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商鞅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随机推荐:  

“快看,真有人上台了!”  

听到商鞅的话,场面一片骚动!  

竟然真有人要拭!  

所有人的目光就焦距到了商鞅的身上!  

“公孙鞅?听都没有听说过!想来也不是什么大才!”  

“看他穿着如此寒酸,区区寒门而以,就算学到点东西也只是皮毛而以!”  

“关东来的,呵…”  

质疑、讽刺、摇头不一而足。  

正如对待叶庆一样,没有人看好商鞅。  

“看来这就是六弟的段了,在大周找不到可以拿出的士人,转而从关东它国随便挑了一个落魄书生来撑场面,以为这样就没有人知道了。”叶伟对身后的下道:  

“有谁知道关东的公孙氏!”  

真正的贫苦百姓之家是出不了读书人的。  

寒门那也是落魄的贵族。  

祖上必有来源。  

所以叶伟问了问追随便自己的人。  

这帮人都是世家出身,不管是大周的世家还是国外其它世家,皆了如指掌,如数家珍。  

“公孙氏,关东出名的只有原卫国王室,不过卫被魏所灭之后,公孙氏以没落,不足为谈!”  

“这小子只说是关东公孙氏,没说是卫公孙,可能都不是公孙氏的直系,八竿子都打不着吧!”  

“那就更不足道哉了…”  

商鞅没有理会众人的目光与议论,朝着叶庆方向双作揖行礼。  

叶庆也完当不认识,问道:“公孙鞅,你所学为何?所展示为何?期许如何?”  

商鞅挺直了身板,正色回道:“鞅所学为法,今议法、论律,鞅欲做逍遥府总管,领逍遥府众,成殿下之下,众人之上。”  

“法家…哈哈哈,原来这家伙是法家的人,学的是律法之学!”  

“一人之下,众人之上,他到是口气不小呀!”  

“没错,不说逍遥府其它人,光是那张仪我听说到是挺能说会道,有些道行,并非庸才,上来就想骑到张仪的头上,怕是这位逍遥府的老人不答应吧!”  

“嘿嘿,有好戏看了…”  

众人没想到商鞅竟然学的是法,要展现的也是法。  

到是有些失望。  

诗词歌赋才是士人主流。  

为官之道当首倡经论,学儒为先,农在其次,在次为兵,百家为未。  

一听商鞅是学的法,众人便不在看好了。  

同时又有种理所当然之感。  

儒家精要所学更多,一般的家室小民根本接触不到,学不全。  

又怎么做高才,修德。  

“好!我就欣赏你这种胆气,请开始你的表演,让大家都一起检验一下你的才华,用你所学的东西说服我!”叶庆轻抬右,做了一个请的势。  

商鞅回了一个躬身礼,这才目光扫向四周,侃侃道来:  

“法乃立国之本,强国之剑,稳国之斧;国失法则乱,民失法则不安,天下失法则水不流,木不长,阴阳不交,万物不存。  

法乃天下之始,当人人敬之,人人尊之;不论高低贵贱,不分上国下民,不离庙堂江湖,皆因守法、爱法、护法、懂法、用法、行法。”  

说到这里商鞅顿了一下,四下一片安静。  

貌似商鞅也很能说呀!  

这一套一套的,看着好有道理。  

百姓们都屏住了呼吸,静心来听。  

而其它学派,不看好商鞅的则一片倒的嗤之以鼻。  

“笑话,立国之本是世家,国无世家不存,没有世家才会大乱特乱,世家乃为国之基石…”  

“我儒家被你吃了,儒才是天下之首,小小法家夸夸其谈,也敢妄议!”  

“可笑,人生而有高低贵贱,法是尊者给贱民制定的,岂容你聒噪!”  

商鞅的开场白,一下子惹了众议,引来一片声讨。  

“庙堂是庙堂,江湖是江湖,朝廷管朝廷的,想管我们江湖上的事,你怕是想多了。”某栋楼下屋檐,几个江湖打扮的男子抱剑在身,蔑视冷哼,目光全盯在了叶庆的身上。  

“看来都不用我们出了,就这小子的话,直接可以让这场闹剧收场了!”  

“没错,还没开始就结束了,让王爷白操心了!”  

叶庆将楼下所有情况尽收眼底,然后看向商鞅道:“公孙鞅继续说下去,不用顾忌,这里可以畅所欲言,任何干扰威胁之人,自有逍遥府料理。”  

话落,英雄楼后院腾飞一道身影。  

然后飘站在了楼顶瓦梁之上。  

双臂一展,锦衣猎猎。  

四周气流一阵滚动。  

场所有武者,耳朵一动,脸色一变。  

齐唰唰的看向了英雄楼顶。  

只见那里站着一个白衣年男子。  

棕黄的脸须,目光如电,锐利如鹰。  

“那是…入品级高!”  

没错,这人正是欧阳锋!  

一个入品级的高坐镇,谁敢放肆。  

街上,逍遥府卫队也齐握着兵器掷地有声的喝了一语,杀气十足,场面肃然。  

“谢殿下!”商鞅朝叶庆致意,然后才道:  

“现今之大周或是天下,皆到了极需要变法之时,各国各地皆危重重,不变法则亡,变法则强,而且唯法家为首冲,不尊法不量法则无从谈其它,所以草民在此借殿下的舞台向当今陛下谏言,我大周需要变法,我大周想西安羌,北拒突厥,南吞巴蜀,东击列国,需要变法图强。”  

“荒谬,我大周在当今陛下的带领下,日益变强,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