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2/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参见陛下,见过苏郡公。”  

严守镜上来,叉手行礼道:“有紧急军情。”  

“嗯?”  

李弘一怔,向苏大为看去。  

却见苏大为眉头一皱:“西面出事了。”  

“阿舅,你如何得知?”  

李弘心中惊讶。  

“之前高句丽虽有叛乱,但安东大都护应对及时,那边翻不起大浪,现在大唐的危机在西面。前次李敬玄在西域大败,损兵十万,西线震动。  

而且我看了去年的军报,波斯国主请求内附,已经被安西大都护裴行俭收容。  

大食国扩张甚急,已经向着怛罗斯和碎叶水方向侵入。  

与裴行俭在那面对峙许久,天气骤寒而退。”  

李弘转向严守镜。  

只见这位都察寺卿站在那里垂手而立。  

面容皎美。  

手指纤细,身姿如鹤。  

仪容上佳。  

若是忽略他的喉结,简直便是亭亭玉立的美人儿。  

都察寺卿只向大唐皇帝负责。  

连兵部尚书未得皇帝许可,也不能从都察寺调档。  

李弘心念转动,见严守镜眼观鼻,鼻观心,气度从容而镇定。  

心下便对苏大为的判断有些怀疑。  

阿舅虽然是名将,但久不经战阵。  

最近最严重的便是辽东叛乱。  

据闻高句丽背后,还有新罗支持,还有倭国蠢蠢欲动。  

动静很是不小。  

西域那边虽然大唐输了一阵,但都是从长安派发的府兵,并未折损安西大都护的兵员。  

有裴行俭在西域,应当能稳住。  

何况去岁因为李敬玄兵败之事,朝廷已经紧急征发五万兵马,派大将军薛礼率大唐精兵强将,奔赴西域。  

薛仁贵亦是名将。  

有他这支生力军,西域断不会有事。  

心中猜测着,嘴里道:“我阿舅是兵部尚书,既是军情,那便说出来一起听听。”  

严守镜闻言,叉手行礼。  

他的手势与别人不同,修长的尾指微微翘起,形如兰花。  

透着一种阴柔雅致。  

口中的声音,低沉而柔和。  

若是闭上眼睛,几会错以为是女子声音。  

“陛下,苏尚书,都察寺最新情报,春二月,薛仁贵与大食军在怛罗斯遭遇,大败。”  

李弘大惊失色。  

他身边苏大为更是突然起身,将桌上的杯盏都打翻了。  

当今之世,能让大唐皇帝李弘失态的事不多。  

能让苏大为失态的事更加不可能。  

但这一切,却偏偏发生了。  

唐军的战报很有讲究。  

顿挫、少挫、溃、败、大败、覆没。  

大败,已经是少见的惨败。  

仅比李敬玄那次稍好一点。  

意味着唐军此次失败,是成建制的损失。  

薛仁贵亦是大唐名将。  

这十几年南征北战,战功赫赫。  

甚至唐军上下认定,天下强军,论披坚执锐,骑兵冲锋之猛烈。  

无人出薛仁贵其右。  

仅有过世的苏定方,胜过薛仁贵。  

现如今,环顾大唐。  

苏大为是帅才,自不可能再冲锋在前。  

论大唐名将中。  

能把骑兵玩出花样,能万军中,斩将夺旗。  

摧毁敌人防线的,只有薛仁贵。  

猛将薛仁贵。  

三箭定天山的薛仁贵。  

但,这样的大唐名将,居然惨败于西域?  

“怛罗斯,在哪里?”  

脑中回忆一下,依稀记得在碎叶水附近。  

再进,便是安西四镇,大唐在西域的门户所在。  

这一瞬间,李弘浑身的血液都凉了。  

他惊惧且失态的看向苏大为。  

这纯是下意识行为。  

既惊于苏大为料事如神。  

又震骇于,大唐居然在西域第二次失败。  

这印证了苏大为之前的判断。  

同时也带来一个新的问题:大唐在西域的力量,还能不能守得住。  

这已经不是唐军战线动荡的事了。  

接连两次失败,已经伤了大唐在西域的统治根基。  

那便是唐军百战百胜,武德充沛。  

而一但西域有变,就是震动国本的大事。  

大唐能雄踞天下,打得四夷无法抬头。  

除了唐军勇猛,名将辈出。  

更是靠西域贸易,这条富得流油的黄金商路在支撑大唐的国力。  

武力与财力,两手都硬。  

一但西域之事出现反覆。  

相当于切断替大唐财赋输血的大血管。  

凶险异常。  

历史上,大唐也正是被吐蕃攻下了安西四镇,断了西域商路后,国势开始萎靡。  

直到唐玄宗时期,重新与吐蕃争夺西域。  

一度占据上风。  

最终到玄宗晚年时,安史之乱爆发。  

大唐无遐顾及西域。  

从此国势大颓。  

就算平息了安史之乱后,因为丢了西域,大唐也从世界级的帝国,缩小为区域性强国。  

数次被吐蕃人冲入长安,烧杀抢掠。  

再也无法恢复“天可汗”时,万国来朝的极盛局面。  

“阿舅,怎么办…西域,还有辽东那边…”  

“陛下勿慌。”  

苏大为两眼射出鹰隼般冷静的光芒。  

眼瞳如冰晶般透明。  

隐有煞意透出。  

这一瞬间,他仿佛从沉稳的朝廷重臣,又变回那个战场之上,指挥若定的统帅。  

“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