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针灸术(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颜值高,学历高,还很有前途,如此优秀的女医生,怪不得刚见面时会那么高冷。  

寻常男子哪能入得了她的法眼?  

她现在主动与李权打招呼,也是因为听说了李权的轶事。觉得李权值得她交往。  

“秦医师过奖了!以后还请多多指教!”李权把姿态放得极低。  

他可不敢翘尾巴。  

更不会因为取得了一点小成就,便沾沾自喜,以为自己的医术天下无敌了。  

以后要学习的东西还多着呢。  

“指教不敢当,咱们共同学习,一起进步吧!”秦霜的目光瞄了李权的手机一眼,似乎想要说什么,最后又把话咽了回去。  

坐在李权旁边的王孙贵,看着原本被他瞧不起的李权,转眼的功夫成了香荸荸,就连一向高冷无比的儿科秦医师,都主动与李权聊上了。  

王孙贵有些嫉妒。  

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脸有点垮。  

“秦霜,我觉得你完全没必要把他太过神化。望两眼就能诊断出是否患病,很多医生都能做到。比如肝不好,脸色会蜡黄,手掌会出现肝掌。真正的医术,只有到了手术台上才能见分晓。”  

王孙贵的语气中透着一股子醋酸味。  

能够直呼秦霜的名字,两人应该熟识,说不定还是朋友。  

有经验的医生,确实可以通过观察肤色、眼睛、指甲、头发等等,判断出一个人的身体状况。  

“话是这么说,不过我还是觉得李医生挺厉害的。”秦霜笑了笑,随即又道。“谁不知道你王医生是内科微创手术与介入手术的新秀呀,论手术实力,我们这些年轻医生肯定比不过你。”  

她夸了王孙贵两句后,王孙贵的脸色明显好看多了。  

甚至有着一丝得色显露。  

手术台一直是医院最核心的技术平台。  

基本上九成以上的危重症,都要通过手术来治疗。  

王孙贵是内科重点培养医生,上手术台锻炼的机会应该比李权这个妇产科的实习医生多得多。  

他的手术实力强过李权,并不意外。  

当初分配实习时,李权也想要分到内科这种技术含量最高的科室,可是有他选择的份吗?根本没有。  

能够分到惠尔医院实习,就已经是烧了高香。  

多少985的名牌医学生,想到惠尔实习还没那个机会呢。  

李权最大的优点就是从不好高骛远,他更喜欢一步一个脚印往上攀登。这样更稳健,不容易摔跤。  

他现在的手术实力比不过王孙贵没关系,只要能够拿到留院工作名额,以后肯定会有大把的手术锻炼机会。  

完全可以奋起直追,最后反超王孙贵。  

“好了好了,刘、唐两位教授都很疲惫,需要好好休息。你们三个年轻人都消停一下,想聊天,以后机会多着呢。”  

谢教授打断了三人。  

唐教授与刘教授看上去确实很困,他们已经靠在座椅后背上开始闭目养神。  

当医生,真的很辛苦。  

有时候一台手术可能需要十几个小时,甚至更久。体力、精力都是消耗巨大。  

汽车在公路上飞驰。  

司机很称职,从头到尾没有说过一句话。仿佛是个机器人,只管专心开车。  

王孙贵刻意与李权保持着一定距离。  

他坐最左边的座位,李权坐在最右边。  

内科医生的高傲,全都被他写在了脸上。李权肯定不会自讨没趣,主动与这个骄傲的‘王孙贵族’多交流。  

大家都是凭本事吃饭,以后谁更厉害,还两说着呢。  

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李权还真不是吹牛,只要再多学几项神医技,保证有实力在医术上秒杀这个骄傲的王孙贵。  

看看金医师的下场有多惨,就知道了。  

他体验到了神医技带来的巨大好处后,对新的神医技有着深深的渴望。翻开钱氏小儿方二卷,专心致致的读了起来。  

王孙贵瞥了一眼李权手中捧着的书,然后不屑的冷笑。  

还以为看什么有用的医书呢。  

这种老掉牙的古中医书籍,连个屁用都没有。  

就好比现在的手机都已经是集成芯片技术了,你还去学习几千年前的原始人技术,那不是犯傻么。  

王孙贵对李权也是更加轻视。  

他怕是做梦都想不到,李权从书中获取的可不仅仅是医书中知识,还有医书作者的好感度呢。  

时间在一点点流逝。  

李权手中的医书也在一页页翻动着。他读得很认真。  

汽车早就上了高速公路,原本正在急驰,突然慢了下来。甚至走走停停,像蜗牛一样在高速路上爬动着。  

前面好像出了车祸,导致高速公路大堵车。  

司机开车一直很稳,也很淡定。  

这是一位合格的老司机。  

李权抬头随意看了两眼窗外,便再次专心阅读手中的医书。  

由于已经有了阅读钱氏小儿方一卷的基础,所以阅读第二卷时并不感到太过吃力。阅读速度比想像的要快上一倍都不止。  

终于,李权读完了最后一页。  

你成功读完了钱氏小儿方二卷,获得钱乙的好感度+5。  

等的就是这一刻。  

他的脸上情不自禁的露出成功的笑容。  

又有了5点好感度,这次兑换什么医技呢?  

诊脉术、幼儿望诊术、推宫术,都已经学会了。接下来应该选择一门能够直接治好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