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4/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处恢复如何?”  

他没有谈及军事,而是先问关中受灾情况,令众人不由一愣,一时没摸清意图。  

颜道礼目光向武后看去。  

见武媚娘微微颔首,这才开口道:“兵部尚书既然问起,请容我一一细说。”  

清咳一声,他朝自己笏板看了一眼:“去岁关中受灾,十室九空,后经太子,陛下亲赴灾地赈灾,事后统计,关中受灾户共一百一十七万户,丁口五百二十三万余人,可谓本朝前所未有之重灾。  

虽倾府库,依旧无法解决全部缺粮问题。  

并及因灾情影响,当年绝收。  

直到如今,尚不能恢复元气。”  

苏大为默默听完,接着问:“关中府兵情况如何?”  

“这…”  

颜道礼嘴角抽了抽,心说府兵情况不是该你们兵部报上吗?问我户部做甚。  

但他随即明白过来,不久前,这兵部还是萧礼主事。  

而当时萧礼一手遮天,兵部许多资料都被人有意焚毁。  

直到如今,还没理出头绪。  

就连户部赈灾的情况,也受当时萧礼兵部的影响。  

皇帝李弘开口道:“此事我知道,关中共有折冲府二百六十一所,府兵二十五万。灾后统计,府兵折损六万余人,另有四万余人因饥病致伤残,如今关中府兵缺额近半,尚无法全数补充。”  

听到这番数字,苏大为还没说什么,但是程处嗣、苏庆节、狄仁杰、程务挺还有十二卫大将军及朝中将领,一个个脸色铁青。  

这叫什么?  

一场大灾,等同于关中所有府兵集体来了场大败。  

死伤近十万人。  

这是什么概念?  

一支军队,若死伤超过三成,便会失去战力而崩溃。  

相对于每三个人里,便死掉一个。  

折损过半,则更可怕。  

任何精锐强军,也经不起这样的损失。  

李弘的话却还没说完:“还有前次李敬业征西域,调拨的兵,大部也从关中府兵中征召,十万大军,只回来一万余人。”  

这话一出,满场军将,一个个脸色不仅是青,更是发黑。  

耻辱啊!  

奇耻大辱!  

但比耻辱更严重的是这个伤亡,加上关中此次灾情减员。  

差不多等于把关中二百六十一个折冲府的兵员全数歼灭了。  

别说兵员暂时无法补充到位。  

就算把兵全部补上。  

正如之前苏大为所说的,百战精锐死了,是那么容易长出来的吗?  

这些死去的,都是大唐的脊梁,大唐鼎立关中,控扼天下的精华所在。  

被李敬业败家,被天灾摧毁,如今已是毁于一旦。  

这种情况,休说去对付攻入西域的大食人。  

对付西域诸胡和突厥人的叛乱。  

就是能否再弹压住天下,保证大唐各州不生乱子,都还是未知之数。  

大唐执行强干弱枝之策。  

天下共计六百三十四个折冲府,有两百六十一处在关中。  

但如今,关中的折冲府算是废了。  

没有五到十年光景,恢复不过来。  

李弘脸色也很不好看。  

做为大唐皇帝,他清楚失去关中府兵,对大唐意味着什么。  

然而话还得继续说完。  

“除了李敬玄那次,还有薛礼前次率兵抵御大食,也是从关中抽调。”  

得了,全凉了。  

关中共计二十五万军。  

天灾败掉十万。  

李敬玄送了十万。  

薛仁贵又仆了五万。  

这特么就是全死光了啊。  

饶是苏大为有些心理准备,听到这些数字,嘴角也是抽了抽。  

牙疼。  

“关中受灾,元气大伤,关中的折冲府已是不堪用了,而且还得从各地抽调府兵,以实关中。”  

苏大为缓缓说着。  

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  

但是从各地抽调府兵,意味着大唐对各州各地的控制,又会降低几个级数。  

若一但有变。  

那就是泼天之祸。  

当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到这个时候,苏庆节突然骂道:“全怪那个萧礼。”  

这话提醒了众人。  

若不是萧礼克扣关中粮草,以致朝廷对灾情救济不力。  

若非萧礼激李敬玄,令李敬玄亲自领兵征西域。  

若非萧礼令薛仁贵抵御大食…  

虽然这些事情换一个人,也会做。  

但至少,出征不应该都从关中抽调兵力。  

至少在赈灾上,不会在那个时候抽调救命的粮草。  

萧礼这些做法,简直是掘断大唐的根。  

此人究竟想做什么?  

武媚娘的脸色有些难看,扬声道:“说起此事,萧礼现在究竟抓到没有?”  

都察寺卿严守镜忙上前道:“各地都颁布海捕文书,臣也派都察寺探员追查,但至今仍没发现此人。”  

“废物!”  

武媚娘冷哼一声,眼中透出寒光:“不管用任何代价,一定要抓住此人,哀家要亲自审问。”  

“喏!”  

苏大为在一旁暗想:萧礼这二货以为自己是穿越者,便想颠覆他认为不公的大唐,想玩一场星星之火燎原的变革。  

现在估计也是玩农村包围城市那套,不知钻到哪个乡下地方蛰伏了。  

但这家伙心术全用在这些阴谋上了。  

根本没有堂堂正正去做实事的念头。  

再说时移世易。  

以如今大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