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闯关(5/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的。  

然后,她死了。  

走出冻土冰原的她,如同一个正常人一样,被撕咬后,猩红的鲜血自她的身体内流出,没有再从风雪中复生,而是真的死了。  

“这是因为什么?”  

不知多少次的观看后,身在冰晶宝树下的陈知行睁开双眼。  

一声叹息声自他口中发出。  

“原来是这样,这就是这片冻土高原,和所谓雪妖不死的真相么?”  

从上百次观看中所领悟到的结果,让陈知行觉得十分之荒谬。  

雪妖,冻土高原,不死,死而复苏。  

“这种能力可以说有好有坏,可是对那些不甘心安与现状,愿意追寻自由的雪妖而言,这种能力既是一种最令他们感到痛苦的诅咒罢了。”  

众所周知,修士但凡修行到涅槃境,既可以滴血重生,那么雪妖的状态是不是与涅槃境修士类似?  

应该说是一模一样才对!  

“虽然雪妖一族比之涅槃境修士更难杀死,可这并不是质的差别,而是雪妖自身,本就是这片冻土冰原的一部分啊.”  

又一声叹息后,陈知行感觉十分之荒谬。  

冻土冰原不灭则雪妖不死!这是因为雪妖与冻土冰原之间本就是同生的关系!冻土之上的每一片雪花实际上都是所有雪妖共享的血肉!所以他们才不会被杀死!  

“不,准确来讲,是所有的雪妖都只是冻土冰原的一部分,只不过大多数的雪妖都不知道这一残酷的真像罢了。”  

探索而来的答案让陈知行感觉到荒谬的同时,阵阵不可思议之感也开始流淌与他的心间。  

如果雪妖原本是由人所转化,那么由是谁制造了这片冻土冰原?  

这是一种怎样可怕的惊世手段,这样的奇迹,真的是长生境能够办到的么?  

“这样一来,为何那些雪妖在进入族地后,再次走出时皆会变得疯狂,也就说得通了。”  

想到这里陈知行不由的想到了自己的母亲,甚至是他自己.  

应霜霜和他,是不是同样也是这片高原的一部分?  

“雪妖无法离开冻土高原,就像是普通人的血肉无法离开身躯,偶尔有离开的对‘冻土高原’这个生命体而言,既是它受到一次伤害,对与雪域族群这个需要依附冻土高原而生的他们而言,也同样是一种伤害。  

少量极个别的雪妖离开尚可,若是雪妖大量离开,整个冻土高原都会受到难以挽回的重创,皆时所有的雪妖都会死!  

也正式因为察觉到了这一点,才会有眼下的祖地五关的出现,让那些想要离开冻土高原的雪妖得知这一真像,让它们在自由和族群的存亡之间做出选择冻土高原,既是关押雪妖一族的牢笼”  

领悟到这一点,陈知行看向再次出现在他面前的白发老人时,眼中都不自觉的带有一丝怜悯。  

从无数次的观看中,陈知行已经知道了出现在他面前的这个老人是谁。  

初代雪妖王之子,第二代雪妖王,顶级绝颠,借用冻土高原的力量后甚至拥有了部分长生境本质的可怕存在!  

可就是这样的一尊可怕存在,同样无法离开这片冻土高原。  

拥有近乎无敌的力量,却没有施展的机会,只能龟缩在冻土冰原这个牢笼之内,这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情啊。  

“孩子,你发现了,对么。”  

似是察觉到了陈知行眼中的怜悯,二代雪妖王微笑着对他摇了摇头:“其实这样也挺好的,虽然我年轻时也有过走出高原出去闯荡一番的心思,可随着年纪大了,认识的人一一故去,心态也慢慢的平和下来,不再向往外面的世界了。”  

“为什么?”陈知行为这位顶级绝颠感到不值。  

“孩子,这个世界哪有那么多的为什么,对现在的我而言,这个世界就只是这片冻土高原,当那些我所珍视的人都不在了后,这片冻土就是唯一能够让我感到安心的地方了。”  

吾心安处既吾乡!  

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  

笑着为陈知行解答了疑惑,老者看着眼前面露恍然的陈知行,眼中闪过一模赞叹。  

“得知了真相后,你还要继续下去么。”  

“当然,我与前辈你不同,我还年轻,且外界还有着更多值得我珍惜的人和物的存在,我不能如前辈一般停留在这里,我不光会自己一个人离开,还要带着我的母亲一起离开。”陈知行坚定的说道。  

“这样么,孩子,后面的路不会太好走,你要做好准备。”  

老者笑着点头,也没有去劝阻什么,只是从衣袖中掏了掏,取出一枚翠绿的嫩芽递给了陈知行。  

“呐,带着它离开这里吧,这是冰晶宝树生长出的嫩芽,或许对你能够有一些帮助。”  

冰晶宝树的嫩芽,又是一件能够增长修为的宝物,甚至比之前陈知行得到的那一枚碧雪神晶还要更加珍贵!  

见陈知行接过后。  

老者笑着拍了拍陈知行的肩膀:  

“孩子,你要记得,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你遇到了什么,当你感觉不安的时候,都可以回来这里.毕竟这里是你的家。”  

陈知行闻言有些感动的点了应下。  

他知到,这是面前这位长生境下无敌的老者对他的一种保证。  

若是他今后遇到了无法力敌的存在,可以来到冻土冰原来寻求这一位的庇护。  

一位半长生境强者的庇护!  

看到第二座大殿没有倒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