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6/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己与聂苏,还有腾迅,腾根之瞳,武曌这几者的关系,岂不是太乱了?  

自己在巴颜喀拉山上所见腾迅本体,还有圣女,又是什么?  

此事太过离奇复杂,一时难以想透。  

“腾迅十六年前,已经离开了,但我也不再是凡人。”  

武曌俯视着苏大为道:“我告诉你这些,只是让你知道,我要做的事,一定会做到。念在你我相识一场,我最后给你一个机会。”  

她伸出春葱般的玉指:“一个时辰,我给你考虑一个时辰。一个时辰之后,你若帮我,那便依然是我阿弟,若你不从…相信我,阿弥,我有能力将一切抹去。  

区区三品异人,并非无敌。”  

最后一个字说完,武曌拂袖转身。  

大门无风自开。  

站在院中的王承恩,慌忙迎了上来。  

苏大为站在门中,长长叹息一声。  

一转头,看到在屋角的线香。  

一个时辰。  

执金吾、左右领左右府禁军,以及秘阁星君一涌而入。  

轰地一声响,不知是什么东西被推翻了,惹来一阵惊叫。  

“太后,太后…”  

王承恩迈着细碎的步子,喘着粗气,拚命跑到武曌的凤驾前,叉手行礼,颤声道:“没了。”  

“什么?”  

“苏大为,苏大为不见了!”  

“那苏府的人呢?”  

“都不见了!”  

“左右领左右府是做什么吃的?不是说围住了,苍蝇也飞不走?”  

“是…是地宫…”  

王承恩颤抖着,用衣袖擦拭一下脸颊上滚落的汗珠:“苏府不知何时挖通了一条暗道,直通地宫,下面深不见底…”  

“带我去看看。”  

武曌双眉一扬,凤眸中现出一抹血光。  

站在后院人造的山石湖景旁。  

武曌盯着一个藏于山石中的洞口,沉默不语。  

她的眸光一直透下去,透入洞中深处,仿佛要将内里的一切看个究竟。  

洞下,穿入地下五十余丈深,苏大为、聂苏、高大龙、安文生等人静立于地宫入口处。  

昔年洛阳地宫乃王世充所修。  

专为留条后路。  

谁知一直到死,他也未能启用。  

反倒给了苏大为便利。  

聂苏的手用力抓住苏大为,莹莹的眸子盯在他的面上。  

他握着聂苏的手悄悄紧了紧,让她安心。  

头顶上方,忽然传来武曌的声音:“这个洞穴,究竟通往何处,可曾派人查探?”  

“方才派金吾卫执火瓜下去,下到十丈,绳索用尽,不得不拉上来,太后,我这就准备好绳索,派人再探。”  

“不必了…”  

不知是否因为洞中独特的空间,有聚音效果,洞外人的说话,竟清晰的传来。  

“那苏大为他…”  

“没有什么苏大为。”  

“呃?”  

“从今以后,大唐再无苏大为这个人,有敢言苏大为者,皆斩。”  

“军功史册上记有苏大为平吐蕃、灭新罗、倭国、灭大食,平大理、安南,这如何是好?”  

“这还用本后教你吗?统统删去,实在无法删者,皆以‘无名’代之。”  

“史书可删,但…万一有人今后在书中提及此人…”  

“那就烧了那些书,杀光写书的人。”  

“太后…太后真是仁爱。”  

“呵,只盼那些人知道本后的仁爱,不要再出现,让本后为难…”  

武曌的声音猛地提起:“回宫!”  

“喏!”  

“师父,我们要去哪里?”  

“客儿觉得哪里定居好?”  

“我觉得蜀中不错,听阿爷说,师父在那里治理过黄安县,还有巴山我也想看看,还想坐船,看看巫山两岸。”  

李客看了一眼身边妻子襁褓中的孩子,不由露出孩童般顽皮的笑容:“还是去蜀中吧,听说蜀地人杰地灵,我这一辈学武没什么用,希望小白将来学文,或许有用处。”  

说到学文,李客又兴致勃来:“对了蜀中还有师父您的朋友,那个什么王勃、骆宾王、卢照邻,到时能否请他们教小白读书?”  

“咳,我觉得,小白还是学武艺好,学文,将来恐怕用不上,而且学文就爱喝酒,一喝醉,难免就想捞月亮。”  

“师父你说的什么,我怎么弄不明白?”  

“你别理阿弥,他就是胡说八道。叫我说,咱们不如去倭岛,在那里可以自己立国!”  

“立个屁的国,小心大唐拍死你们!”  

“要不去安南?要是嫌太湿热,还可以去大理,去吐蕃,去天竺,去西域?喂,我们去西域好不好,要不去见识一下大食国,你那个朋友思莫尔,不是在那边做生意吗?还有道真将军在那边做总督,喂”  

“我和小苏一起,随便去哪都行,就是不要再呆在大唐…这身责任,我放下了,从此逍遥天下,自由自在。”  

天授元年,武曌称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称“神都”。  

武曌临朝,以明察善断,多权略,知人善任,重视选拔人材,开创殿试、武举及试官制度著称。  

又奖励农桑,改革吏治。  

但,在繁盛的同时,她也大肆杀害宗室,兴起“酷吏政治”。  

同时,四周各蕃属国,窥见大唐内部动荡虚弱,野心倍增,一时烽烟四起。  

天空最炽热的太阳,终于走过正午,渐渐西沉。  

《全剧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