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绝颠(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那些绝颠之下的存在更是碾压性的优势!时间之力,可以说既是绝颠之力,比对手快上十八倍的攻速,这让人怎么输?’  

两分钟,三分二十五秒,七分半八分钟后,终于感应到眉心处传来一股近乎抽离的力量后,陈知行知道,这既是自己的极限了。  

十八倍的加速,连续动用八分钟。  

这八分钟内,陈知行的反应速度是正常人的十八倍,换句话而言,就是一个普通人拥有了这样的力量,也可以尝试着穿过子弹组成的弹幕。  

加速自身,这既是绝颠境既能够掌握的时空之力。  

收回自身的时空之力,感觉到眉心抽离干越发严重的陈知行休息了足足三天,才把之前损失掉的精神消耗补回来。  

再之后,则是第三关。  

一只手缓缓伸出,其上有着混杂了陨灭心炎的混沌火,温热的力量伴随着陈知行手指的跳动,开始有大量的大道碎片一股脑的被加载进陈知行的体内。  

“三千三百四十十六片大道碎片,这些都是我自紫薇山内神禁内提出的绝颠本源,只要吸收了他们,我既可以省却大量寻找道的时间。”  

星星点点的大道碎片如同荧光一般融入陈知行的身体,伴随着其的呼吸缓缓吐纳,最终零零散散的完全被其融合。。  

随着大量的大道碎片被融入,作为承载护身的陨灭心炎色泽逐渐向着玄黄色开始转变。  

这个过程,陈知行熬了足足七个月。  

七个月后的某一日,伴随着天空中炸响的一声惊雷,沉寂了一年多的陈知行终于睁开双眼。  

“终于结束了么。”  

感应着这一幅身体内此时蕴含的伟力,陈知行一步步走出山洞,抬头望向头顶如世家末日一般横跨上千里的庞大劫云。  

“.这规模,有些夸张了,正常修士证道长生,也不该引发这么庞大的劫数吧?”  

望着头顶已然还是有零星雷火散落下来,陈知行一只手向着身后的山洞招了一招。  

“青雉。”  

剑光与霎那间落于陈知行之手,又随着陈知行的举动向着天空中凝聚的劫云轻轻的那么一滑。  

无形的剑气冲天而其。  

一剑斩过,头顶劫云既向两侧分开,流露出足足千里之远的晴朗天穹。  

“公子,你可以完全发挥我的力量了,比起剑仙,也只是差了少许剑道上的领悟。”  

一年多不曾说话的青雉伴随着陈知行这一手‘一剑开天’,感觉自己大道剑生又一巅峰后,兴奋的开始叽叽喳喳个不停。  

‘还差一些么。’  

陈知行稍稍皱眉,随即又放松开来。  

实际上,此时他表现出来的剑道只在第二序列出头,主要是其他大道拉低了剑道的增幅,若是只抡起单纯剑道的话,此时的他应该有着第三序列的底蕴。  

当然,这还无法与青雉的上一任主人相比较。  

陈知行承认,虽然那位女子剑仙选的剑道充满了脂粉气,可是在这条羊肠小路上,女子剑仙应该有修到第五序列的级别!  

二序和五序,差距很大。  

只不过,那位女子剑仙可是修行了足足三千年,而他陈知行,如今才不过二十一岁!  

上百倍时间的积累,加速那位女子剑仙的绝顶天赋,有此差距并不为奇。  

“呀,公子,你的雷劫又来了,波及的范围好大啊,都快赶上剑仙的长生劫了!”  

“差得远呢。”陈知行摇头,随即与掌心中祭出一面刻有漂亮花纹,却依旧显得血迹斑斑的镜子。  

“玄天镜!”  

伴随着天空中一阵阵的雷霆落下,这面司空家的长生帝兵开始与半空中大方光辉,玄妙且瑰丽的大道之力与半空中抵御着不断落下的雷霆,护的下方陈知行安然无恙。  

“劫数再打也有度过的方法,先以玄天境进行消耗,再开启紫薇神禁,若是还不曾结束我还有青雉在。”  

两件长生兵,加上一座长生境的护山大阵,这既是陈知行不在乎天劫威力的底气!  

当然,若是这都渡劫不过,陈知行还有着更多的手段。  

比如从宁毅那边夺来的气运书,自李长生那边学来的血脉牵引避劫法,来自孟家的陨落心炎替劫法.若是这些都用上还依旧渡不过劫,陈知行最后还有着自己的混沌体魄和混沌大道!  

老天终究没做的太绝。  

在天玄境落下,紫薇山上神禁开启后没多久,漫天的雷云既宣泄掉了储存的劫雷,开始逐渐向着四周散去。  

与此同时。  

天空中,一道顺流而下的七色华光,突破紫薇山神禁,向着陈知行灌入。  

“这是,法则之力!”  

感应到身体内多出的法则之力,正加速替自己孕育自身混沌大道内的诸多大道碎片,陈知行整个人都舒服的抖动了一下。  

提升!  

大道感悟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肉眼可见的不断提升。  

待到这由度过劫数后赠与的法则之力消耗完毕,陈知行感应到,自己混沌大道内许多块原本米粒大小的法则碎片已经膨胀到了指甲那么大!  

“这是天地赠与,修行一辈子也就绝颠境一次,长生境一次.要是能够多来上那么十几次,我的混沌大道说不得就真能速成了。”  

想到这里,陈知行也是微微一笑。  

它可以很清晰的感应到,自身道果内的九条第二序列的主脉络向前进了能有那么四分之一,而剩余的七百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