欢喜。一旦遇到困难,相互推诿,互相指责,埋怨,相互瞧不起,就是家常便饭了。  

事态在908线顺产之后,变得更加严重了。  

“是啊,我也是权衡了很久,最后还是决定去了。全彩以后就交给你了。”  

“这…”  

“小丁,事情就这么定了吧。大家都没有什么时间。白学成准备明天就回去了。那边小成催得很急,没有功夫墨迹了。”  

刘部长盖棺定论。  

“那好吧。我去安排一下。”  

“总算可以回家了!”  

张燕在旁边小小的欢呼了一下。  

她的孩子刚刚出生,虽然不需要喂母乳,但每天都让她牵肠挂肚。要不是这次的收购案都是熟人,不来不好看,她才不会出来。  

她的小日子,舒服着呢。  

等丁经理退出去以后,刘总提醒了一句:  

“你这次的任务很重啊,这个才是才是重中之重!”  

他举起手指,摆出一个剪刀手的姿势。  

“知道,如果不是因为它,我还不过去呢。这个项目做下来,我也该青史留名了吧!”  

白学成手里的香烟都烧到手指了,但他好像一点感觉都没有。  

青史留名,就是电话里劝他的用词。  

钱已经吸引不了他。只有如此巨大的诱惑,可以使他离开一手带大的企业。  

“大胆干吧,有小成在那边,你有啥可担心的!”  

张燕在旁边打气。  

成永兴的一些事情,谁都不说,但心里都有数。  

工大南区,行政楼。  

一大坨西装革履的中年人,一起往外走。  

“羊校长,别送了!”  

白学成拦住了身后几人。  

“你们出征林省,我总要表达一下态度吧!”几位校长,仍然坚持要送。  

白学成不再说什么,抬头,挺胸,带头向外走去。  

这个时刻,也许就是他的尖峰时刻了。  

无数的压力,重担,期望,都在他一个人身上。  

以前在后勤部的时候,他仅仅是一名不起眼的处长,在不受重视的部门工作,但经过几年的历练,他已经赢得了地位和尊严。  

白学成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