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冬日战歌(十六)(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玩家,否则只要被玩家知道了,那很快就会一传十十传百,变成世人皆知的秘密。  

在决定不对北伐联盟使用震撼大地之后,宁远便开始全力开动他那与别人不太一样的大脑。  

随着各种奇思妙想在他脑海中一一闪过,很快宁远便想到了一个十分大胆,然而一旦成功却能够一锤定音的好主意。  

在想到了对付北伐联军主力的办法之后,宁远便在河南地区下起大雪时发动了这次的攻击攻势。  

为了给北伐联盟留下足够的时间来调兵遣将,宁远故意选择了一种压迫力感十足但却有很大漏洞的推进战术。  

他的真实目的就是让北伐联盟的那些人以为他是想要围点打援。  

由于郑州城那里有北伐联盟的牛头人重步兵军团,郑州、许昌、开封等地囤积了北伐联盟这么多年以来的大部分积累。  

所以宁远推断哪怕是叶子青等人猜到了他是想要围点打援,他们也会毅然决然的派兵来救援的。  

因为这是他们最后的机会。  

如果他们不抓住这次机会,致使被困在郑州城的牛头人全军覆没的话,那么他们以后恐怕就很难跟神鹰军进行正面的抗衡了。  

所以哪怕他们还有一点血性,那么就必然会派兵来救。  

宁远对北伐联盟的判断十分的准确,最终北伐联盟不仅出动了李玉风和赵光复麾下的四支精锐军团,还让李玉风亲自统兵。  

同时李玉风对于宁远的判断也相当的准确。  

宁远还是那个喜欢兵行险着的宁远。  

只不过李玉风没有想到宁远竟然会如此丧心病狂,在还没有发动冬季攻势之前就已经想好了一个十分大胆的计划。  

而且这个计划还是专门针对他想要统御的五支精锐军团组合体的。  

只能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  

“浩克,你的人准备得怎么样了?”  

在分析出敌人即将要上钩之后,宁远立刻将目光对准了身旁的一名高大北极熊人。  

“回陛下,我北极一族的一万名勇士已经将身体状态调整到了最佳,他们现在随时可以行动。”  

名为浩克的北极熊人瓮声回答道。  

“那如果我现在就让他们开始行动,他们能够坚持多少天?”  

宁远继续问道。  

“回陛下,我北极一族的这一万名勇士都是冬眠潜藏的这方面高手,他们可以实力无损的潜藏十天。  

潜藏到十五天时,一身的实力还能剩下七成,要是潜藏到二十天,那他们的一身实力就只能剩下三成了。”  

浩克详细的向宁远讲解了手下这些勇士的实力。  

“十天应该已经足够了。”  

听完浩克的介绍之后,宁远自然自语道。  

“来人啊,立刻将斥候队全部给我撒出去,我不想看到野外有任何北伐联军的斥候存在。  

告诉斥候队的人,必须要尽全力掩护北极一族的军队秘密到达江村镇那里。  

如果要是被敌人知道了北极一族的存在,那就让斥候队的人全体提头来见。”  

估算着李玉风在解救完牛头人军团之后应该很快就会率军来攻打位于江村镇那里的冰屋营地,宁远立刻给斥候队下达了死命令,以此来保障这次行动的秘密性。  

随着大量斥候队离开了营地,浩克在跟宁远告别之后也带着一万名挑选出来的北极熊战士向着江村镇行去。  

北极熊人一族除了肤色与普通的熊人族有所差别之外,他们还拥有一项普通熊人族所不具备的特殊能力。  

在寒冷的极地和西伯利亚地区,冰雪是那里最常见的自然景观。  

那里的夏季十分的短暂,大地几乎常年都被冰雪覆盖。  

想要在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存,除了需要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之外,还需要掌握各种生存的技巧。  

西伯利亚地区地广人稀,那里的动植物资源虽然十分的丰富,但想要获取到足够的食物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像北极熊人这种大胃王种族。  

为了能够填饱肚子,北极熊人一族的孩童从小就会跟着大人一起外出采集狩猎。  

虽然这个种族的每个人都十分的勤劳,但面对着强大的自然力量,他们有时候也很无能为力。  

暴风雪便是西伯利亚地区最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  

在暴风雪的天气里面,所有的生灵都会躲进安全又温暖的巢穴里面来躲避这种可怕的自然力量。  

北极熊人一族也不例外。  

在野外遭遇到暴风雪天气时,他们会提前挖出一个雪洞,然后钻进去进行躲避。  

由于不知道暴风雪会持续多久,所以北极熊人们为了降低身体的消耗,他们会让身体进入一种深度睡眠的状态来减少能量的消耗,类似于动物的冬眠。  

与动物的冬眠比起来,北极熊人的这种冬眠时间非常有限,因为他们的大脑始终是清醒的,所以他们最多也就能够维持这种状态十来天左右,最厉害的人能够在雪洞里面待上二十天。  

宁远这个大胆的计划其实很简单。  

他让贝加尔海豹在江村镇那边修建了一个大型的冰屋营地。  

整座营地看上去并没有任何的异常,但其实每座冰屋下面都有一个冰室,冰室的通风口位于冰屋外侧的墙根下,十分的隐蔽。  

这些冰室的大小正好可以通纳一名北极熊人战士躺在里面。  

宁远的计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