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潜修(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仙人饶命,仙人饶命”张五爷突然跪下,不断磕头道。  

他身后的七八人面带惶恐,此刻也跪了下来,向季石磕头。  

看到季石的实力,他们知道根本无法抗衡,唯恐季石随手灭了他们,纷纷跪地求饶。  

“不用如此”季石伸手一抬,所有人瞬间都站了起来。  

“你是源天师的后人吧”将张五爷扶起后,季石询问道。  

“仙人怎知…”张五爷惊讶。  

他一般不会透露自己是的源天师的后人,也很少有人知道他是源天师一脉。  

他们如今没落了,连神桥修士都没有,若是让人知晓他是源天师的后人,说不定就会遭劫难。  

竟源天师一脉辉煌过,也有不少敌人。  

“我得到了《源天书》”季石向他解释道。  

“源天书…”张五爷眼睛猛然瞪大,脸上充满了震惊,衰老的躯体都是一震。  

源天师在北域是一种特殊的称呼,代表一种境界,是对那些能操控山川地貌、定龙脉、控神源的源术至高之人的尊称。  

源天师在被北域可谓是地位崇高,连各大圣地与荒古世家也会奉为座上宾,不会轻易得罪他们。  

因为他们在山川地貌上的实力很是强大,能改变一地的地貌,还能拘出地下的龙脉,可让灵土化为荒地,也可让荒地化为灵土。  

除此之外,源天师最强大的能力便是堪破石中秘。  

他们能堪破石中的秘密,知晓奇石中蕴藏了何物,也能安全切开奇石,获得其中的仙珍。  

北域最特殊的就是源矿,而伴随源矿的还有各种奇石。  

这些奇石中,蕴藏着各种奇特的东西。  

有源,有神源,有灵果,有神药,有仙金,有兵器,甚至有太古生灵。  

因为北域盛产奇石,甚至和地球上的赌石一样,有各种大规模的赌石坊。  

不仅仅是北域的势力,就连中州的圣地与世家,也在北域开有各种赌石坊。  

而源天师作为能堪破大部分奇石的奇人,自然没有大势力会得罪,反而会被各大势力奉为座上宾。  

也正是因此,源天师一脉曾经无比辉煌。  

而张五爷的祖上,便是源天师一脉。  

但在千年前,张家有位先人,带着《源天书》进入了紫山,一去不回。  

没了源天书,他们这一脉自然衰落了,后代更没能力进入紫山,将源天书取出。  

在接下来的时光中,他们这一脉不断衰落,最后和普通人差不多。  

也正是如此,到了张五爷这一代,他们才会如此落魄,连神桥强者都没有。  

张五爷知道紫山的恐怖,也知道自身的弱小,早已绝了寻到源天书的心思。  

本以为源天书就此消失,永不再出现,哪里想到会在今天,被人告诉说找到了《源天书》。  

这一瞬间,张五爷甚至有点恍惚。  

“走吧,先回到村里再说”看到张五爷有些激动,季石出声道。  

“好…好…仙人请…”张五爷满面红光,充满激动。  

将神源收回,季石随着众人进入他们的村子。  

来到张五爷的村子,主要五件事。  

一是因为要潜修,提升境界,好在过段时间去往中州取得圣人遗物,还有获得兵字秘。  

有了兵字秘,以后掠夺禁地,成功性都会增大许多。  

二是因为得到《源天书》,需要时间来修炼,也顺便照顾一下源天师的后人,完成在紫山获得源天书时许下的承诺。  

三是因为黑皇,这里是黑皇最有可能会来的地方,季石顺便在这里等它出现。  

四是因为村子里的两个人,他们有着特殊血脉,未来甚至能成准帝。  

不论是将其收服,还是收其部分本源,对季石来说都要来一趟。  

至于第五点,也是因为村子里的石藏。  

这个村子曾经出现过源天师,更有源天师专门留下的奇石。  

村子里的各种石具就是源天师留下的神藏,其中一个奇石中有特殊的神物——石胆。  

石胆作用奇特,能修成源天师一脉的源天神眼。  

这种神眼能堪破虚妄,直视本源,对季石来说有很大用处。  

“仙人请,这里就是我们村子最好的地方”张五爷将季石带进村子,而后将季石带入一个干净的房间。  

他一直有些激动,骨瘦如柴的身体一直在颤动,很久都没恢复过来。  

对他来说,知晓源天书重新出世,这是根本无法控制的喜悦。  

即使季石不传授他们《源天书》,他也不会有怨言,毕竟是对方从紫山中将其带出。  

身为源天师的后人,他们自然清楚紫山的恐怖,知道季石必然遇到了很大的风险。  

对他来说,只要知道源天书重新出世,这就是一个天大的喜讯。  

这是他们的至宝,也是他们一脉的源术精华,是先人传承的结晶,即使流落在外,也比永远深埋紫山要好。  

“不用称呼我为仙人,我叫季石,直接称我为季石就行”季石脸上带着笑,对张五爷道。  

张五爷连连推脱,最后在季石的坚持下,方才同意。  

“我准备将源天书中的内容传你,但源天书我要留一段时间”季石没什么掩饰的,对张五爷直言道。  

“这没事,不传我为好,我们根本守不住”张五爷连连摆手,并没被喜悦冲昏头。  

他现在几乎等同凡人,村子里最强不过命泉,根本不敢拿着源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