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封爵阳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竟然不用太监传旨!  

改用千牛卫!  

叶震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叶庆双手拱垂,以礼待之。  

“臣子叶庆接旨!”  

其它人则纷纷行礼。  

这时这名手持圣旨的千牛卫才打开圣旨,朗声念道:“叶庆朕之六子,出宫以来修身立德,安命于民务坊,与邻为善,为民务坊之治安多有建树,现赐逍遥县男,汝当勤勉,为大周建功,不辱朕令。”  

赐爵!  

竟然是封爵!  

十四年了,终于封爵了。  

这算是承认有这么一个儿子了。  

不过…仅仅只是一个县男。  

这就小气了!  

堂堂皇子封县男?  

要知道一般的功臣之子,到了成年,多少都能领到爵位。  

子男、县男这种乃是烂大街的。  

亲王、郡王之子,都能赏个侯爵什么的。  

所有人都是一愣。  

这是祝福好呢!  

还是祝福好呢!  

不过叶庆不关心封什么,而是琢磨着叶朕这圣旨的措词。  

与邻为善!  

这怎么都像是讽刺。  

他叶庆一来民务坊,三天就灭了四会。  

这还叫与邻为善。  

治安多有建树,这不是鬼扯蛋。  

民力坊有三帮十会,长安最差的三个坊。  

最混乱的三个坊,哪里来的治安可言。  

这是说他灭四会有政绩吗?  

怎么听着像是挑唆的意思。  

果然念完圣旨,六名千牛卫,跳下马来,直接参拜道:“我等俸陛下之令,从今日起负责保护逍遥县男!”  

“我等从今日起暂归逍遥县男调遣!”  

“我等从今日起负者协助逍遥县男维护民务坊之治安!”  

“什么?陛下将六名千牛卫调来保护六殿下!”张让吃惊不已。  

叶庆这时来运转太快了。  

果然到底人家是龙子龙孙,是天子的种。  

不会真的让他默默无声。  

前面应该是在考验他。  

张让在看叶庆的眼睛更加的炽热了。  

如此看来,叶庆以经进入了天子的视线。  

未来争夺那个位置也不是不可能。  

不过叶庆却微微挑了挑眉。  

叶震呀叶震!  

还是那个冷酷无情的皇帝!  

这出手也太快了。  

不给他一点反应跟发展的机会。  

阴谋不成,玩阳谋了。  

现在又是赐爵,又是派人。  

不明着告诉三帮六会,叶庆就是叶震派来吃掉民务坊的。  

前面的恶心,他根本没放在眼里。  

要的就是直接刚。  

虽然早有预料皇帝叶震会干预,但是没想到介入得这么快。  

叶庆连圣旨都没有在接,只说了一句起来吧,就转身回了府邸。  

六名千牛卫早料到这样的结果。  

自动无视了所有人的目光,很自来熟的自顾自的牵马进逍遥府。  

逍遥府的人看这六人的眼神有些复杂。  

依叶庆的表情来看,这像自己人又不是自己人。  

退不能退,用不能用。  

就是一颗钉子。  

“叫易达将他们六个安排到府里东南角最边上,就是要起墙那间民房,吃食用度一切按我们府的标准来。”叶庆进了大厅吩咐了一句。  

自有人去传话。  

六个千牛卫互视一眼。  

面无表情!  

将圣旨交出来,然后等易达带着他们离去。  

等六人走了,叶庆这才招集于禁、赵云、谢逊、张仪、李儒、雨化田等人过来!  

“事情你们都知道了,我就不多说了,这六个千牛卫名义上是来保护我的,但实质什么情况你们都应该知道。”  

张仪道:“陛下不希望看到我们跟民务坊剩下的三帮六会合平相处,我估计收到消息的三帮六会,明天起就不会再与我们合作了。”  

“不光不会合作,甚至会明着暗着打压我们逍遥府,陛下这一计阳谋可是真的狠呀。”李儒冷声说道。  

“殿下,既然陛下不让我们活了,大不了反了他,你来当皇帝算了。”谢逊脾气向来暴躁,性子急,闻言大有不满。  

堂堂六皇子,赏个县男打发叫花子呢。  

现在还要阻止他们发展,挑唆三帮六会,发起火拼。  

世上哪有这样当爹的。,  

不公平也就罢了,还要至儿子于死地。  

“谢老哥慎言!”张仪满脸惊骇的劝道。  

赵云清咳了一声道:“谢大哥,不可妄议陛下,免得给主公招来麻烦。”  

于禁、雨化田、李儒则没有说话。  

叶庆扫了众人一眼道:“既然麻烦无法避免,与三帮六会迟早开战,那就好好积蓄实力,一时半会三帮六会也不会与我们兵戎相见,只多是一些小摩擦,所以大家各司其职位,尽快将我交待的事做好。”  

“有了足够的实力跟底气,我们才不惧怕任何人!”  

“是主公!”  

“什么?父皇给叶庆封爵了,这怎么可能?”  

“还给他送了六个千牛卫!怎么会这么突然,父皇不是很讨厌他,不是视他为我叶家的耻辱吗?”  

收到消息的叶茂要自闭了。  

今天没有除了叶庆就算了。  

他还封爵,受宠了。  

难怪父皇改口味了?  

一旁的木九道:“王爷不必惊慌,陛下只是给他封了县男,这是我大周最低一等的爵位,他并没有受到陛下的宠信,相信他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