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点燃(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意思。  

白发换青丝。  

肉眼可见的,脸上的褶皱褪去,陈天元的人似乎也清醒了过来,外貌也定型为四十岁左右的中年。  

能从床上坐起来,甚至能跑能跳。  

老头自己对此并不意外,只是对还守在他身边的陈知行笑道:  

“这一次,老头我是真的要死了,仅剩的灵性点燃灵体,等到待会儿烧干净了,你就找个地方先把我埋了,等到来日紫薇山归来再把我移到山上,就算不辜负我们祖孙一场。”  

陈知行缓慢的点着头,像是整个人还沉浸在之前半个月那一场‘盛大的分食之宴’中,没有回过神来。  

“不出意外,待会等我断气后,某个人会来,你可以和他聊聊,不过我劝你别,咳咳,别被他身上的绝望气息给传染了。”  

“好。”  

“这个世界虽然不咋地,可你还是好的,哪怕是不喜欢这个世界,也别自暴自弃,那些事儿没意义。”  

“嗯。”  

“与其去自爱自怜自暴自弃,不如想办法着手解决,不有一句老话是这么说的么,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我懂。”  

“哈哈哈哈,懂就好,懂就好啊,可惜,这种连你这个小辈都懂的道理,某些人一把年纪了,却还是钻进牛角尖里走不出来了,哈哈哈哈”  

陈知行没再说话,只是静静的看着。  

看着在大笑声中,陈天元就这样灵体燃尽,随即嘴角挂着笑容的向后倒下。  

沉默。  

过了片刻,待到某个这个月几乎是跟在老头身后一路伴随在左右的人,终于自暗中走出后,陈知行一边低头替老头儿整理遗容,一边出声道:  

“不是说灵体被点燃后,还能活上一个下午么,怎么老头他这么几句话的功夫就烧没了。”  

“能烧一下午的是长生,天元前辈不曾踏足,灵体也早已被掏空,既像是被火点燃的丝绢,火一过就燃光了。”  

“是这样啊。”  

陈知行点了点头,表示了解。  

随即看都不看身后这位据说来头很大,大到甚至能让大罗道地退步的仙尊,只是轻柔的把老头的遗体盛放进早已准备好的棺木当中。  

也没和这位化羽真君打招呼,既带着棺木消失在这件小院。  

化羽真君见状眉头稍皱。  

陈天元对这个孙子说过的交代,他自然是全都听到了的,甚至陈天元所说的一些话,本就是专门对他这个‘欠债者’说的。  

按道理来讲,陈天元死后,他又露了面,那么这个替陈天元收尸的子孙,无论出于什么原因,都应该和他进行一些交流,哪怕是有了之前陈天元的吩咐,也应该与他确定一下之前陈天元所说的那个‘人情’,还算不算数。  

可陈知行的做法.  

想到那孩子这一个月以来,在陈天元面前流露出的表现,再想想自己露面后,其那副淡然的表情,李二不难得出一个答案。  

“这小子这些天来做出的对我的重视都是装的,他只是在哄陈天元开心,让陈天元觉得他好歹为整个家族留下了希望,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了一份属于他陈天元的传承,而且真的对其看好的子孙很有帮助。”  

说出这句话后,李二再看向陈知行离去方向的目光,既变得十分赞赏。  

一个人,不在乎他这位化羽天尊的人情,可以是傲,也可以是蠢,甚至可能是装的。  

可若是一个人明明不在乎,却能够像是陈知行这般,愿意在即将过世的先人面前,做出这副姿态.  

李二希望自己家里也能出个这样的后代!  

不管是傲是蠢他都认!  

哪怕是装出来的,他也能捏着鼻子认!  

李二身为化羽仙尊,自然不会去追着陈知行这个后辈说些什么。  

只是看着陈知行把陈天元给葬下,又看着其在墓碑前守了一天后就选择离开。  

从始至终,李二都没选择再次露面。  

直到陈知行走后,李二才选择来到陈天元的墓前,微微欠身行了一礼。  

“前辈,受教了。”  

已经死了的陈天元自然没办法回答他的话。  

李二也不在乎。  

在行礼过后,既靠着墓碑坐下,且从衣袖里拿出个酒葫芦来,一边唠叨着什么,一边小口小口的喝着。  

嗯,画风显得很孤独。  

或者说,李二本身就很孤独。  

一路走至如今‘仙尊’位置的他,本就已经没人能够和他平等交流,如今随着最后一个他欠了人情的故人逝去,大概整座东玄州,都再没人可以令这位仙尊去高看一眼。  

高处不胜寒。  

和李二想的差不多。  

陈知行是真的不在乎他这位东玄州的仙尊,之前的所作所为不过是为了哄陈天元开心罢了。  

什么仙尊,天尊,长生,真君,道主.乱七八糟!  

不管名头叫的多响,可又能和百年后石昊的一战否?  

若是敌不过,石昊哪儿来的无敌之名。  

若是敌不过,陈知行又何必在乎他。  

相比起这些所谓的名头和人情,真正让陈知行在乎的,则是老头临死前给他上的那一课。  

“原来道主们是这样进食的。”  

没有一妙真君所描述的那般血腥,也没有陈知行原本以为的那般神秘。  

就是简简单单的借用一些灵界的权柄,对同一大道的后来者进行收割而已。  

之所以显得神秘且不为人知,不过是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