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灞桥相送(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追命不解其意,不过稍加想了想道:“应该没有,一般人追不上我!”  

李儒面无表情,只道:“行了,你下去调理好身体。”  

追命这才离去。  

门关上,商鞅道:“文忧你怕新楚王的人追查回消遥府?”  

张仪道:“这不可能吧,追命的身手文忧你应该清楚,一般的一流高手肯定会被追命察觉。”  

“如果是入品级呢,你们有没有想过,万一追命在进那个秘密据点的时候就被人发现了,那结果会如何。”李儒忧郁的脸上阴森冰寒。  

一句话将张仪还有商鞅问得哑口无言。  

同时还有一股恐惧蔓延。  

你可以追别人,别人不能反追踪你吗?  

追命是有一流实力不假,可是那个秘密据点肯定有入品级的人,但是追命并没有发现这种人的存在。  

说明要么真的没有,要么你家不给你发现。  

前一种没什么大不了,后一种的话…  

三人将目光投向了叶庆!  

叶庆沉吟了一会,然后道:“不排除这种可能,不过以经不重要了,因为如果真被反追踪了的话,新楚王府以经收到消息了!  

估计正在商讨着怎么对付我们呢!”  

确实!  

要是反追踪的话,在看到追命进逍遥府的时候,人以经离去了。  

此时在多提这个以没有异议。  

“那主公,我们要不要将此事奏明给陛下!”张仪问道。  

叶庆想了想,手指来回在桌上敲击。  

最后微微摇头!  

“没有确凿的证据,说了也没用,而且现在是北上对付突厥之际,皇帝不会分心在去处理其它事,即使知道叶蔡的举动,也不会去处理的,而是要等到北方战事结束,搬师回朝之后在查办。”叶庆对李儒道:  

“文忧,你派人盯着新楚王府,二十四小时监控,从现在开始确保里面出来的每一个人都要找清去处,尤其是出城后进山的!”  

“是主公,儒明白了!”李儒回道。  

本来新楚王府就是他们锦衣卫重点关照的对像。  

不过现在是重之又重。  

尤其是这几天出没离开的人,一定有人出了新楚王府,进了山,那肯定是叶蔡的人知道追命的存在了。  

“就这样吧,如果追命被反追踪了,秦岭深处的那个秘密据点,会有所转移。等北边的战事结束之后,可能早以被焚毁了。所以…最近别让追命出去,好好待在府里,以免被商络城那边的官府之人认出来,最终反被利用。”  

追命的事,是一个不小的插曲。  

接下来,叶庆四人又商量了一下北上之事。  

最终定下方案。  

张仪随便叶庆出征。  

叶庆带着赵云部五百骑部,于禁三百步卒,总计一千六百匹战马。  

其它将领就带薛仁贵,程咬金留在民务坊。  

欧阳锋明着出城,第二天在乔装潜回消遥府。  

第二天,收到命令的各府各家纷纷领兵出征。  

一时之间,东门灞桥长柳道上,形形色色的队伍相继走过。  

送别的人折柳相送。  

一时之间依依惜别的场影不断上演。  

当叶庆的队伍走过的时候,前方的有人拦下了他们。  

“殿下,玲珑姑娘请你到长亭一叙!”  

拦住叶庆马队的正是武玲珑的婢女。  

叶庆是见过的,顺着她所指,看到路边不远的一个凉亭里,武玲珑正站在那里翘首以盼。  

这个女人,总是在该出现的时候出现。  

不知道这一回想干什么。  

叶庆催马过去,到了凉亭外跳将下来。  

武玲珑行礼道:“武玲珑见过殿下,听说殿下也要随军出征跟突厥人作战,特前来相送,玲珑略备了些糕点,请殿下带上!”  

叶庆道:“玲珑姑娘有心了,礼物我就收下来。”  

侍卫上前接过武玲珑送的东西。  

武玲珑邀请叶庆进凉亭,然后递出一个香囊道:“这是玲珑为陛下绣的平安囊,殿下也一并收下吧!”  

叶庆也没有拒绝,接过捏了捏,然后收进袖中。  

“玲珑姑娘是否还有其它话想对我说。”  

无事不蹬三宝殿,这个娘们肯定有事。  

“殿下真慧聪,此来相送殿下,不知道何时才能在见,战场凶兵,刀剑无眼,还请殿下怜惜身体。”武玲珑道:  

“如果殿下大胜归来,玲珑愿意兑换自己的诺言,只求殿下能平平安安,无事无优。”  

“果真,这一次不准耍赖。”叶庆双眼放光,色米米起来。  

“呵呵呵,我就知道殿下没有忘记玲珑,殿下果真是惦记着奴家的小身子,奴家好感动。”武玲珑痴痴的笑了笑,然后道:  

“殿下有所不知道,我们花万楼最近来了一个叫东方晓月的人,此人极会蛊惑之术,一来我们万花楼就将所有男人给迷住了,奴婢现在以经被那些臭男人给抛弃了,只有殿下还依旧不改初心惦记奴家。”  

“呃…还有这种事,这个东方晓月何许人也,有如此魅力,敢枪你的风头,待我因来,一定要好好教训他,为玲珑姑娘出出恶气。”叶庆信誓旦旦的许诺道。  

其实心里都快笑出声了。  

因为这个东方晓月大美人,就是东方不败呀!  

想到男人玩男人…呃,瞬间恶寒。  

“殿下有心便好,殿下还是不要见到她为妙,万一殿下也被勾了魂去了,奴家就更得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