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 不平衡(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全彩上市的日期已经敲定在6月13日。集团上下都充满了紧张与兴奋的情绪。  

即使是在春城,全彩的上市也是万众瞩目。  

尽管大多数人员没有股份,但也在期待着。只要全彩上市,那么林晶圆能调用的资金量将会再上一个台阶。  

借着全彩上市的春风,林液晶的第二轮融资,也启动了。内部职工股开始发行,成永兴手里的部分股份也被放出来,供员工们低价购买。  

大多数人,对这次的股票配售,都是满意的,股票只要到手,立刻就能套现。  

林液晶股票的黑市价格也被全彩上市的新闻带动,终于突破了徘徊达一年之久的10元大关。  

但不是所有人都满意。  

作为总部人员,卢玲得到了2500股的配额,但她想换成价值更高,马上上市的全彩股票。好在成永兴搬到四楼去了,听不到她的抱怨。  

除了卢玲,比较失意的人,就是后勤部门员工。他们的隶属关系,属于光电保安或者是光电物贸。  

后勤部门经过几次调整,最后终于形成了两家企业集团。一家是光电物贸,负责食堂超市等后勤业务。  

物贸成立后,立刻就开始了扩张。他们的第一把火就是,在所有光电系统的住宅小区建超市。地面上没有空间,那就建地下。  

光电职工,都是高净值人群,这几个社区超市一成立,立刻大火。  

物贸公司是轻资产运行。除了人,就没有什么财产了。  

在这个年代,开超市不要太简单。  

货是厂家的,地方是租的,更不要提,场地是母公司提供的,连押金都不需要。尤其地下停车场改建的超市,连装修都是物业负责,更不要提小区超市的排他性。  

所以,物贸公司就像吹气球般膨胀了起来。  

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已经不满足于社区超市了,想建几个巨型旗舰超市,打出品牌。  

这个演变,出乎了光电一干管理者的预料。  

成永兴与张燕做过推演,认为连锁餐饮应该是物贸的头牌,毕竟物贸的核心资产是各食堂,结果超市闯了出来。  

物贸公司分拆的时候,是以甩包袱的想法,在股权上没有太过严格的定义。  

物贸管理层的绩效考核标准极低,只要公司不亏损,就有股权的奖励。随着时间的流逝,物贸公司员工可以逐渐拿到公司的主导权。  

结果就是这个政策,激活了物贸的活力。  

成永兴都不记得物贸公司总经理,肖文彬,是从哪里冒出来的,还特意让张燕把他的简历传真了过来。  

肖文彬果然不是工大出身,他出身商业系统,在秋林担任过副总,快退休了被送到光电养老。现在看来,这个肖大叔,显然不甘于寂寞啊。  

政策既然定了,就不能修改,但是光电想拿回主导权的问题不大,无它,资本而已。  

物贸公司想要扩张,以他们现在的轻资本模式,很容易被新资金掌控。光电不准备掌控,但是坐船还是可以做到的。  

光电保安和光电物流两家合并在光电保安的旗下。  

与物贸的轻资产运行不同,保安都是些重资产。运输车辆的价格可是不低,哪怕为了做账的考虑,保安公司也拿不到物贸的政策。  

也许是这个原因,保安公司没有什么大动作,还在慢慢整合四个中心城市的物流仓储体系。  

一辆红色的捷达车,由南向北行驶在人民大街上。  

但令人震惊的是,开车的是成永兴,而副驾驶座上的年轻面孔,根本就没有人认识。  

如果这个情况被记者捕捉到,立刻就有成头条新闻的可能。  

能让成永兴当司机的人,估计地球上也没有几个了吧。  

但实际情况是,副驾驶座位上的王晨,才是真正的司机。  

为了上市,全彩管理层大部去了美国,成永兴只好回冰城坐镇。需要司机把车从火车站开回公司。  

王晨是刚调到社区小车队的,但很会来事。才一周时间就跟成永兴父母,还有办公室的几个人混熟了。  

每天王晨接送奚风华夫妇上下班,很容易就得到了两位老人的认可。另外他也主动为三楼的的同事们提供用车服务和驾驶教学,收获了一致好评。  

领导有两个弱点,一个是秘书,一个是司机,做事情很难避过他们。好在成永兴自己开车,基本上跟司机不打交道。  

“怎么样,到春城还习惯吗?”  

遇到了红灯,等待期间,成永兴没话找话。  

“挺好的,两个城市差不多,这边条件也不错。李大姐借给我一套房子,挺满足的。”  

“这次分房子没有保安公司的份,你们意见很大吧!”  

绿灯亮了,成永兴换挡,车又开了起来。  

保安公司只有高管有资格在总部分房子。这点底下的人有意见,成永兴也知道。当初把他们分出去,就是为了省下这些隐形的福利。  

“分房子还好,保安公司的分房计划也公布了,虽然没有总部面积这么大,但总好过没有。  

同事们意见最大的是股票,很多人从建厂就在这里了,结果什么也没有。但是领导有,大家得心态有些不平衡。”  

成永兴转脸看了一眼新司机。  

“不平衡”三个字,很少人会用到,大多数人会讲不公平。用词的区别,代表着思维方式和素养。  

这个王晨,在他接触到的几个人里,待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