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五章故乡(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是啊,衰落到那种连绝颠都出不来第二个的局面下,还能走出一个陈知行,这样的紫薇陈家,就算是真的再次衰落了下去,又有谁敢小瞧。  

可作为当代家主的陈山臣知道,老祖宗并非是因为陈知行这个魔尊才选择归还紫薇帝灯,而是因为紫薇帝灯乃是主家的代表,既然那位星尊没坠了紫薇陈家的名头,那么星岛一脉就依然认可其主脉的身份,紫薇帝灯也理应依旧由紫薇山一脉执掌。  

紫薇、星岛乃是一家!  

一脉相乘,相辅相济。  

几千年来都是这么过来的,老祖宗并不想改变如今的局面。  

这在陈山臣看来也是对的。  

所以在面对下面的人想要强留紫薇帝灯与族内的意见时,陈山臣选择支持老祖宗,不会做出对另一位天元老祖毁约之事。  

眼见场中吵吵闹闹了一会儿后,终于安静了下来,陈山臣敲了敲面前的桌子,见在场众人都看向自己后,出言道:  

“紫薇星岛本就是一家,借了人家的东西就该还,老朽不希望以后再听到有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了。”  

“山陈老祖!既然是一家人,又怎么说是借.“有人不满,出声抗议。  

“嗯?”陈山臣闻言,一双虎目扫了过去。  

那人还不肯罢休,继续辩解道:“您老之前也说了,我们是一家人,这紫薇帝灯也是初祖留下来的,再怎么说,我星岛一脉也该有一份才是.如今紫薇帝灯留在紫薇山上没了作用,而我星岛如今正当其时,天恒他证道星君,需要紫薇帝灯帮助其稳定境界,这般算来,紫薇帝灯留在我星岛陈家又有何不妥?”  

这人的话,说的似乎很有道理,也得到了不少陈家人的认同。  

然而,他的话却没有得到陈山臣的认可。  

只见这位年岁超过一千七百岁的老家主忽然咳嗽了两声,随后一巴掌就照着那人的脸上扇了过去!  

啪的一声脆响。  

随后在那人愕然的目光中,陈山臣笑眯眯的看下他:  

“我是家主就由我来当家,若是你对我的话有意见,不妨等我死了,你当上家主之位再去改。”  

那人被打愣了!  

缓了两秒后,才连忙跪在地上。  

“老祖宗息怒,孙儿不敢,是孙儿说错话了。”  

一副乖巧的孙儿辈模样。  

他做出这副模样,陈山臣却没用再去理他,而是看向场中众人淡然道:  

“你们呢,谁要是有不同的意见,也可以来争取一下老朽这个位子,等到你们可以当家作主了,再去说收回紫薇帝灯的事。”  

“孙儿(侄儿)不敢,”XN!  

“不敢?”  

陈山臣见状,眼中闪过一抹失望,随即咳嗽着站起身,向着后堂缓步走去。  

直到走到拐角处,才幽幽的留下一声叹息。  

“既然都不敢,那就,散了吧。”  

拥有四百万人口的星岛陈家,已经是一处小小的王国了。  

至少在陈山臣这个看着星岛陈家一千八百年变化的老人家看来,这个过程显得有些不知不觉,甚至还有些莫名其妙。  

明明一千多年以来,一直都是紫薇山在帮扶星岛,可怎么一眨眼就变了一副模样了。  

甚至族中的子孙后代,竟开始对主脉紫薇山感到不满,甚至还反过来说星岛一脉才是主脉.  

星岛一脉什么时候就变成了主脉?  

星岛不只是紫薇山为自己一族留下的一条后路么?  

不是陈山臣跟不上时代,也并非是其认不清现实。  

陈山臣只是生存在自己的时间线上,而在他这漫长的一生当中,最初对于紫薇山的记忆是什么样的,如今就还是什么样的。  

本就是一家人,又何来两脉之说啊。  

这个道理陈山臣懂,可他却又无法让这些由星岛上出生,且这一生都没有和紫薇山扯上多少关系的晚辈们同样懂得。  

因为这对他们而言,是不公平的。  

他们并未去过紫薇山,也不曾受到过紫薇山的恩惠,在他们出生之前,紫薇山就已经变得比星岛弱,偶尔一些自紫薇山来到星岛的陈家人,也属于是来星岛‘进修’‘避难’的。  

陈山臣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成长起来的这些后辈,看不起紫薇山是正常的,反过来与他同样尊敬紫薇山,才是不正常。  

可.他陈山臣还活着啊!  

不光是他陈山臣,族中年纪最长的庆云老祖也还活着,这些小辈就不能等他们这些老人走了、死了、坠入灵界了,再跑出来做这种能够惹得他们发怒得事情么?  

哪怕是装一装也好啊就算真的不想,且打定了主意。  

那你们也做出点样子来。  

不说如那紫薇一脉的陈知行那般耀眼,就算是如那个不入族谱、令取名为‘昭圣’的孩子那般,他陈山臣也就捏着鼻子认下来,由着这些子孙后背踩着他的骨头坐上这个家主之位了。  

说实话,若是真有一天闹到那种底部,陈山臣是愿意做这个晚辈的垫脚石的,甚至是乐见其成。  

可偏偏.  

“他们不敢啊,哈哈,说什么紫薇山一脉衰落,可在我面前却连句硬气的话都不敢说,出了个天恒就真当星岛一脉崛起了么,哎,这些孩子又哪里知道,长生真君也就只是个真君罢了,换成是在东玄,长生真君亦是要苟且偷生,他们又哪里得来得这般的自傲哦.”  

周天岛中心位置的陈家禁地内,陈山臣弯着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