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飞龙在天(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万骑追着四五百骑向南运动,场面是何等的壮观。  

不过一支队伍想跑,想追上是极难的。  

尤其是逍遥府骑的战马有马蹄铁,跑起来更有耐力,没有这么容易乏累。  

直追到天黑,突厥人失去了叶庆等人的踪迹。  

只好骂骂咧咧了几句然后就返回去了。  

“该死的,这支周骑怎么这么能跑?竟然还追不上。”  

“都怪左木那家伙,竟然没能引到伏击地,不然这支周骑根本跑不了!”  

“说这么多也没用了,左木的实力大家也知道,跟对方只冲杀了一次就被打溃了,对方军中肯定高强的战将!”  

“那就这样便宜他们了?”  

“这支周骑肯定是要回高奴城的,我们更熟悉路,走近道抄到前面去,到那里在伏击围住他们。”  

为了避免突厥人悄悄追上来,叶庆等人继续跑了两个时辰,这才寻了个避风之地休整。  

“主公我们还北上探查吗?”赵云问道。  

经过今天这场遭遇战,可见越往北走,突厥人肯定越多。  

这样的遭遇战可能会成为家常便饭。  

为了安全着想,折路南返是上上之选。  

不过按军令他们探查的任务还没有完成。  

叶庆看向薛仁贵。  

薛仁贵道:“如果没有其它重要的情报,我们提前回去了,肯定会被军部还有二皇子的人捉住机会诬告一番,到时会很被动。  

而且这四周现在情况具体如何我们一无所知,万一突厥人在高奴城附近守株待兔,拦截我们,我军会有危险。”  

“所以末将以为,还要继续探查,不过要改道,从西边走,视情况在做定夺!”  

叶庆觉得薛仁贵说得不错,正要开腔,这时系统提示陡然响起。  

“叮!主人,突厥可汗邪利想知道叶震的作战计划,这几天是否会派大军去西河郡!愿意花费二万两白银作为报酬,是否售卖!”  

“叮!主人,突厥可汗邪利想知道叶震是否会停在高奴城行辕,高奴城会驻扎预留多少兵马,好为斩杀叶震攻破高奴城做准备,愿意花费五万两白银作为报酬,是否售卖!”  

“叮!主人,突厥可汗邪利想知道,高奴城后的整条大周后勤运输线,好派兵袭击骚扰大周后勤线,愿意花费一万两白银作为报酬,是否售卖!”  

“叮!主公,突厥左贤王顿榻想知道北地郡防御计划跟关隘地图,好绕过谢姑山,攻进北地郡,切断大军主力军团后路,以及叶震与关中的联系,从而覆灭大周军队,威逼攻掠关中三郡,愿意花费十万两白银作为报酬,是否售卖!”  

来了!  

终于来了!  

北上这么久,终于等来了突厥人的动作。  

叶庆逐条细细看下去。  

脑子里不停的分析研判。  

最后轻吐道:“系统,先把第四个去掉!”  

“好的主人,第四个消息,暂时搁置,你是否售卖前三个消息!”  

第四个消息,给的价格最高,达到了十万两白银。  

危险程度可想而知。  

不过叶庆不是军事小白。  

北地郡失不得。  

一失大军主力全危险了。  

而且关中三郡暴露在突厥人的兵锋之下。  

就算西河郡跟高奴城这边打赢突厥了,那也是战略失败了。  

所以他没有任何犹豫就否决了第四个交易。  

至于前面三个,他并没有立即交易,而是问向赵云与薛仁贵道:  

“你们说,如果突厥人知道了军部跟陛下的作战计划,我大周的主力前往了西河郡会有什么反应。”  

赵云与薛仁贵对视一眼。  

这个假设有些大了。  

看到叶庆那较真的目光,赵云道:“如果我是突厥可汗,定会先派大主力半路伏击大周前往西河郡的主力。  

然后携大胜之势回来进攻高奴城,将皇帝陛下团团围住,然后攻破城池。”  

“末将如果是邪利,会派两支部佯攻部队,一支装成主力在西河郡搞事,一支进攻前往西河郡的大周主力。”薛仁贵道:  

“然后真正的主力直接杀到高奴城,以攻破此城斩杀皇帝陛下为首要目的。  

只要皇帝陛下一死,整个西大周军事力量会迅速动摇瓦解,军心民心皆不存。  

而长安方面一但收到噩耗,势必震动,大周内部争权夺利,楚王与西凉王必争夺皇位而大大出手。  

如果侥幸让弘农王、河东王逃回大周腹地,二王会在封地树旗招兵,四王相争之局面不难出现。”  

赵云与薛仁贵的分析都极为的有理,都有可能发生。  

叶庆想了想又问:“那我们该如何自处!”  

“返回高奴城向陛下汇报这个情报,做好防备。”  

“去找大周主力军汇报这个情报,做好提防或是回援高奴城。”  

赵云与薛仁贵同时回道。  

然后相视一笑。  

因为二人说的就是对对方说的情报补充。  

叶庆看了看二人,将手中的干柴丢进火堆里,火堆的火焰,先是一暗,然后烧得更旺。  

“那!明天我们继续往东走,一直往东!”  

继续往东?  

赵云与薛仁贵有些看不懂了。  

叶庆刚才说的不是假设吗?  

往东走…难道,军部的计划真的会被突厥人获悉。  

“系统,三个消息都卖了,要干就干一把大的!”  

最终叶震会如何,叶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