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龙柱剖心(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龙柱,一个世俗王朝真正的核心与底蕴。  

皇帝可以随便死,只要龙柱巍然屹立,皇朝就绝不会灭亡。  

大衍的龙柱,其实就在皇帝寝宫长生殿背后的龙柱殿,以方便皇帝随时观测龙柱的史记情况。  

正常情况下,除了经历重重考验的龙柱监卫士,非皇族绝对不允许接近龙柱殿与龙柱。  

大衍龙柱,就是大衍皇族的逆鳞,触之者死。  

但,今夜情况特殊,唐伯彦便无视了这条未落于纸面的潜规则,与长公主田福陵一起进入了龙柱监,站在了距离龙柱三步的距离。  

龙柱,其实并非由金石草木构成,而是一道龙形光柱。  

大衍龙柱色呈明黄,龙腹之下有四爪,每一爪皆有五指。  

换句话说,大衍龙柱其实就是一条——光之五爪黄龙!  

龙柱光色璀璨还是暗淡,龙躯的粗细长短,皆是一国龙气强弱消涨的最直观体现。  

据说,孝武皇帝时,大衍龙柱光耀玉京,龙躯直径超过一丈!  

如今,龙柱之光耀龙柱殿,水缸粗的明黄盘龙,依然鳞爪飞扬,再往上龙头…没了!  

“这、这是什么情况?!”  

在外人面前素来镇定有气度的唐丞相,震惊无比看着仿佛被人一刀斩断而创口整齐的龙颈。  

龙柱监监令郭守一惶恐答道:“长公主、丞相,原本还好端端的啊!但那三声鼓突响之后,真龙的头就开始慢慢低垂了,又过了一会儿龙头就掉了!落地消失无踪,龙柱就变成了现在这般模样…长公主、丞相,我等时刻兢兢业业守护龙柱,此事真与我们无关啊!”  

“大衍这是真的要…”  

仰视着无头龙柱的长公主田福陵梦呓般说道。  

“长公主殿下!”唐伯彦却猛然大喝:“慎言!”  

田福陵凄楚一笑:“呵,丞相啊,龙柱已经变成了这般模样,还需要慎言什么?”  

“龙柱变成了怎样?”唐伯彦竭力瞪圆双目喝道:“郭监令,大衍龙柱崩塌了么?!”  

“没有!绝对没有!”  

郭守一急忙回答。  

“郭监令,你等且先全部出去。”  

唐伯彦又道,龙柱监监令郭守一等守卫如蒙大赦,连忙退出殿外。  

待殿门重新关闭,唐伯彦便把同样的问题,甩给田福陵:“长公主殿下,田氏列祖列宗守护千载的大衍龙柱,崩塌了么?!”  

这个问题,田福陵不得不答:“未曾…”  

“龙柱既然未曾崩塌,这般如丧考妣志气全无,做给谁看?又对得起田氏哪位先皇?”  

唐伯彦继续追问。  

这容不得反驳的问题,让田福陵不得不赶紧认错,面向自称有罪。  

唐伯彦便话锋一转,又道:“龙头离奇失踪,龙柱却安然无恙,必是有人在暗中谋害陛下、窥伺大宝,此乃历代先皇死而有灵,在向长公主您示警!长公主殿下,还请速做决断,否则陛下恐撑不到微臣老父找出万全救命之策啊!”  

决断什么?  

决断是否下旨缉拿康王。  

今夜连番异变,之前那些还好说,现在龙柱都无故断头,性质何其严重?必须有人站出来负这个责任背这口锅的。  

这锅,险死还生的少帝不可能背,勇敢担起天下的长公主不可能背,孤这个弹尽竭虑为大衍续命的丞相不可能背,茂陵那位尸骨已朽的武皇帝不可能背…  

剩下有资格背起这口锅的还有谁?  

孤之父?  

但凡还有一丝良知未泯之人,皆不可能将这口锅扣到吾父头上。  

更何况,有孤在,我看谁敢?  

这样,尚有资格背锅的,便只剩下了康王田德基…不是么?  

不,并不是背锅,田德基潜回玉京本就是图谋不轨,他这不是背锅,是罪有应得。  

“丞相,十九王叔他…会束手就擒么?”  

心乱如麻的长公主忍不住问道。  

“当然不会。”唐伯彦微微一笑:“不过,他那些布置,微臣早已悉数看穿,无论他束手就擒还是拼死一搏,结果并不会有多太区别。”  

若是在被他田德基经营多年的东北四郡,想要拿下田德基还真有些难度,但是换在这京畿,孤捉他田德基与瓮中捉鳖何异?  

田德基布置的那些暗子暗招,尽在吾眼底!  

“丞相,你、你要杀十九王叔么?”  

长公主目光微闪。  

“长公主殿下此言差矣,微臣为何要杀康王?”  

唐伯彦反问。  

“因为、因为…”  

田福陵欲言又止——因为,杀了十九王叔,丞相你就再无制衡了啊。  

“哎——”田伯言一声长叹:“长公主殿下,微臣起于微末,先皇于微臣有知遇之恩,本想辅佐先皇中兴大衍,奈何天不假年先皇中道崩殂…如今,微臣只想愿辅佐先皇所遗血脉,继承先皇之志尽先皇未尽之业,此心可昭日月,殿下您可知?所以,微臣绝不容忍任何人,破坏中兴之势以及伤害殿下您以及陛下——世家不行!邪神不行!康王,更不行!”  

长公主,你居然担心我夺了你们田家的江山?  

呵,我要这江山有何用?  

王朝更迭,受苦的全都是本就生计艰难的黎明百姓,这与我那改良中兴造福苍生的理念背道而驰啊!  

若真想谋朝篡位,我怎会日复一日为大衍殚精竭虑?  

这番话,终于将长公主田福陵打动:“丞相,还请少造杀孽,更勿株连过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