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拐点(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小二,上茶,再来一盘花生米,一盘毛豆,一盘瓜子,再来一个切好的西瓜。”  

周扬扔出一块碎银子,换了一个好位子,一行五人落了座。  

茶楼,青楼,酒楼。  

都是迎那天南地北来往的客。  

这里消息最灵通。  

听听书,喝喝茶,聊聊天,看看能不能有所收获。  

反正任务世界和废土世界的时间流速并不太相同,周扬也不着急。  

吃下吕小布赠与的养颜丹之后,周扬发现自己帅气的容颜,像是固定在了花一样的青春年华,每次照镜子已经很久没有发现什么变化了。  

“啪!”  

“却说那鸿门宴上,呛啷一声,楚高祖项羽怒而拔剑,一剑刺翻了那汉王刘邦!”  

小小戏台上,说书先生一拍手上惊堂木,声音抑扬顿挫的说道。  

“嗯?”  

正在教着豆豆嗑瓜子的周扬,忽然愣了一下,似乎有什么奇怪的知识,和自己九年义务教育的历史常识悄悄的碰撞了一下。  

不禁抬起头来,看了小龙女一眼,却发现小龙女正在没心没肺的啃着西瓜。  

汁水沾满了她的嘴巴。  

见到周扬看向自己,呆愣了一下:“咋啦?”  

“楚王项羽,刺死了汉王刘邦!”  

周扬说道。  

“嗯?”  

吃瓜小龙女呆住。  

她愣愣的听着台上说书人,说到了楚王项羽,雄才伟略,建立了一个大一统的大楚,凡六百余年方才崩殂。  

小龙女一下子站了起来:“走!”  

“去哪?”  

周扬问道。  

“附近有没有书铺?”  

小龙女朝着陆虎问道。  

“有,前门大街上有一间玲珑书局,是整个福州城最大的书铺了。”  

陆虎不知道两位大高手怎么听着听着书,就要去看书,但还是连忙回答说道。  

“前头带路。”  

周扬说道。  

很快,在陆虎的带领下,几人穿过了两条街之后,在贴着城墙根的一处两层的小楼前停了下来。  

一栋充满了墨韵雅致的小楼,大门牌匾上写着“玲珑书局”四个大字,不知是哪家书法大家写就,充满了飘逸俊雅的气质。  

“给我一间静室,我想看看史书,给我把所有史书抱到静室。”  

周扬一进门,就气势豪迈的扔出了一个银元宝。  

成色极好,颜色极为漂亮,上面还以电镀技术雕刻着泰山图案的银闪闪元宝,简直就像是一个艺术品,当即就将掌柜的给惊住了!  

当即吩咐店内的小厮带领几人前往静室,他则亲自去为客人找寻所有的历史典籍。  

“你们两个守在外面,等到史书送来以后,不要再让外人随便进出。”  

周扬吩咐说道。  

“周先生放心。”  

周扬的威势在那关帝庙中,便已经深入人心,听到周扬吩咐,陆虎和阿丑当即拍着胸脯保证说道。  

陆虎和阿丑两尊门神在门口站岗,很快掌柜带着人将数套史书都送了进来。  

“正史,野史都有,这些是小店所有的史书典籍了。”  

掌柜的介绍说道。  

周扬挥挥手:“行,出去吧,不要再来打扰我。”  

等掌柜的退出以后,周扬看着面前案几上数套史书,总共上百本之多。  

周扬皱眉,先是和小龙女找到了那些秦楚时期的史书出来。  

“露西,将这些内容扫描,与地球华夏历史一一进行对照,寻找其中不同的地方。”  

周扬拿出一个扫描仪,和小龙女一起将这些书的内容扫进了一台鞋盒大小的小型处理器。  

大一些的信息处理,手机的处理器是很难完成的。  

“没有问题。”  

手机里露西的形象变成了一个身穿白大褂的研究员形象,推了推鼻梁上的无框水晶眼睛,开始坐在桌子后面认真办公的样子。  

当周扬和小龙女在茶楼里,听到说书人说到鸿门宴上,楚王刺死了汉王的时候,他们就知道这个拐点的所在了。  

看史书,这个夏朝,距离楚汉争霸已经过去一千六百余年,按照地球上大多数世界的朝代表来看,这个时候应该是明朝的时间点。  

而夏朝,所有的发展,也确实和明朝有很多类似的地方。  

只是外界大环境不同,夏朝更注重武力,而不是文人士大夫。  

周扬和小龙女没有光指望露西,两人也在历史的行文之中,从字里行间寻找引起了鸿门宴变化的那个源头。  

瀚如烟海的历史之中,寻找造成鸿门宴走向的细节,找出那个造成这个拐点的关键线索,直到找到那个影响了历史走向的人,这是调查任务的第一步!  

“在楚汉争霸之前,夏商周、春秋战国,还能和地球史书一一印证,但是在这楚汉争霸之后,历史上的朝代就没有了。  

而且,在鸿门宴之前的正史史书记载之中,并没有多少真实的灵异,妖魔鬼怪,以及超凡力量的记载。  

在楚国立国之后,超凡力量的记载,就渐渐有出现了,不过记载模糊,似真似假,似乎被刻意以春秋笔法给模糊化了。”  

小龙女说道。  

“你找到那个拐点出现的关键信息了吗?”  

周扬一边翻看着手里的书,一边问道。  

“没有。”  

小龙女摇头。  

“老板,我觉得,这其中一些细节,像是被刻意抹去了一样。”  

露西忽然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