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痛苦道(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石桌之上。  

第二物,仍旧是一本书。  

整本书质地呈柔软的羊皮质,在红色的封面外壳上,画有一道深蓝色的竖眼。  

深邃、冰冷、邪祟、僵硬、扭曲、疯乱。  

无法用任何言语,来形容这一道深蓝色的竖眼。  

在陈知行看向这本羊皮书时,那书面上的竖眼,竟也无比诡异的看向陈知行。  

而在竖眼旁边,则无比潦草的写有三个古字——痛苦道。  

陈知行目光微凝,这本书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痛苦道,与其说是一本书,倒不如说是一本邪功。  

这部功法的修行内容很简单,只要自身感到痛苦,就会得到力量。  

其痛苦越深,能获得的力量便越大!  

此法的创作者已经无法考究,就连前世大修行的游戏里,都未曾对这道功法的来源有所解释。  

不过前世很多大修行的游戏玩家自行猜测,这部功法的创造者,极有可能是上古那位原始古蛇,又被称为缠绕世界之蛇,痛苦之蛇,不死之蛇。  

陈知行是认可这种猜测的。  

因为修行此功法,得到的修为就好似无根浮萍般,无需修行,无需吐纳。  

力量来的就像是凭空而生。  

在陈知行看来,这只有信仰邪神的力量,方才能够做到这一切。  

这道功法修行看起来很简单,但只有陈知行知道,这功法到底有多可怕。  

陈知行记得没错的话,大修行的早期故事背景里,就有一个名为阿良的人,曾修行了此法。  

最开始,阿良的痛苦很容易满足。  

最简单的自残,就能给他带来痛苦。  

但人,是会麻木的。  

随着自残的重复,痛苦感就会产生边际递减效应。  

直到最后,寻常的自残,已经无法给阿良带来丝毫满足。  

接着。  

他割下了自己的耳朵,挖出了自己的眼睛,削平了自己的鼻子。  

他将自身骨头,一寸一寸的碾碎,然后在痛苦道堪称不死的恢复能力之下,再度长好,接着又周而复始,不断重复。  

断指抽骨!  

挖眼割舌!  

断四肢,碎脊柱!  

剥皮!凌迟!车裂!碎颅!  

在体内种下毒蛊,任由毒虫每日噬咬肉身血肉!  

几乎世间一切的大恐怖折磨,他都用在了自己的身上!  

然而,随着边际递减效应,当这些折磨都无法再让他感到痛苦时。  

他便将目光,从生理上的痛苦,变成了心理上的痛苦。  

阿良杀父杀母,他越在乎的人,死在他的手上,死状越凄惨,他便越痛苦!  

他眼睁睁看着一把火,将父母烧成灰烬。  

父母在大火当中痛苦哀嚎,像是一只将死的蛆,不断扭动着身躯。  

阿良大哭又大笑,笑得肝胆欲裂,哭的痛彻心扉。  

那一刻,他心中明白。  

他的修行路上,再无障碍羁绊!  

他再次获得了天地伟力!  

到了最后,身边再无人可杀之时。  

阿良封存记忆,在凡俗间娶了一名温婉良善女子,结婚生子。  

整整十年时间,阿良与那温婉女子过着男耕女织,相夫教子的生活。  

在这十年时间里,他从未有过的幸福。  

妻子贤良文惠,非常的爱他。  

孩子聪明伶俐,每次蹒跚着向他跑来,咿咿呀呀唤他父亲的时候,他便感觉自己是这世上最幸福的人。  

因此。  

他将妻子和孩子,活生生的煮成了一锅大肉。  

那一刻。  

他痛的如同千刀万剐,痛的灵魂都要撕裂。  

而在那一刻,他的修为进入绝巅之境。  

......  

......  

思绪渐渐收敛。  

陈知行回过神来,沉默的看着面前这部痛苦道的邪书。  

那只邪祟疯乱的竖眼,同样在冰冷的注视着他。  

这道功法固然是强,但对于这道功法,陈知行并不打算修行。  

他可不想去信奉邪神,然后最后变成一个不人不鬼的怪物。  

但若是留在此地给别人,陈知行同样不愿。  

下一刻。  

他右手一挥,将此法收入袖中。  

接着,陈知行看向石桌上的第三件物品。  

那是一张惨白的面具。  

在面具的眉心位置,则是刻有一道通体猩红的‘十’字!  

“白十面具?”  

陈知行伸手将面具拿起,触感冰凉,一丝丝无形的气息,隔绝掉了他的一切神念探查。  

“此物倒是不错。”  

陈知行眼前一亮,这面具由死灵石打造而成,能够隔绝掉任何神念的窥探。  

今后要是某些事情,不便行动之时,他倒是可以戴上这面具,用作方便行事。  

下一刻。  

“还有五日时间,倒是不用太过着急。”  

陈知行盘膝坐下,拿出了手中那卷九神法,开始认真翻阅了起来。  

......  

......  

眨眼之间。  

四日时间过去。  

紫薇陈家的试炼之地,随着试炼进入尾声,愈发激烈了起来。  

一处湖面上。  

陈昭圣踏水而立,面容冷漠。  

在其四周,整整八名化虚境的陈家子弟,将他层层围住,封锁退路。  

“陈昭圣,交出手环,我们给你一個体面!”  

“没错,你一个人占据手环太多了,如此行事,莫非是想淘汰我们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