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零三章 名将来投高风亮节(2/3)
实际上就算陈滔不开口,他也想主动找一下吴荻和徐艮宝,想让他们帮忙把陈滔运作出去。
突然间,他回忆起了和陈滔的国王。
1995年,建校第一年,高风文去鞍山挑选足球苗子。陈滔第一个被他相中。因为陈滔家境困难,爱才的高风文只收了他三年总共8000元的学费。那时候,高风文足球学校统一的收费标准是15000元/年。
1985年出生的陈滔被放在了小班(84、85年龄段),上午训练,下午文化课。81、82年龄段的大班则是上午文化课学习,下午训练。学员们的文化课学习都是在足校进行,教师都是从附近的公办学校里请来的。如果顺利完成学业,学员们能够拿到的是国家承认学历的职业中专毕业证书。
在全封闭的足校环境中,陈滔唯一能做的就是玩命训练,耐心等待来学校挑人的俱乐部把自己挑中。
没想一次德国之旅,让陈滔萌生了留洋的想法啊。但这条路,很艰难。
其实陈滔不是没有机会,江苏舜天马上就要来学校挑人了,高风文完全可以把他推荐给江苏舜天。
高风文没有推荐陈滔。
因为他觉得甲B不是他的出路,他应该有更好的起点,等下一次有好的俱乐部来了,他一定会推荐。
“老高,该回家了。”
门口,他的妻子裹着厚厚的大衣站在那里,有些心疼的看着高风文。
“再等等,”
“再等等,”
“你先回去吧,我晚点儿再回去。”
他缓缓抬起左手,挥了挥。
“那我再去扫扫球场上的积雪吧,等你办完事再叫我。”
瘦高的老伴转过身子离开了,高分文的老伴可不是一般人,王秀雯,那可是60年代辽宁女篮的领军人物,两个人就是辽宁足球和篮球的结合…
王秀雯退休的时候,高风文还是国家队主帅,等高风文从国家队的帅位上下来之后,她就陪伴高风文来到了一片荒地上,造出了中国第一家足球学校。
足校拓荒难啊。
最大的困难是没钱。高风文当国家队教练的时候,一个月才300多元的工资,哪来的钱?
他拉下脸开始四处化缘。在拜访了大约30家企业之后,健力宝和蓝带两家公司同意赞助学校的建设费用。
筹足了建校资金,沈阳当地政府很快就把地皮批了下来,足球学校正式进入创办阶段。
经过将近一年的时间,一座占地100余亩,拥有5块标准场地和一块室内场地,各种配套设施齐全的高丰文足球学校正式落成。这事真成了。
1996年,高风文足球学校的第一批学员离校前往长春亚泰,名单中包括杜振宇、张保峰、王东、曹添宝、张笑飞、高肩等人。
2007年,高红波正是以这帮球员为班底夺得了中超冠军。
“唉,世道变了。”
“郑志这孩子,可真是有钱啊,说建就建起来了。”
高风文摸了摸脑袋,感叹不已。
陈滔来了,身边还站着一个老熟人。还没进门口,就主动打起了招呼。
“老高啊,”
“我来咯。”
徐艮宝迈着稳健的步子,跨进了门来。
“哟,”
“老徐!”
“您怎么亲自来了,我正想明天亲自登门拜访呢。”
半头白发的高风文赶紧拉开了毯子,站了起来,脸上堆满了笑容。
“别起来啊,您坐,您坐,您就坐着行了,天那么冷,别冻着了。”徐艮宝利索的走了几步,来到了高风文身边,愣是摁着高风文的肩膀,让他重新坐了下来,并且又盖上了毯子。
1944年出生的徐艮宝和1939年出生的高风文,几乎是同一时代的人物,都给中国足球带来过巨大的贡献。
“老徐啊,还是你身子骨好啊,我就不行了,一年比一年差了,但我还是可以坚持十年八年的,没有问题。”
“哎,何止啊,我们至少还要干三十年!”
站在一边的陈滔有些懵了,没想到两位老人的关系居然那么好?
“老高啊,”
“陈滔这孩子的事,我都知道了,郑志还特意给我打来了电话。”
“他说陈滔这孩子的水平没得说,没必要搞得那么麻烦,他可以叫吴荻帮忙运作陈滔出去。”
寒暄过后,徐艮宝就开门见山聊起了陈滔,这本来就是此行来的目的之一。
“就不用转来我这边了,他依旧是你们学校的球员,是你的球员,这一点是不会变的,本着让陈滔创造出国的机会,在这件事情上,我们这边是完全配合的。”
“郑志的意思就是这样,让他过来一起训练,然后让球探考察,助推他出国。”
“您看如何?”
“哎哟,这怎么行呢?我们不能白让你们帮忙啊,更何况,我明天想去找你,就为了说这件事啊。陈滔他不欠我的,他每年都给我交学费,我就有义务教他,他去你那边,我是没有任何意见的,而且我也希望如此。”
“如果你们担心我想要钱的事儿,那就放一万个心,我从未这么想过。”高风文的声音高了几分。
实际上,当年陈滔离开学校,高风文是真的没多拿啊。
2002年高风文以5万元的价格将陈滔转让给沈阳金德,后来被外界认为是白送,但看来这已经是高风文的一笔大买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