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发福利(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冉少棠坐在屋里有一柱香的功夫,床上的孱弱少年除了她进来时,态度诚恳的道了一声谢,其他多余的话,一字未说。  

冉少棠问:“你叫什么名字?”  

少年:......  

冉少棠等了一会儿,又问:“你是如何中的毒?这个总可以说吧?”  

少年:......  

冉少棠又等了一会儿:“你可想知道我是何人?”这人总要有礼貌吧,救命恩人的名讳总要知道,好供个长生牌位什么的。  

然而,少年:......  

冉少棠想不出为何有人如此惜字如金。  

要不是他开始时那句道谢,她真以为自己救了一个和师父一样不会说话的人。  

又一柱香后,冉少棠终于死心。  

原来不是问的方法不对,是人不对。  

这人就是个不想说话的人。  

不过,少棠在这坐的几柱香时间里,发现了重要的一条线索。  

这个少年她认识。  

说的明白些,这个少年鼻梁上的黑痣,让她想起五年前差点要杀死沈惟庸的那个破庙之夜。  

少年当时也在破庙里,一身破旧紫衣,陪着一个将死的老人。  

她记得成乙师叔说过,这孩子是东察族人。  

东察族人遍布九州,行踪诡异,难怪问他什么都不说。  

冉少棠这下理解了。  

这还真让三七说中了。  

真的是个麻烦。  

药王宗的人要避讳东察族的人。  

幸好,她的脸是别人的脸。  

哪怕那破庙少年记住了也无妨。  

在两人对视的一瞬,她差点以为他这出了她。  

因为,他看她,是那种看熟人的感觉。  

还好,他看了几眼后,目光终于转向别处。她看到他那道目光中的毫无兴趣。虽说放下心来,却又有点不甘心。  

不过话又说回来,当初要避讳东察族是因为担心毒仙门的人从东察族那儿得知药王宗的行踪,如今解药已成,毒仙门已经不足为俱,连带着东察族也不是个威胁了。  

冉少棠从挫败中重新找到了斗志。  

既然少年不说,那就不说吧。  

她还有其他事要做,没精力管他。  

只要短时间内看好他,别让他到处乱跑就行。  

冉少棠特别嘱咐了三七,把这两个中过黑水翠雀的人好生看管,她明天要在寿材店开张时,搞个大的。  

深秋,一场缠绵夜雨,第二天早上,冷得人不想起床。  

三七早早爬起来准备提前去店铺,刚走到游廊上,却见冉少棠已经提着剑从外面练功回来了。身后还跟着不停打哈欠的终九趴。  

三七以为自己已经够努力,没想到有人比自己有能力,可是却比自己还努力。  

看到冒着热汗的榜样,他像是打了鸡血,决定从明天开始要起的比鸡早。  

用过早膳,冉少棠换了一身新衣服出现在四平街上。  

三七早早的带着人把个开张仪式搞成跟状元及第似的。  

药王宗钱庄,药膳坊开业的次数多了,三七参与操持了几次,颇有经验!  

冉少棠从马车上往外看,街市上三三两两的人已经好奇的聚集在寿材店门外看热闹。  

秋雨过后天气渐寒,人们大多没事不出门。  

三七看到自己主子的马车停在街边,却未下车,定是在考验自己的办事能力。  

他让伙计点了一挂鞭炮,噼啪声吸引了几条街的人过来围观!  

有人看到是寿材店开张,觉得大早晨的晦气,骂骂咧咧的要走,三七叫人撒了一把铜钱,顿时要走的人不但不走了,还一哄而上蹲下抢起钱来。  

撒钱这种冤大头干的活百年不遇,这个消息瞬间长了翅膀,飞到昭亭各个角落。  

不肖一盏茶的功夫,略显空荡的大街上,已经人摞人,人挤人。  

三七满意的让人搬出两筐铜钱摆在门口,一把又一把的东撒西抛,引得民众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  

整条街上的热情都被铜钱给带高了。  

冉少棠的热情也很高涨,站在马车驾驶位置,示意王福按计划行事。  

“咣咣咣”的锣鼓声,立即传到了三七耳中。  

他望了马车上站着的自家主子,连散两把铜钱,大声宣布:“今日小店开业,有特大喜讯公布。有请本店终老板。”  

他扬手冲冉少棠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民众的视线跟着三七看向马车那边。  

冉少棠站在高处,一身湖青色长袍,面如温玉,双目如星,气度非凡,一时之间让为抢钱而疯狂的民众短暂忘记了自己身在何处,要做何事。  

“今日我们塞神仙开张的好日子,不仅有钱发,还有福利让给大家。”  

秋风拂风,吹凉了部分人发热的大脑。  

一家棺材店,能有什么福利?  

即便是福利,一般人也消受不起,更不愿消受。  

冉少棠折腾这波大行情,无非是让全城人都知道有家棺材铺开张,就在毒仙门旁边。想到棺材铺就想到毒仙门,想到毒仙门就想到棺材铺。  

与死亡连在一起毒仙门,永远也别想洗白。  

她继续放大招:“两个福利永久有效。凡是中毒而亡的,凡是在毒仙门治病误诊而亡的,经仵作验尸证明后,可来本店免费领取丧仪用品,包括棺椁。”  

她这样说是经过仔细调查的。  

毒仙门治活了不少人,也治死了不少人。  

而且,骨万枯那拨人依旧看着收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