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五章仙道传承(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可是立下了汗马功劳。”提起陈万鸿这个名字时,绮罗的眼中亦是闪过一抹复杂。  

陈万鸿和她是同一辈,当初那位无忧真人闹出来的大动静可以说是轰动了三大圣地,特别是其还与如今的醍醐真君有过一段难解的缘分,这让陈万鸿这个名字那哪怕是过去了两千年,依旧不曾褪色。  

“所以,这位无忧真人,就是星岛一脉的主事人?”  

“是的。”  

“那他还活着哦,你之前说他寿元绵长,想来应该是还活着。”这一刻的陈知行若有所思,之前在天玄界的时候,除去少数几次在老祖宗陈天元那边听说过陈家在海外还有一支之外,他根本就没怎么打听过所谓的星岛陈家。  

“嗯,据传说,那位无忧真人也不曾登临过无忧仙墓,这么多年来,那座仙人之目依旧还在天玄界外围的虚空中飘着,出去少数几位强大的真君之外,旁人别说登岛,就连靠近都很难。”  

“既然没去,那这位陈万鸿是怎么得到的仙人传承?”陈知行好奇问。  

“做梦梦到的,仙人传梦。”绮罗继续说着,只是面上的表情越发奇怪:“更加让人奇怪的是,当年你陈家的那位祖先得到传承之时,我等三大圣地还不曾发现过那座无忧仙岛的踪迹,而这座仙岛则是在其得到传承十多年后,才被我等三大圣地发现的行踪,就好像.好像凭空冒出来的一样,不但不曾北三大圣地的星轨察觉,甚至连灵界那边都不曾发现有这般庞大的一座岛屿接近天玄”。  

看得出,她对那座自星空中飘荡而来的仙人之墓是真的很好奇,而化羽作为少数极为真正登临过那座仙墓之岛的人,对此却是三缄其口,从来没在羽化圣地中谈论过。  

这很奇怪,所以绮罗就更好奇了,嗯,女人的好奇心。  

可以说,若是问绮罗在天玄界还有什么念想的话,那么无缘驾驭那只神凰与七大洲一游是其一,无缘登临九天之上的无忧仙岛一观也是其一。  

可如今,绮罗发现二者皆遥不可的,那么跟随化羽前往星海,离开天玄这个令她伤心之地,就是她的第三个愿望了。  

“似乎听起来还不错?”说话间,陈知行向着还在忙活着的化羽走去。  

“哎?你干嘛去?我还没说完.”  

“我去找李老头问问那座无忧仙墓里面长什么样,等这次回天玄后,有时间我也去看看。”  

绮罗:“???”  

那无忧仙墓是你说想看就能看的吗?!  

什么?  

你现在已经是长生第八序,天下无你不可去之地?  

那没事了陈知行的八序长生境得来的容易,这让他对自身未来的修行进度抱有十分乐观的态度。  

听说了无忧仙墓这个地方后,他就没想过自己去不成。  

既然李二能去,他陈知行凭什么不行!  

再者说,那位无忧仙人既然在死后还能把传承留给他陈家人,说不得他去看了之后,也能得到一份传承呢?  

在他向化羽表达自己的意思后,化羽却是十分鄙视的冲陈知行爆了句粗口:“你在想屁吃!”  

陈知行:“???”  

李二:“想要接受仙道传承,最起码的一点是元阳不懈,你小子连儿子都有一个了,哪来的修行仙道的机会?!”  

“我”陈知行懵了,修仙需要元阳不懈,这是什么超古代设定,真就是反人类呗!  

“你看我做什么,虽然我没见到过那位无忧仙的传承,可我羽化圣地内对修仙的体系是有着完整的记录的,一共四本修仙功法,皆在开头就标明了修仙之人不可泄先天元阳,违着轻则心魔暴动修为尽废,重则金丹爆裂身死道消!”  

说这话时,化羽也是一脸的晦气:“你当当初在仙域混的那些老祖宗们,若不是因为这种灭绝人性的功法实在是修行不得,又为何会选择逃离仙域,什么被仙人当炮灰那都是托词,既然人家没把成仙之路彻底的断绝掉,既然还走得通,那么谁会选择造反?  

最重要的原因不还是想要修行就需要保持元阳,可若是元阳不懈,那咱们这个种族不就没了?要不了几百年,整个族群就都被人家同化了个干净,连个根都剩不下那种!”  

“我”这一次陈知行是真的惊到了。  

哪怕是前世加今生,他也是第一次听到这种震耳欲聋的言论。  

不能修仙,因为修仙会导致种族灭绝。  

可若是你仔细去想,似乎还真挺有道理。  

大家都知道修行,保持元阳,才能过上好日子,那么谁还去生孩子,去过苦日子?  

这种事情,趋利避害完全就是生命的天性。  

陈知行面上的表情就变得古怪起来。  

“所以说,我那位名为陈万鸿的祖宗,事到如今,还是童子之身?”  

“没死就还是童子身。”  

“这话怎么说?”  

“没准他不甘心,死前来了一发呢?”  

“.您老说的对,长见识,长见识了。”  

“去去去,无忧仙墓的事情你别问我,要问你去问一妙那老娘们去,她知道的比我清楚,上一个千年就是她驻守的无忧仙墓,她那只月熊也是从那座仙墓里面带出来的。”  

似乎是被陈知行问的不耐烦了,化羽开始赶人。  

陈知行见状也是苦笑解释:“前辈说笑了,您也知道,我与一妙前辈之间的关系不是很好,若是我找其去问,未必能问的出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