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吐蕃国师鸠摩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我叫苏黎!  

前不久刚刚穿越来了这个世界,见识到了武功神奇之处的我决定练武。  

事实证明了小说里都是骗人的!我先去了终南山后山,准备潜水进入古墓学习九阴残篇,结果里面实在太深了,我压根游不过去。  

不过作为一名新世纪的青年,我的抗压能力极强,我并没有放弃,而是决定从正面突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我堪比朝伟家辉的演技骗过小龙女加入古墓派。  

结果…  

“喂!兀那小子,你是谁,怎么出现在我们全真教的禁地?!”  

终南山后山,一片林子中,苏黎看着面前两个身穿道袍,手持长剑的年轻道士,一时间失了方寸。  

他也没有想到,他从山口一路到后山的水边都没有碰到一个全真教弟子。  

在后山寻找古墓还没有一盏茶的时间就碰到了两個全真教弟子…  

他这算倒霉还是运气好?  

偏偏让他给碰上了!  

若是苏黎仔细想想,定然能够想到其中的缘由,古墓所在乃是全真教禁地,自然有不少的全真教弟子看守。  

至于后山的河边,在他们看来太正常不过了,干嘛大费周章派人去守着?  

苏黎正在犹豫,却听到另外一个全真教弟子开口道“师兄,今天好像是咱们全真教招收弟子的日子,这人莫非也是前来拜师学艺的?”  

苏黎听着那人的话,立马顺竿往上爬“对对对,两位道长,全真教乃是道门执牛耳者,我听闻全真教于今日大开山门广收门徒,我便千里迢迢前来,正是为了拜师学艺,谁承想上山之后走错了路,到了这儿!”  

古代的人大多都是看脸说话的。  

苏黎本来就俊朗不凡,任何人看了都会心生好感,再加上苏黎的态度恭敬有礼,这两人也是信了几分。  

“这位施主,此处乃是我全真教禁地所在,施主还是抓紧去参加收徒大典吧!”  

其中一人说道,苏黎连连点头,刚想离开,却听到那人继续道“清云师弟,你带这位施主去山门参加收徒大典吧,终南山路况复杂,免得这位施主迷路!”  

苏黎闻言愣住,他原本想要自己先下山离开的,可谁承想这人居然想带自己去参加什么收徒典礼…  

苏黎脸上先是一片郁闷之色,可渐渐的,苏黎紧皱的眉头也逐渐舒展开来。  

因为他仔细一想,留在全真教,貌似也不是不可以啊!  

苏黎的最终计划是什么?  

先将这九阴残篇学到手,有了自保之力之后,然后用学到的武功找几个山寨搞点儿钱财和马匹直奔大理无量山,看看还能不能找到北冥神功以及凌波微步,顺道再找找段延庆的踪迹!  

可是苏黎见到这两个手持长剑的全真教弟子之后,苏黎就改变了主意!  

苏黎所处的世界可不是什么游戏世界,他也没有什么系统或者面板捡到秘籍之后就能自动掌握,九阴残篇也好,北冥神功或者凌波微步也罢,这都是需要苏黎自己修炼的。  

这三者都需要苏黎有一定的武道基础知识。  

苏黎一个现代人可不知道什么经脉还有穴道之类的知识!  

就算神功到手,怎么修炼?  

还有凌波微步,这门武功可是要求修炼者了解周易八卦的。  

段誉正是因为了解周易八卦,再加上他的习武天资,这才掌握了凌波微步!  

苏黎若是想要学习之后的种种神功,得找个地方打下基础才行!  

苏黎觉得,没有比全真教的心法更适合夯实基础了!  

郭靖便是因为从小修炼马钰传授给他的全真心法,导致不管是学习降龙十八掌还是九阴真经中的武学,都有扎实的基础,从而事半功倍。  

苏黎自然懂得权衡利弊,他原本的计划就是想方设法学习一些闭气之法,现在看来,拜入全真教,学习其内功心法,了解武道知识,打下基础之后,再去尝试取得九阴残篇!  

想通此处,苏黎的脸色瞬间恢复了正常,主动跟在了那清云道长的身后。  

处志清静,这是全真教的辈分排行,眼前这个清云,正是全真教的四代弟子,他的师父是全真教志字辈的道士。  

两人有说有笑,很快便到了终南山的山脚处,已经陆续有人在这儿聚集。  

“施主,直接过去等待吧,你若是通过了考验,自然会有人接你进山!”  

那清云道士说道,目送着苏黎进入人群,这才转身离去。  

苏黎站在人群中,左右打量起了这些来拜师学艺的人。  

这些人有的身穿绫罗绸缎,有的则是粗布麻衣,目光坚韧。  

毫无例外,他们都是来拜师学艺的,并且都是十一二岁的少年。  

苏黎十七岁左右的身高,站在里面倒是显得有些鹤立鸡群了。  

苏黎听着别人的交谈,心中越发打鼓。  

原来全真教收徒是分两种批次的,一种则是单纯的道士,只顾求道长生。  

还有一种便是眼下这些人,既想练武,又想求道长生。  

前者对年龄并没有要求,而后者,则是越年轻越好!  

至于其中缘由,苏黎自然也知道,年岁大的人,根骨已经定型,极难有所成就。  

虽然全真教没有说年龄界限,但是每次招收的弟子都在十四岁以下,这让苏黎的心瞬间提溜了起来。  

他还想着要留在全真教打基础,现在好了,这已经不是他留不留的问题了,是人家收不收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