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铜人巷(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一关的铜像,每次只有最近的一个铜像苏醒,而且当王元过去之后,后面铜像就会回归原位,重新陷入到沉寂。  

也就是说,第一关,王元每次面对一个铜像。  

哪怕在最后的位置,也只是面对两个铜像而已。  

但是这第二关,刚开始就是所有铜像。  

一共九个铜像,前前后后,排列开来。  

以一敌九。  

王元神色凝重,直接走了上去。  

很快,最前面的三个铜像冲了上来。  

这个三个铜像,高大凶猛,都是炼体铜像。后面三个,施展进攻法术,就包围住王元,而最后面三个则是施展辅助法术。  

炼体铜像,虽然了得,但是王元并不怕。  

王元炼体也很厉害,能抵挡得住。  

这三个铜像对其他修士而言难缠,但是对王元来说不是大问题。  

那三个施展进攻法术的铜像也一样。  

这三个铜像的法术,未必能破得了王元的元阳地磁护体神光。  

但是最后三个辅助法术就难受了。  

其中一道法术是雷光,没有攻击力,直接在王元眼前晃荡,闪耀的王元看不清楚。  

一道法术是鬼叫之声,扰的王元心烦,法术的施展都很麻烦。  

最后一道法术是奇特的重力,四面八方奇特的压力挤压而来,王元寸步难行。  

这三种辅助法术施展出来,练气九层修士,实力能发挥出六七成就不错了,再加上其他的六个石像,就非常危险。  

王元不知道万年之间,书院其他人是怎么过的。  

这第二关之中,着实难缠。  

但王元的应对方法就是…继续往前走。  

一招鲜,吃遍天。  

修炼壁立千仞诀之后,精气神达到了一个巅峰。  

三种辅助法术虽然难缠,但是对王元的影响却不是很大,王元可以坚持下来。而元阳地磁护体神光防御强横,不惧进攻。  

既然如此,王元也不需要别的方法。  

利用炼体莽过去?  

也可以试试,但是没必要啊。  

利用遁术杀过去?  

不是不行,而是此地阵法汇聚,土遁术未必很快,到时候和现在一样。  

利用水云千滴剑诀杀出一条血路?  

这是个方法。  

但是要施展第二层剑诀,就要消耗精气神。  

这是杀敌一千,自伤五百的方法。  

没这个必要。  

王元就继续前行,一步一个脚印。  

生生从九个铜像之间走了过去。  

过了第二关。  

前方是几丈宽的广场。  

广场之上有十三个石台。  

其中八个石台之上光芒闪耀,其中放置着宝物。  

王元走上前去查看。  

石台旁,有玉符,记载着宝物的讯息。  

不过第一件宝物,王元根本不用看就认出来了。  

凝元丹。  

练气期进阶凝元期的时候,最常见的丹药,能增加两成多突破的几率,最多服用三颗,效果依次递减。  

三颗凝元丹,大致有五成几率进阶凝元期。  

这第一件宝物,就让王元有选择的冲动。  

而第二件宝物,则是一件套装法器。  

土黄色的长剑,一柄巨剑,六个小剑。  

中品套装法器。  

这东西…凝元期都会疯狂,价值比三颗凝元丹,只高不低。  

凝元后期的修士,有了这宝物,实力都会大增。  

第三件宝物,是一团火焰。  

兽火。  

二阶巅峰的妖兽本命火焰,血脉不凡,这火焰用来炼丹最好不过,价值也非常惊人。  

第四件宝物,是一件舍利。  

舍利是佛修死后形成的,可以传承给后辈,只有筑基期佛修,才有可能凝聚舍利。  

这价值可见一斑了。  

而且舍利这宝物,传闻对炼体修士有大用。  

第五件宝物,一个石像,面容狰狞,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玉简之中的信息说,这里面传承了一门极为了得的炼体功法。  

第六件宝物,是一个光团。  

玉简之中介绍,这是一门阵法传承。  

阵法名叫月阴水华乾元阵。  

第七件宝物,是一颗丹药,龙骨浴血百脉丹。  

三阶丹药。  

服用之后,可以改变血肉,让肉身拥有龙族几分特性。  

力量,肉身强度都会暴增。  

第八件宝物,是一门法术。  

这门法术,名叫元阳地磁护体神光。  

王元看到这门法术的时候,都惊呆了:  

“这法术…不是元国宗门才有的吗?为什么在此地会出现,还是说…其实元国的法术,也是传承自北王仙朝?”  

此地的宝物,王元只能选择两件。  

一时间,王元有些迟疑不决了。  

这是幸福的烦恼。  

北王墓。  

随着进来的弟子越来越多,北王墓逐渐沸腾起来。  

各个家族,宗门弟子,互相抱团。  

多是二三十个人一起,围攻墓地,探寻宝物。  

时不时的就有消息传出,哪个家族,又获得了凝元丹,哪个弟子又得到了珍贵的灵材等等。  

如此振奋人心的消息,更是让北王墓的热度达到了一个巅峰。  

但是只有少部分注意到,北王墓之中死伤的修士,越来越多。  

龙驹战兵作为墓地的守护力量,哪怕只是最外围最简单的练气期,也很了得,若是没有阵法等物的帮助,十几个龙驹战兵,就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