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1章 卡莲(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行人来到了一处到处火海,船只残骸的海面上。  

“这里是什么地方?”突如其来的场景变化,把对面的一行人吓了一大跳,被郑成功叫做苏明的人,刚想开口说些什么,一条粗大的锁链就把其身体束缚起来,拉向了半空中。  

与此同时,更多的锁链直接贯穿了对面的战船,士兵,下一刻,对面的十艘战船立即陷入火海之中,炽热的火焰中,只有凄厉的惨叫做在不断的回荡。  

“郑大人,饶命,饶命,这不管我的事情,都是黄梧让我做的,郑大人,我投降。”看着自己的手下瞬间全灭,苏明直接吓得裤子里面不停的滴出水迹,口中更是不断的大声求饶,不过很可惜郑成功完全没有理会他的意思。  

周瑜那边手一挥,火焰立即顺着锁链向着其慢慢延伸而去,作为三国时期东吴的大都督,周瑜自然不是什么心慈手软之人,更何况这位还是背叛者。  

“啊。”在火焰蔓延到全身之后,苏明不停的剧烈挣扎着,直到其动作慢慢停了下来,周瑜这才收起锁链,让其尸体坠入海面中。  

“郑将军,后会有期。”在周瑜收回宝具之后,沈飞立即和郑成功和周瑜告辞,他之所以跟过来,主要就是郑成功这边发现了追兵,于是就直接迎了上来。  

换成是之前,郑成功听到追兵,绝对是立即掉头就走,按照正常的情况,此时的郑成功是没有实力对付追兵的,不过谁让他现在多了一个从者呢,以赤壁战争为传说的宝具,又是在海面上碰到,这根本就是千里送人头啊。  

当然郑成功也不会认为多了一个从者周瑜就可以随时反攻,周瑜的两个宝具,是非常适合战场,但问题是魔力消耗也大啊,根本没有办法进行持久战,所以他现在的想法是先找一个据点,稳定下来,然后征兵发展,之后才是反攻。  

想法不错,但问题这最少需要十年左右,而且你在发展,敌人也在发展,严格说起来,郑成功,或者说郑家一开始局势是不错的,就算是其父亲郑芝龙投降之后,局势也并没有糜烂到底。  

让郑成功落得远逃海外的真正原因是手下得力干将的背叛,自古以来坚固的堡垒都是内部攻破的,这个人就是之前那个苏明听到的黄梧。  

从郑成功的船上飞走之后的沈飞,在来到高空中之后,立即一个飞雷神之术,瞬间来到了影分身准备好的秘密据点,之所以没有在郑成功的船上直接转移过来,是为了展露一下力量。  

与飞行相比,毫无疑问是空间移动能力更加的强大,但问题这种强大,一般人是看不懂的,没有飞行看起来那么的直观,展露力量和隐藏空间能力,是为了避免将来可能发生的麻烦。  

郑成功对于明朝可是十分的忠心的,现在他们关系不错,但是一旦他取得天下之后就不一样了,就算到时候郑成功可能没有什么想法,但是他的后代呢,他最后是怎么死的,他可是知道的,虽然那是泛人类史那边的,这边是剪切世界,有着很大的不同。  

比如说由井正雪变成了人造人,但是有些事情还是可以参考一二的。  

“这边看起来还挺热闹啊。”  

影分身寻找的据点是一个有着港口的城镇,这里十分的热闹,和霓虹江户那边有些类似,虽然这边是闭关锁国,但是禁不住外国人过来啊,再说这里可是有着非常大的利益的,如此大的利益之下,怎么可能锁得住。  

尤其是这边和霓虹那边的贸易,虽然两边都锁国,但是两人的贸易,走私从来没有缺少过,同样两边是锁国情况也类似,当然这边要加上一条,锁国是为了隔绝这边的人民和郑成功的联系,以免郑成功壮大,当然这是主要原因,次要原因则是一大堆,不过总结来说,锁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  

“恶心的发型,三天之后动手。”  

沈飞只是大概逛了一会就直接回去了,这边虽然也算热闹,但是和现代完全没有办法比,只是那个发型,就让沈飞看的十分不舒服,自然没有兴趣再继续逛下去了,因为影分身这边已经提前行动的关系,他在这边已经拥有部分手下了。  

以羽渡尘,镜花水月控制的手下,想要从零发展太浪费时间了,至于控制的手下,自然主要是水师的军人为主了,这边的水师部队,主要是以投降的郑家为主,其中有主动投降的,也有因为上面的人投降,不得不投降的底层士兵,其中那个黄梧,就是水师的统领,甚至还被封为公了。  

这位虽然人品不行,但是能力还是有的,郑成功在其手下可是吃了大亏的,后面他更是献计,迁界禁海之策,这对郑成功那边造成了巨大的打击,同时也害死了沿海数十万的百姓,不过这一次他是没有这个机会了。  

不得不说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十分的可怜,同样是投降,,但是在投降之后,他的地位还不如其之前的手下,并且本人一直被软禁在京城,最后更是被处死。  

“杀。”  

三天之后,在水师按照惯例集结的时候,沈飞这边发动了袭击,措不及防之下,青兵损失惨重,当然这个青兵是指旗军,这边的军队泾渭分明,这对于沈飞来说,可是一件好事,不怕误伤了。  

在数十名全身黑甲,手持冲锋枪的身影的攻击下,千余名旗军,无一生还,这边不像大唐那边,他不好拿出太先进的武器,让他们自行发展,这边一开始他就准备科技碾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