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上涨(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全彩在93年上半年的lcd产能扩张的大订单,不论对半导体设备行业,还是对于冰城经济,都无疑是一支巨大的强心针。  

跟流水线方案类似,随着产品尺寸的放大,产线的投资也是翻倍再翻倍的关系。  

三代线产品的利润是惊人的,但它的造价也达到了惊人的8亿人民币!它就是跟一条正式的一代线相比,也都不便宜了。  

光电系在92年,全年在半导体行业里投入了一个908工程的资金。到了93年,仅仅是上半年,就投入了接近908工程两倍的资金。  

在一浪又一浪lcd设备订单的滋养下,相关半导体设备厂商,早就是鸟枪换炮了。  

如果不是有光电系晶圆项目的牵制,很多设备厂家都准备干脆转型,只做lcd设备算了。  

与此同时,在冰城的四面八方,六间大型厂房,开始了施工建设(从3代线起,它就独享一个厂房了。)。  

而且不仅仅是全彩在扩张,《多彩科技》和《光电设备》也在扩张。  

led产业终于走出了景气循环的低谷,重新走到了上升期。新的led产线,igbt晶圆产线,纷纷落地。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展,光电系的各路厂房,开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过程。但它也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全彩科技》融资案的进行,曾经不怎么被认可的职工股,彻底变成了有价证券。  

全彩lcd融资案开始的时候,还有一笔很大的内部职工股,没有分配下去:工大教职工名下的一千万股。  

由于习惯于福利社会,对于花钱买股票的事情,教师们一直有所犹豫。  

买股票的钱也不是小钱。由于这部分股票享受不到光电的公司补贴,买一万股就需要五千元现金。在这个时代,不论是对谁,都是一笔巨大的数字。  

随着时间的流逝,全彩从一家分成了两家(林液晶独立)。紧接着就是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融资,股票的价值开始了飞涨的过程。  

在这个时候,所有人都意识到了内部股的价值,只要交5毛钱,直接到黑市上就可以套现几倍的价值回来!都不用等股票上市!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股份的分配方案,被所有人重视了起来,并牵动着全校教职工上上下下的心。  

工龄怎么算,校龄算不算?退休员工算不算,停薪留职的员工算不算,刚刚调走的员工算不算,例如调任全彩的员工算不算,等等,等等。  

股份分配公式比分房还复杂,工龄,职称,技术贡献,特殊加分等一堆参数,充分体现了数学系的实力。  

等分到人头的时候,股票的黑市价格已经攀升到了15元。总价值接近1.5亿的股份,被三千多名在职,退休教职工分配。  

人均5多万的福利在人均工资只有一两百元的时代,引起了巨大反响。在这个时代,5万元,足够买城区的住宅两套!  

这是人均两套房级别的福利!  

光电系在学校里的受欢迎程度再创新高。  

成永兴这几年的吹牛,已经进化成了传说。现在他无论再吹什么样的牛皮,都会有一批支持者了。  

在家的,所有参与谈判的光电系统公司领导层,事后一计算,都是目瞪口呆。张燕的20万股,价值达到300万元!  

这个数字在93年的春天,异常的刺眼。  

这是资本的一次狂欢,工大系的各路人马,纸面价值都得到增长。  

学校所持的1.5亿股,黑市价值达到了22.5亿!两个相关院系,各自的股份价值,也达到了3.75亿之巨。  

工大富可敌国,还谈不上,但仅仅是两个持股院系的经济实力,就已经超出一般的重点本科大学了。要知道,此时一所普通大学,一年的经费只有几百万而已。  

这使得大家都屏住呼吸,等待全彩科技上市的那一天。  

光电系的一切动作,在资本的帮助下,畅通无阻。  

这次融资之后,一个好的后果是,lcd公司的利润立刻有了一个跳涨。  

全彩科技的很大一块成本来自财务费用。lcd公司的贷款利息,债券利息等财务费用,这个成本甚至接近于生产成本中的物料成本了。(此时的存款,贷款利率都是相当的高。)  

前段时间公司甚至发行了不少高息债券进行临时周转,就差去借高利贷了。各种方法都用尽了,才保证了企业的非常规发展。  

这次融资成功,这部分的费用立刻有了大幅度的下降。  

这次融资还有另外一个副作用,那就是全彩居然摇身一变,成了合资企业。一系列新的优惠政策,在讨论当中了。  

融资成功后,公司对原始股修改了部分规则。  

非核心人员,可以自由进行股票更名,核心成员则是仍然不允许。  

核心或者非核心,就是以股票数量为界限。lcd公司内部员工,持股超过一万,为核心人员,非lcd公司员工,持股超过2万为核心员工。  

于是冰城市面上一下子多了不少新的股票,流通的股票翻倍都不止。但是诡异的是,随着这批股票的进场,全彩的股票价格不降反升,从15元慢慢升到了17元。  

最近光电系里出现了不少分析人士,他们每天闲得没事,就整天给大家分析股票行情走势,而且他们的影响力还不小,毕竟这关系到职工们自己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