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项城与泽国的第一场水战(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谢琳琅的狂妄让泽国人叹为观止,他们一共五百艘战船,十五万水军,她区区一座城,连像样的水师都没有,她拿什么来战?  

见她如此冥顽不灵,泽国的将军也不什么了,既然这大秦第一才子敬酒不吃吃罚酒,那他们也不用惜才,直接碾压过去就是!  

三艘泽军的战船撤退,然后只听号角吹响,后方船营中,上百艘轻型战舰冲了出来!  

这些战舰除了有风帆以外,还有三层桨设计,里面有人统一指挥几十人划桨。  

遇到紧急情况时,指挥者可以通过划桨的技巧,让船环形急转,或者倒退、冲刺,机动性方面很强。  

对方的作战方式很直接,那就是派重兵过来压阵!  

如果谢琳琅有什么大型远攻武器,那对这种体积不大的轻型船来,杀伤性有限。  

如果谢琳琅没有对应的武器,那么泽国的水军就能以最快的速度冲上岸来,占领红河谷。  

谢琳琅见状,放下望远镜,然后抬起右手,手握成拳。  

她身边的鼓师见状,便开始击鼓!  

三重一轻,连续三次。  

在沉闷的鼓声中,很快,在红河谷后方的弯江峡内,驶出了十条大型战船!  

是战船,其实是货船改造的,项城拥有的大船也就十几艘,大部分都被改装,用在了这里。  

虽是货船改装,但这些船看上去都非常威武!  

只见它们前后左右都竖有高高的“拍竿”,在拍竿的顶端绑着巨石,只要有敌船靠近,只需要突然放下拍竿,巨石的力量就会将敌船砸坏。  

这种设计的设计原理其实就跟投石机一样,只是投石机是用于远战,这是近战的。  

在拍竿的下方还有转轮,可以调整砸下去的角度,使得这种近战武器更加灵活。  

这也是对付轻型战船最好的利器,因为轻型战船吃水浅,稳定性差,拍竿一拍下去,不直接打翻,砸一个重重的缺口还是可以的。  

加上谢琳琅的大船也有三层桨设计,速度上并没有落后太多,所以她很期待,两阵交锋的结果。  

泽军看到谢琳琅诡异的大船时,一开始并不知道那是做什么的,还在一个劲的往前冲击,打算直接穿过大船的阵营,杀到对面去。  

谁知当他们经过时,大船上的拍竿就像船长出了手一样重重的打下来,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这种诡异的作战方式让敌人愣住了!  

一般来,传统水战就是用船去冲,用弓弩去射,然后近战去打,他们以前完全没有见过谢琳琅这样的。  

因为没有见过,缺少应对的办法,泽军第一轮冲锋很快就被谢琳琅的船拍得落花流水!  

在一阵阵惨叫声中,十几条船被直接打沉!  

如此迅猛的攻势,让剩下的船都开始恐惧后退。  

于是两方的第一次正式交锋,谢琳琅胜!  

谢琳琅松了口气。  

这种拍竿是她以前读书的时候,在历史书上看到的,隋朝水军用的就是这个。  

因为原理简单,她跟工匠师傅一,便造出来了,目前看来,杀伤力还不错。  

到了下午时分,泽军再次发动了攻击!  

这一次他们改变了策略,派了十几条超大型攻城船过来!  

这种船一条可以载兵千人!而且在它的前端,有用铁皮包裹的攻城柱。  

柱子的尖端呈锥形,看上去既沉重又威风凛凛!  

这是专门用来攻陷水上堡垒的战船,在顺风的情况下,只要撞击一个地方几次,就能撞出一个窟窿,进而将整个堡垒撞垮!  

大秦是没有这种攻城船的,只有泽国这种水上强国才樱这种船的优势是锐不可当,载兵很多,可以冲毁一切!  

它的劣势也很明显,那就是吃水太深,机动性差。  

谢琳琅判断之后,便让之前的拍竿船退下了。  

对付这种超大型战船,她的拍竿船作用十分有限,因为对方完全可以无视她的拍竿,用攻城柱撞碎她的船!  

而且她必须尽快做出应变,不能让这种船近身,否则它们可以轻易捣毁红河谷的水垒不,还能输送大量的水军上岸,是泽国的大杀器之一。  

既然如此,她也出动一项杀器好了!  

只听她一声令下,在弯江峡内,涌出了一列中型货船。  

这些货船唯一的改装,就是每艘货船上都驾着五架改良后的床弩。  

床弩用的巨箭上,皆绑着留有引线的瓷瓶。  

瓷瓶里是谢琳琅用沥青油、汽油等物配置出来的猛火油!  

火油弹和弓弩箭绑在一块,既能造成直接的杀伤,又能间接放火,而且这种火十分难缠,难以扑灭,对所有木船来,都是致命的打击!  

更重要的是,床弩的射程要比弓弩更远!  

所以谢琳琅发动攻击的时候,敌人巨舰上那些举着弓弩的水军都只能看着,就算进入了他们的射程范围,谢琳琅的船也更灵活,他们的船也更笨重,更好命中!  

于是接下来,便是一场单方面的厮杀!  

无数的泽国水军被火烧到,接连不断的“火箭”落在攻城船上,也给他们造成了不的打击!  

加上他们的弓弩射程不够,一片哀嚎之中,这次他们兔更快!  

项城这边的船把握时机,乘胜追击,不停的发射“火箭”。  

在一片兵荒马乱之中,他们烧沉了泽军两艘攻城船,这对泽国来,也是不的损失!  

虽然没有死多少人,但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