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华东与北洋的寡头政治(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兵队和监察院,让袁世凯伤脑筋了。

“大总统还是签了吧!维持军政制度的良好,是有利于我们整个中国的,难道大总统不愿意看到一个更有秩序的中国吗?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想人民不会拥戴这样的总统的。”夏钧拿出根烟给自己点上,慢悠悠的对袁世凯说道,话里威胁的味道十足。

此时华东自治政斧有绝对的武力,是可以左右谁来当总统的。袁世凯一听,马上说道:“可以签,不过这皖北不能让。”

袁世凯还想讨价还价一番,夏钧摇头说道:“大总统若是如此小气,不如什么都不必签。要知道大总统签了这和约法,拿着地图算一算,大总统可以有十八个省。我华东自治政斧五个省,外加两个势力范围省份,也就才七个而已。”

袁世凯很想说,我们调换个位置坐坐。

夏钧那七个省,比他可以有的十八个省还要富裕。

但表面上的确说不过去,而且华东自治三省的富裕也是人家经营出来的。

“好,签便签了吧!”袁世凯想了想答应了下来,显然双方是子啊瓜分天下,若是不和他分,他连什么都得不到。

分了双方都有好处可以拿。

这就是寡头政治。

两大寡头来瓜分有限的资源,把其他参与者排除出去,这样双方都拿到好处。

会谈快结束了,本来说是谈五天,结果只谈了两天,双方就达成了共识。

不知是谁走漏了消息,得知夏钧和袁世凯在徐州会谈,一大堆记者跑到了徐州来,要对会谈情况进行报道。

夏钧当着那些记者面,公布了《华东临时约法》的内容,这份约法,中央政斧已经在上面签字,接着就等着各省代表签字了。

这份《华东临时约法》的内容一经报道,很快引起了热议。

舆论界普遍认可这份约法,这份约法主要是对毒品、土匪、贪污、军纪、各省通商、农业税上限等问题做出约束。

并没有人质疑由华东自治政斧主导建立宪兵大队和监察院是否有这个资格,因为华东军的军纪最好,华东自治政斧的行政最廉洁。所以中国找不出比华东自治政斧更有资格来主导建设这两个机构的势力了。

但也有人指出这份约法的局限姓,这份约法基本上没有规定国体怎么走,总统能当几年,几年进行换届选举等等关乎政治的内容。

这被杭州报界视为委员长的让步之一,委员长以随意袁世凯更变国体的条件,换到了缉毒、剿匪、整治军纪、贪污的权力。

报界的说法的确很对,袁世凯之所以签下这个约法,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因为约法里面没有政治内容。

这也就意味着,一旦采取《华东临时约法》,《南京临时约法》也就不生效了,而在政治上《华东临时约法》又无规定,就如同不能随地大小便,可人走在沙漠里没有厕所,所以到处都可以是厕所,他袁世凯也就可以随意更改国体,没有约束的。

夏钧自然不管他怎么换国体,等他真要称帝的时候,自然有人跳出来对付这个袁大头,他若是不称帝,夏钧自然随便他怎么搞。

反正约法把税收定上了最高限度,又把军纪、贪污的查处权掌控在自己手里,那他就可以保障其他省份的同胞不被任意欺压,人民的利益也就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

同时这个约法也可以创造一个良好的商业环境,再加上他有对官员监察的权力,谁敢对华东自治政斧派系商人动歪脑子,他直接就可以抓人,而且抓得名正言顺。

……就在这个时候,华东自治政斧对那些战争犯展开了公审。

第一个受审的是张勋,首先他被检察官控告犯有复辟罪,证据就是他自己留着辫子,当然这不能判定他复辟,毕竟当今中国留辫子的清廷遗老遗少还不少,但问题是张勋同时还要求其部下所有军官和士兵留辫子。

所以检察官认为,这是一种复辟的行为。

同时检察官控告张勋纵兵银掠,并且出示了许多惨不忍睹的照片,这些照片都是在辫子军扫荡之后所拍摄的。

张勋在军事法庭上拒不认罪,但这改变不了他的命运。

审判长宣判时,判定张勋犯有复辟罪,以及纵兵银掠罪、抢劫罪,以及强歼罪。

判定张勋犯下强歼罪的证据并没有,不过他纵兵银掠,就等于是在抢劫和强歼,再说手下在那里抢劫歼银,他做为头头怎么不可能参与一把?

“由于张勋所犯罪行已经超出《军事法》、《刑法》等法律所能衡量之底线,因此构成反人类罪行,故判处凌迟处死,不公开执行。”审判长宣判道,那个反人类罪的理由是亮点。

以前华东军事法庭从来没有判处过凌迟处死的,另外这次审判的是张勋,必须给个合适的理由出来,于是司法部为了完成夏钧下达的处置力度,便给张勋安了一个反人类罪上去。

听到这个审判,张勋当庭咆哮。很快被警察摁倒在地,然后拖了下去。

华东自治政斧所判处的凌迟、扒皮得死刑都是不公开的进行执行,毕竟场面很血腥。

张勋此人十分恶心,他本身是一个汉人,可内心却极度歪曲,把满清看成是值得他拼命效忠的主子。

可张勋并非满清一手提拔起来的,他也是小站练兵出身。

按理说,是袁世凯提拔了他。

可他却拼死效忠满清异族,这就让人很想不通了,因此各报纸都在激烈讨论这个奇怪的现象,为什么张勋身为汉人却要为满清效忠?是什么造成了他的奴姓?

夏钧看了各报纸的争论,在复兴报上发表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