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建设(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大会结束时,几个LED大屏相关的科研小组,LED小组以及电子系的三个课题小组,也就是美女军团,在大屏前进行了合影。  

这张合影照片之后被多次引用。这张照片的拍摄日期也被形容为光电体系的发展元年。  

随着大会来宾的陆续离开,LED大屏的信息也在世界范围里,慢慢传播了开来。  

彩色LED大屏,尽管有着诸多缺点,例如亮度,反应速度等。但作为这个时代的第一个户外广告彩色大屏,还是立刻迎来了全球范围的关注。一大批意向性订单,发向了冰城。  

出乎成永兴意料的是,这种大屏的用户,除了广告用户以外,还多了不少组织机构。不少财大气粗的组织或者企业,准备把大屏买回去,作为一个高科技的圣杯,安装在建筑物外墙,或者大门口,提升本组织的逼格使用。  

但可惜的是,LED大屏,远远没有到可以量产和投向市场的程度。  

第一个遇到的问题,就是LED灯珠及相关电路板的质量问题。  

第二个则是成本问题。  

LED和相关驱动电路板,都不是什么太高科技的东西,但问题是它的数量太大。百万级别的数量,导致质量控制,成本控制,都成为了一个巨大的问题。  

在一个产品量产的初期,产品的质量提高是最快,成本也是下降最快的。  

这在LED的生产过程里,体现得很明显了。随着10微米级别光刻机的启用,LED的成本在快速下降的同时,亮度和寿命,反而在不断的提高。  

同样道理,也出现在LED大屏外围控制电路板上面。  

随着电子系不断的投入资源,相关电路的设计优化工作也在进行。产品质量方面很快就会有一个大的改观。相关电路板的生产,已经从手工制造阶段走向自动化批量生产。  

更为可喜的是,微电子专业也介入了这个优化的过程。在他们的努力下,两个型号的LED专用驱动IC已经完成了概念设计,在实验室进行小规模的流片。  

这几个IC的设计,即使是从后世的眼光看,也是可圈可点。  

后世并没有大屏LED专用IC,很多厂家使用的,都是通用型IC。  

尽管这些通用IC比较适合大屏使用,但毕竟和专用IC还是有所区别,至少外围电路的复杂程度是不同的。  

这几种专用芯片的量产,对整个大屏的成本降低,也会有巨大的作用。  

大屏的出厂价,最终被定在了30万美元,而各种相关成本,经过仔细核算,希望最后可以控制在10万美元以内。  

在此目标之下,每卖出一套大屏,就能有20万美元的毛利润。在这个时代,这是一个无比巨大的数字。  

所以,这段时间,除了大屏公司在紧张工作,电子系的几个研究小组和新成立的公司,也在拼命的往前赶。  

时间就是金钱。  

随着一些关键人员的加盟。例如王志武的加盟,车间生产管理方面的事情,慢慢走上了正轨。  

大工业化生产,在冰城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半导体行业,虽然披上了一层高科技外衣,但万变不离其宗。  

这些日常制度上的改变,也在点点滴滴的,帮助公司走上正轨。  

但LED大屏仍然需要一套完整的管理班子,因为随着量产日期的日益逼近,马上就会面临销售,客服,安装等业务需求。  

执行层的人员相对比较容易处理。  

伴随着公司名气的增长,光电科研的扩张方式,有了更多的选择。  

最近区政府就开始成建制的输送一些人员进来。区府下面有不少街道企业经营出了问题,这些员工就面临转岗和下岗的问题。  

这个事情被张燕知道了,双方一拍即合,工人层面的问题被这样解决了。  

但管理层的问题,无法通过这个方法解决。毕竟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不是朝夕之间可以建立起来的。  

另外这些街道企业的干部素质,也根本不可能被光电看得上。  

大会上的演讲慢慢开始发酵。省,市都在重新审视这一个难得的机会。  

LED产业,冰城已经有了先发优势。成建制的LED企业,就已经有了两家,再加上初具规模的上游材料供应商,一个LED的产业基地在慢慢成型。  

所以,LED这个话题就越炒越热。  

在主流的严肃报纸上还看不到什么,一些晚报,盯着那个千亿美元的数字,大做文章。好像一夜之间,大家都成了半导体行业的市场专家。  

在这种情况下,一系列的扶持政策相继出炉。成永兴曾经苦求而不得的贷款额度,突然就摆在了大家面前。  

有了资金以后,光电科研立刻开始了第二轮的工厂建设高潮,在第一个厂房地基刚刚打完的时候,第二间厂房就开始了紧锣密鼓的施工。  

成永兴白天跑外,晚上泡实验室,对这些细节工作不耐烦,这些行政工作就全压到了张燕和钱得志头上。  

第二次的人力资源请求,就这样发回了工大。  

千金市马骨的效果是明显的。  

这次的请求,立刻就在后勤部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后勤部,部长办公室。  

“小钱啊!你看看,这几位同事的资料怎么样?”  

刘兴安部长和颜悦色,向眼前这位年轻人,征求着意见。  

这次见面,也算是钱得志调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