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求援(2)(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TFTLCD的市场会有多大?跟你的LED市场相比如何?”  

答辩正式进入第二个阶段。  

“它的市场,会是LED的10倍!”  

“记得你讲过,LED的市场规模是千亿美元。这个LCD的市场,难道是万亿?”  

一屋子的人对这个数字,都持怀疑态度。万亿,还是美元?  

此时全国的GDP总量才有多少?全世界的GDP总量才多少?  

现在的吹牛,难道都不收吹牛税了吗?  

“这两个市场有点差异。LCD的市场规模,前期比LED大得多,但LED的后劲比较足。但总的来说,LCD市场还是要比LED大很多。  

三十年后,LCD市场,也许万亿达不到,几千亿美元,绝对没有问题。”  

这里还有个统计口径的问题。LED的市场规模,是包括了LED应用的。LED大屏,就被算做了LED的总市场规模里。  

如果把笔记本电脑,手机也算作LCD的应用,万亿美元也没有问题。  

“好吧,反正是未来的数字,你愿意说多少都可以。但这个项目如果成了,它会给你们公司,新增多少销售额和利润?”  

林书强已经放弃了争辩。讨论几十年后的市场预期,没有人会是这位年轻人的对手。  

还是年轻人敢吹啊!  

张口千亿美元,闭口万亿美元!  

“如果一切正常的话,我们希望用五年的时间,做到年销售额150个亿,利润60个亿的水平。”  

工大的师生还没有经历过PPT大潮的洗礼。  

这几个数字一出来,听众的表情已经不是震惊可以形容的。  

几十年后的市场数字,大家也就是听个热闹。五年内的数字,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了。  

这个数字已经逼近了冰城的GDP总量。现在全国的高等教育经费,可能都没有100亿。  

它已经远远超出了正常人的思维范围,天方夜谭也许是合适的形容词。  

但这个数字实际上是有根据的。  

它是以夏普LCD,在90年代的营业数据为基础推算出来的。夏普的年营业额,在98年就是15.7亿美元。而夏普仅仅是日本的九家LCD厂家之一而已。  

这也从侧面上,说明了这些日本电子巨头的真正实力。富可敌国,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形容词。  

“好吧。我没有问题了。”  

林书强被天文数字说得没有了脾气。无法理解的东西,不需要理解了。  

“听说你需要支援?你们现在需要什么样的帮助?”  

这是大校长在问了,见面会,终于轮到了重头戏。  

“第一个,缺钱!”  

回答快得很。光电和LED公司,已经走上了贷款扩张的道路。钱嘛,总是多多益善。  

“你们还缺钱?你们每个月的利润上百万了吧!”  

林校长再次发出了疑问。LED大屏的火爆,差不多尽人皆知。由于产能的限制,订单已经排到了半年后。  

“这个月的净利润,差不多有接近400万。但是我们花的更多啊!”  

两个新厂房在建设中。这种半导体级别的厂房,实际就是在烧钱。尤其是厂房建设,是以LCD为最终目标的时候。  

虽然厂房的建设是以LED公司名目兴建,但是到了最后,LED公司是否有机会用到,都不一定。  

而且,随着三角债的日渐严重,继续骗贷款,也不容易了。  

“你们还需要多少,学校看看怎么想想办法。”  

羊校长觉得,如果数字不大的话,可以帮一把。毕竟光电的发展势头很好。这就跟银行贷款一样,企业的资质越好,越容易拿到贷款。  

“一亿美元,有吗?”  

又是一个天文数字,立刻就被报了上来。  

“下一个困难是什么?”  

无能为力的东西,不用谈了。  

“这个LCD项目,跟以往的任何项目的都不同,跟LED也不同,我们需要全面的支援。”  

“说说看!”  

LCD项目,其实跟晶圆项目非常接近,不论是投资额,产业链的长度,都可以一对一较量。  

一代线的建设成本,大概在一亿到两亿美元之间。而在国际上,建一条最先进的8英寸晶圆线,1.5亿美元的样子就可拿下来。  

在后世,当12寸晶圆厂的建设成本,上升到了30亿美元级别的时候,液晶产线的建设成本,也升到了四十亿美元级别!  

LCD项目如果想成功,必须在四个方面,全面前进。  

第一个,LCD的核心工艺技术的研发。这个工作,成永兴带着LCD核心小组,借助后世的信息,目前还可以勉力维持。  

第二个,LCD相关设备的开发工作。当前处于第一代TFTLCD的建设周期中,全世界的厂家与设备厂家,其实都是在摸索中前进。  

一些关键设备,例如PECVD,光刻机等,是由几家光电相关的设备公司,各自在分头进行。  

其他的就需要外协。  

第三个,LCD生产线建设。  

当前这个工作是王青山在带着人进行。  

这个机构需要更大的力量补充进去。LCD项目,跟LED完全不同。  

生产线的建设包括了土建施工,设备进场,工艺流程设计等工作。没有4,50个人的团队,这个指挥部是玩不转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