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六章 突厥与鲜卑合作(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短短两个月,大周各地电报架设完成。  

各地的也进入秋收。  

将一年的丰收收进了库房里。  

经过户部的统计。  

大周的钱粮丰盈足够撑得起四十万人的大仗一年所用。  

而兵部也通过一年的增兵扩军,以及对各地的强化治理管辖。  

各地的治安明显变好。  

异己份子不是被铲除,就是因为丰收的原因,失去了土壤。  

毕竟。  

对普通百姓来说,能吃饱穿暖有房子住。  

这就是好生活,就不会闹腾。  

只有那些失势的贵族,才喜欢造反闹事。  

大周的刑部,与宣传部的不断普法宣传。  

使得大周的惠民政策还有一视同仁之举,彻底植入了百姓的心里。  

这一年来,科举再次成功举办。  

更多的寒门与平民进入官场。  

为大周输送新鲜血液。  

各地的学校相继筹备,各地的书店开张。  

更多的扫盲队下乡上山,带给了所有百姓,实实大大,看得见,摸得着的存在。  

所以不管是大周旧地,还是新得之地,都极为的安稳。  

百姓们大都接受了这样的大周。  

愿意成为一个周人。  

长安!  

“陛下,洛阳方面刚刚发来电报!青龙集团军建议以东海国为突破口,让东海国向韩国讨要回东海郡跟彭城郡。”  

“因为我们与东海国是盟友,所以可以名正言顺的出兵进攻韩国!”  

郭嘉将洛阳那边的电报送到了叶庆的眼前。  

叶庆看都没看便道:  

“不可取,东海国是东海国,虽为我们的盟友,我们可以斥责韩国归回东海国的土地,但是不能以此作为大义出兵。  

而且一但韩国答应了,我们便没有出兵的理由了,反而日后不好拿东海与彭城两郡了。”  

为东海国作嫁衣,这种事不能做。  

郭嘉接着又递上一份电报:“陛下,这是朔州与并州送来的。  

我们在草原的探子发现,突厥与鲜卑两族好像准备合作,想联合南下进攻我国北疆!”  

“对了,辽国的使者刚刚到了雁门,说是想跟我们大周谈一谈魏国的事!”郭嘉分析道:  

“辽国可能是想与我们一起进攻魏国,辽军想南下!”  

叶庆神情一收,站起来,走向了大沙盘。  

这个沙盘囊括了大周附近了十数个国度。  

叶庆的目光重点放在了魏国的东北方。  

既万里燕山山脉的南边到大海这一段。  

这里有一个较长的狭长地带。  

地势平坦,没有阻碍。  

只有原蓟国与辽国的边境之地有一道关隘。  

此关南北城很长,需要重兵守卫。  

此关被山与海与夹,遂取山海关之名。  

关东为辽国之境,关西为魏国。  

辽国想进来,只能进攻山海关。  

一但从此关而入,辽国的骑兵就能长驱直入,一路南下,直杀到黄河为止。  

“辽国的野心不小!”叶庆道:  

“你觉得能谈吗?”  

与辽合作,是能加快对魏国的攻伐速度。  

郭嘉道:“理智告诉我们,不能与辽合作,山海关必须控制在我们中原军队之手。  

若此关有失,日后我们就算取了魏地,也会带来无穷的祸患。”  

“但是感情告诉我们,是可以合作的,辽若攻魏国,一方面能牵制大量的魏军。  

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辽军蛮夷的身份,让我们更方便的收降魏军与魏地百姓。”  

“至于山海关在其手,其实以我军的骑兵精锐程度,以及我军的攻城能力来说,山海关随时都能夺过来,到也不怕辽国之军!”  

叶庆稍加点头,这才将目光从沙盘中抽了出来。  

“如此,那就不要跟辽国有什么实质性的东西,他们想合作可以,反正我们彼此不会有任何的支持。  

他打他们的,我打我们的,不必与之深谈,更不能形成什么约定签订文书!”  

蛮夷终究是蛮夷。  

魏国虽然是敌国,但是同宗同源。  

血脉里都是一样的基因。  

叶庆没兴趣跟一帮蛮夷合作,同室操戈。  

“是陛下,这方面我们会注意的!”郭嘉到也不意外,关东各国跟大周一样,同属于中原文化圈跟血脉圈。  

与北方的蛮夷不是一个意义上的人。  

“说说鲜卑与突厥之事吧,这两国怎么搞到一块去了,还想一起来劫掠我大周,活得不耐烦了。”叶庆道:  

“那个吉利是急着想突厥从地图上彻底消失吗?”  

郭嘉解释道:  

“主公,根据北边探子还有商队反馈来的消息表明,这一年鲜卑的环境更严寒了,他们需要减少人口来过冬。  

而突厥轻为失去了阴山以南之地,生存也是更加的艰辛,所以主动找到了鲜卑,到时会集合所有大军,从云中等地作为突破口,进攻朔州与并州!”  

“嗯,鲜卑与突厥还能动用的兵马有多少?”叶庆问道。  

如果多,那大周就不能在东边开战了,还是应该将主力精力放在这二个游牧国家身上。  

没有真正太平的北疆环境,东边不宜大规模的动武。  

郭嘉想了想回道:“突厥应该还能筹集起十万到十五万的兵马;鲜卑的话,还能筹集出二十万左右!”  

原来鲜卑会更多的,不过被北石国给教训了一顿,死伤了十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