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引燃(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的应该是把陈知行带离索斯这个漩涡,带离整个环宇界如今唯一平静的内环林海!带离距离索斯最近的神木春城。  

“可就算我知道了又怎么样,就算现在给我重新来一次的机会,我的选择也不会有任何改变的好吧!”  

抓了一把自己的头发后,陈知行觉得自己现在一定像是个疯子。  

只不过令他烦躁的,并非是如今环宇界中那些死掉的生灵,而是索斯这个朋友如今正在干的蠢事!  

“是的,他在引动业火,业火燃尽,以身为种,他真正的目的是打算点燃整个环宇内环,是的,他早就知道用树木链接天空中神国的计划并不靠谱,他真正的目的是打算以业火点燃世界树剩余的部分,然后让这个世界浴火重生?”  

想到‘浴火重生’陈知行就想到了如今被装在小绿瓶内的三只凤凰,亦是被索斯称之为不死鸟的生灵。  

之前陈知行发现不死鸟只是幼生阶段,是刚刚浴火重生后的新生期,陈知行就不曾往这边深层的去想过!  

可链接现在的局面来看。  

这三只不死鸟,大概并非是恰好自己飞到的环宇,而是被索斯从外界交换、甚至强行抓过来的!  

“九环世界,水、沙、木,三者循环三次,形成世界的整体.之前不曾去仔细想过,可现在想来,这不就是生物组成的基础,当用业火点燃整个世界,以水做冲突,以沙代替黑土,以木充当生之灵气,混合交融之下,在有强大者代替世界死亡的命运,最终那颗名为环宇的世界树在死亡后如同凤凰一般,涅槃重生也并无不可!”  

换句话来讲,面对一妙和李二的强势掠夺,索斯为何不去反抗?  

打不过是一个方面,真正最为底层的原因,是TMD索斯这个王八蛋打算让环宇界重开!  

白纸板上好作画。  

那么,眼下的环宇界算是白纸么?  

自然不是!  

虽然环宇界破破烂烂,可其也是有着自己的运转规则,且有着索斯和祂的守望者们,又哪里算得上是神明白纸?  

可若是把环宇界真正燃尽,然后自其之上诞生处一个新的世界呢,那么这个新生的世界是否就是一张最好作画的白纸?  

“那么现在最为关键的一点来了,就算索斯愿意以生机来引动业火,从而点燃整个环宇界那么这个最初的火种从哪儿来?”  

原谅陈知行,他在环宇界也呆了不断的时间了,可他还真的不曾在环宇界,寻找到一块可以当作引燃业火的引火之物!  

没有引火之物,又该如何点燃世界?  

陈知行想知道!  

火种?  

什么是火种?  

火种就是为了保证物体能够点燃,从而留下的最初一点火苗。  

弱小的火苗,是无法点燃湿润的树木的。  

有过常识的都知道,想要点燃一块实心的木头,先以火苗点燃引燃物从而扩大火势既是最好的方式之一。  

那么问题来了,若是想以业火燃尽世界,且还需要保证世界在被燃尽后,依旧能够保留生机,那么什么东西是最好的引燃物?  

火种,索斯自己可以当。  

那么,引燃物呢?  

想在业火之中保存生机,那么这件引火物本身既需要海量的生机!  

如果没有这些生机做缓冲,那么被业火燃尽后,唯一的下场就是灰飞烟灭。  

环宇界有生机么?  

荒凉到不可思议。  

那么,环宇界有着可以点燃世界的引燃物么?  

毫无疑问,世界树本身就是最好的引燃物!  

不靠谱的是,索斯点燃环宇,其目的就是保存世界树的生机,如此自然不可能用世界树自身点燃自己,那么索斯就需要一件新的引燃物。  

可数遍整个环宇界,除去世界树之外,还有其他的引燃物么?  

且是索斯在万年前就已经和人商议完善,最终在定下后保存的最为完好,甚至其内部生机依旧如同两万年前诸神不曾伐到世界树的时期的浓度!  

青木长生界!  

这既是索斯在万年之前,就已经开始对其进行保存,且这么多年来对其多有投入,保存其内部充足的生机,所求着不过是在万年之后,由其成为一颗引燃物,并用起点燃整个环宇!  

没错,当初与索斯谈论‘凤凰涅槃说’的那个人,姓石。  

其就是石昊的血脉先祖之一!  

实打实的血亲,且还是一名石族真正的强者与智者。  

至少换成陈知行,他是真的想不出以业火焚烧世界,然后以凤凰之法让整个世界进行涅槃重生的做法!  

这简直太疯狂了,太不可思议了。  

正常人想都不会去想这种事!  

可石家的那位先祖不但想了,其还真正的推动索斯这个终末死神,真的去知行其的规划!  

什么叫牛人,这就是了。  

虽然死的早了些显得有些可惜,但其为索斯所留下的局势,却是完全按照其人的规划在进行的。  

以索斯为引,点燃青木长生界这个易燃烧的引火物,从而继续点燃整个环宇。  

按照那人的规划,整个环宇界会被业火点燃,届时,整个环宇界,就只有在外环无尽海之外的环宇界边缘地带,才有可能逃得过这一场灭世之火!  

至于眼下还留存的这些。  

应该说是在这一场环宇大逃杀里面,最终残留下来的那些,既是索斯所棋盘的,在引动业火灭世前,把这些人送入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