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白白折腾(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唃斯罗自算计了新军之后,原本还有些沾沾自喜,却没想过,最后竟然是这样的结果。  

四万人马被西夏军的六万人两面夹击,唃斯罗的青塘军根本就没有多少还手之力。  

不一时两刻,青塘军便被冲的散乱崩溃。  

唃斯罗在亲兵护卫之下,最终虽然冲杀出去,但是手中的人马也不过只剩了万余人。  

足足三万青塘大军,在西夏这场阻击战中被打的伤亡逃散。  

“赞普不必灰心,宣化城中我们还有一万人马。只要到了宣化城,李元昊也无法轻易破城。”李道一看到唃斯罗神情沮丧,便在马上出声安慰道。  

“宣化城也不能守。”唃斯罗终于看清了自己的实力,他摇头道:“我军若守宣化城,便是在替宋国新军在阻挡李元昊。与其消耗自身,不如领兵回青塘防守,以免李元昊派人去攻打我们的西宁城。至于宣化城,派人给肃州的新军送个信,交给他们便是。待我们恢复一些实力之后,再由仁多泉城出兵断了李元昊后路,报这一箭之仇!”  

李道一听到唃斯罗的话,不由连连点头道:“赞普看得比我长远,宣化城确实不能守了。那李元昊十余万大军,气势汹汹,显然是打算一举收复失地。我们可不能替新军挡了灾,这宣化城让他们也就是了。”  

用了两天的时间,唃斯罗带着残兵回到宣化城。  

他并没停留,当日便派人给后方肃州城的杨文广送了信,次日便全军退回青塘,只留下一座空的宣化城。  

就连宣化城中的百姓们,都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宣化城好似被嫌弃了一般。  

杨文广收到唃斯罗的信件之时,已经是两日之后。  

他看完之后,便将这信递给了狄青。  

“唃斯罗真的打的好算盘,不过也是吃了大亏,看清了形势。”狄青不由摇了摇头道。  

“唃斯罗能有今天,其实也没什么意外。”杨文广却是微微皱眉道:“我担心的是李元昊,他那十余万大军,会如何行动。宣化城这个时候,怕是已经被西夏军夺回。接下来李元昊的目标,就一定是我们肃州这里。”  

狄青笑道:“李元昊这次挥西来,也是有些勉强,想来我大宋西军还没有正式发兵西夏,才能使其有此时机。因此,李元昊虽然看似来势汹汹,但实际上却不敢在河西多留。甚至就是其兵力,也不能多留些。”  

杨文广看向狄青,不由笑道:“看来你有办法了,不如讲出来听听。”  

“其实办法也很简单。”狄青坏笑道:“李元昊此来,不过是想速战速决,以解背后之患。但是我们若偏不如其意,不与其交战呢?李元昊大军若来,肃州城让给西夏军便是。若是李元昊不肯罢休,那就连玉门关也让给他。如果李元昊依旧咬着不放,那就将瓜州也让出来。哪怕最后沙州也让给他,他也一样会气的要死。”  

杨文广听到狄青的话,不由哈哈大笑,抬手指着狄青道:“曹傅那家伙要论起来,他这小子也不如你坏。明知道李元昊不能在河西之地久待,你还要一步步的将他往西引。李元昊若是真被引到了沙州,只怕我大宋的西军打下了兴庆府他也赶不回去。弄到最后,能将李元昊给活活气死。”  

“其实这也是无奈之举。”狄青摇头道:“我等身为大宋武官,岂能不愿建功杀敌。只是李元昊此次带领十余万大军,已经不是我们可以力敌。虽然还有一些新式火器,但是若用在此时便是浪费。一个不好,反而让唃斯罗又看到便宜。”  

“说的是啊,新火器虽好,但是我们还没有打通河西走廊。用光了新式火器,便无法补充,将来便只有血战了。”杨文广不由感叹道。  

狄青也点点头道:“血战我们新军倒也不怕,只不过没有必要。留着新式火器在攻城之时再用,才能起到更大的作用。”  

“对付李元昊之事,便依你的计策而行,我这便给曹傅写封信,让他在黑水城注意一些,莫要被李元昊派人偷袭了。”杨文广笑道。  

西夏的军队此时还没占领宣化城,但是一日之后,西夏大军的前锋便到达并占领了宣化城。  

当李元昊来到宣化城时,已是两日之后。  

他专门带着人,去宣化城的西门查看新式火器所留的痕迹。  

李元昊是个非常注重军事技术的人,军中的铁鹞子、步跋子、泼喜军这些军种的建立,都是李元昊的主意。如今听说宋军之中出现了新式火器,他自然要带人来看看。  

宣化城的西门左近的城墙之上,虽然经过了修补,但是依旧留下许多被火炮炮弹击中后的弹坑。  

李元昊看到弹坑周围的城砖,有着呈蛛网般密布的裂纹,不由得眉头紧皱。  

能在城墙上留下这样的痕迹,李元昊觉得有些棘手,但是并不是多难。因为他知道大型的投石车,留的痕迹可能比这些弹坑还要剧烈。  

野利仁荣与张元两人,分别站立在李元昊的左右,也盯着城墙上的弹坑看。  

“大王,宋军的新式火器相当的厉害。听说那新式火器,可是比投石机要轻便不少。”张元对于大宋的新式火器也有所耳闻。  

“我觉得,若要防备宋军的这新式火器,须使其不得靠近城池方可。但是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还是要将这支宋国新军覆灭才是。”野利仁荣皱眉道:“如今我们既然率领大军到来,不如就一股作气横扫河西,将瓜沙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