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女神降临(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把宛城毁了是什么意思?  

其实是字面意思。  

那座唐宁不曾进入的宛城,真的变成了废墟。  

不仅是变成了废墟,整个小世界似乎也缩小了一些。  

那个黑化的宋定伯倒是又活转回来了,在宛城废墟倾倒的城门口附近徘徊,不过在看到进来查看情况的唐宁后,这宋定伯立刻就像见了厉鬼似的尖叫了起来。  

“你不要过来!你不要过来!”  

那宋定伯尖叫着,跌跌撞撞逃入了废墟深处。  

唐宁试了试,将意识之中的游戏角色与真实人物具现出来倒是依然能做到,令其行动与说台词也都还是如臂使指。  

唐宁这才默念出去,重归现实世界。  

“幼菱,你在里面究竟做了什么啊?那宛城城区面积不小,拆的一座完整建筑都不剩,可不容易。”  

唐宁问道,其实他心里还有另一个问题没好问,那就是宋定伯为啥见了他老人家就像见了鬼,这要说和武幼凌没点关系他反正是绝对不信。  

“里面阴鬼灵气浓郁,我没忍住稍微打坐了一小会儿。”武幼凌略有点脸红的答道:“我真没想到,那么大座宛城居然是个空壳子,稍微一吸就塌了…”  

这方世界的人类,从意外掌握巫术到修真炼气,至今其实尚不足万载。  

因要与妖魔鬼怪争夺生存空间,修真者被迫走了一条先军之路,各种法术皆追求实用与战斗力,正邪什么的基本无人在意,对理论的深入研究更是其次的其次。  

说句不好听的,举起赤血龙旗后的前九千年,别看人族好像一直都在高歌猛进开疆扩土,可若是妖魔鬼怪们联合起来,灭掉人类根本不是难事儿。甚至就算不联合,那些王级、皇级的妖魔鬼怪,单枪匹马也能对人类整体造成巨大伤害。  

事实上,那些高级的妖魔鬼怪,本就没打算坐视人族壮大。  

比如帝宇造龙柱家天下后,人族修真撕裂成为了修真与巫术,追随巫师的那些部落迁移向四荒,一直窥伺在侧的妖魔鬼怪们便结成联盟,在各自的王带领下趁机反攻了一波,毁灭了大量外迁的部落。  

帝宇所建立的史上第一个修真帝国,亦丧失了大片国土,几乎被从中切断一分为二。  

妖魔鬼怪们联盟所打的,分明就是分割包围,再彻底覆灭的主意。  

若非妖魔鬼怪的联盟内部出了问题,还未灭掉人族就自己轰轰烈烈打起了内战联盟一拍两散…这世上恐早已无人族。  

然而即便如此,帝禹所立的修真帝国仅传国四世便龙柱崩溃真龙失德国土一分为二——妖魔鬼怪联盟未做到的事情,人族自己把它给办了。  

自那以后人族与妖魔鬼怪势力便犬牙交错。  

人族在不断进步与内斗,妖魔鬼怪们也在学习与内斗人族的灭族危机始终时刻高悬不曾解除。  

若非千年之前那位昊天道尊凭空出世,涤荡十三州。  

人族岂有如今这般好日子?  

也是那位昊天道尊,首创出了“道”这个概念。  

可惜,昊天道尊语焉不详妖魔鬼怪被屠的几近灭绝后灵气日渐衰竭修真者们自顾不暇,对求不得的“道”研究停滞,众修士更愿意去研究昊天道尊对灵气之细分。  

首先是阴阳之分,也即阳性灵气与阴性灵气。  

其次是阴阳灵气内的小分类,比如阳性灵气可以粗分为地、火、水、风四柱灵气…别人怎么想的唐宁不知道反正他老人家觉得“四柱”这个柱之概念,多半就是龙柱引申而来的。  

阴性灵气则被粗分为了五柱多出来的那一柱,正是武幼凌刚才所说到阴鬼灵气。  

阴地、阴火、阴水、阴风、阴鬼阴五柱。  

加上阳四柱,合称阴阳九柱宇宙之基。  

九为数之极…  

武幼凌家传的叩关幽府一脉则专修阴鬼类法术,炼尸、驭鬼、皆有涉猎。  

搁在奇幻世界,这是标准的亡灵术士。  

哪怕是仙侠小说里,这也是标准版的反派,顶天活十章的那种。  

但在这个一切术法只要能有效对抗妖魔鬼怪,就是于人有益好法术的世界,只要武幼凌不主动去作恶反人类,就没什么人会觉得她那一身阴鬼法术有何不对。  

当然,在当今之世,修习阴鬼法术的修真者,风评肯定也不会太好就是了。  

与曾经妖魔鬼怪环伺的日子比,毕竟人类已享受了几乎千年和平,不说敢飞鸟尽狡兔死,毕竟时不时还有零散妖魔鬼怪冒出来为祸一方,但至少已经有了圣母生存的土壤。  

远的不说,当日在茂陵邑左近,武幼凌伏杀瞎道人后,因无聊而用阴鬼法术驱使被杀的瞎道人徒弟们给自己挖坑,田福陵觉得她做法不对争执了几句,就是大众心态变化的表现。  

武幼凌当时的行为有错吗?  

田福陵当时的言辞又有错吗?  

其实,都没错。  

是时代变了。  

这就好比《水浒》传里,菜园子张青夫妇开黑店谋财害命卖人肉包子,不仅照样能够进入梁山英雄好汉序列,当时甚至后世的读者也没几人觉得这有何问题。  

但在唐宁穿越的时代,开黑店谋财害命已是罪大恶极了,更别提丧心病狂的卖人肉包子!  

总之,也就灵唐老太爷勉强能够超然物外,毕竟他的世界观既不属于“恐怖”旧时代,也不属于“光明”新时代。  

也许有朝一日,唐宁也会彻底融入这个世界,但…不是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